一、引言
元宇宙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概念,正逐漸成為教育技術領域的熱點話題。特別是在職業教育領域,元宇宙技術的應用開辟了教學模式創新的新路徑,為傳統教育模式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面對職業教育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實踐性和互動性需求,元宇宙技術以其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和高度互動性,為滿足這些需求提供了可能。然而,在元宇宙技術應用于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的同時,也面臨著教師技術能力、教學資源、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挑戰。
二、元宇宙視域下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一)驅動教學方式的革命性變革
元宇宙技術的融人,為傳統教育模式注人了新的活力。
它打破了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構建了一個虛擬、三維、互動的教學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得以跨越地域界限,實現更加靈活的教學互動。學生中心化的教學模式得以真正實現,教育者可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進度,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
(二)提升教學的沉浸體驗與互動性
元宇宙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教學的沉浸感和互動性。學生通過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手段,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學習內容,直觀地感受知識的應用場景。例如,在職業教育中,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安全地進行技能實操,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元宇宙平臺的高度互動性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共同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學生的團隊協作和社交能力得到提升,為教學創造了全新的互動體驗。
(三)點燃學生興趣與激發潛能
在元宇宙的視域下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豐富的互動體驗,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而是變成了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他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自由探索,根據個人興趣和需求進行學習。這種主動探索的過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元宇宙技術還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通過設計和創造虛擬世界的元素,學生能夠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更加積極地投人學習,從而充分挖掘和發展個人潛能。
三、當前課堂教學模式轉型面臨的問題
(一)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需提高
教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元宇宙等新技術的應用,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現實中許多教師對這些新技術的掌握和應用能力不足,缺乏將其融入教學的經驗,影響了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效果提升。部分教師對于新興技術持保守態度,也成為教學模式轉型的障礙。
(二)缺乏足夠的虛實融合教學資源
雖然元宇宙技術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場景,但適合教學的高質量虛實融合資源卻相對短缺。這些資源對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體驗至關重要,而資源的不足限制了教師在元宇宙環境下開展創新教學的能力。
(三)教學模式互動性有限
當前教學模式仍然較為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缺乏充分的互動和體驗,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在元宇宙等新興教學環境中,這種傳統模式無法充分利用技術的優勢,影響了學生的參與感和沉浸感。
(四)教學評價體系和方法需創新
現有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在新技術環境下不再適用,它們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估。此外,傳統評價方法在元宇宙等虛擬環境中難以實施,亟須新的評價體系來準確反映學生的學習表現。
四、推進元宇宙環境下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策略
(一)加強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建設
為教師提供元宇宙教學實踐的平臺,比如建立校內外的合作項目,鼓勵教師參與元宇宙教育內容的開發和試點教學。利用線上平臺,建立教師之間的信息技術學習和交流社區。在這個社區中,教師可以分享教學實踐經驗,討論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邀請信息技術和元宇宙領域的專家進行交流和指導。這種持續的學習和交流機制有助于教師保持技術知識的更新,激發創新教學的靈感1。
建立針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評價體系,將其納入教師職業發展和績效考核體系中。通過設立信息技術應用優秀案例獎、創新教學獎等激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和應用元宇宙等新興技術于教學中。確保教師在探索和實施元宇宙教學模式時,能夠獲得必要的資源和技術支持。
(二)開發適合課堂教學的元宇宙虛實融合資源
需要對職業教育的各個專業領域進行深人分析,明確課程教學的核心需求和學生學習的關鍵點。然后,結合元宇宙技術的特性,設計出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虛實融合教學資源。例如,對于需要大量操作練習的技能培訓課程,可以開發相應的虛擬實訓平臺,讓學生在元宇宙環境中通過模擬操作進行技能學習和練習。開發高質量的元宇宙教學資源需要多學科知識和技能的結合,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信息技術、藝術設計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因此,組建跨學科的團隊進行合作開發是非常必要的。這樣的團隊可以綜合運用各自的專業優勢,共同設計和開發出既有教育價值又具有良好用戶體驗的元宇宙教學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應始終堅持用戶中心的設計理念,將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體驗放在首位。這意味著在資源開發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考慮學生的感受和反饋,確保開發出來的教學資源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促進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
元宇宙教學資源的開發應采取迭代的方式,即通過不斷的測試、反饋和修改,逐步完善教學資源。在資源初步開發完成后,可以在小范圍內進行試用,收集學生和教師的反饋意見,根據反饋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通過持續的迭代過程,可以不斷提高教學資源的質量和教學效果。為了保證元宇宙教學資源的廣泛可用性和持續更新,建立資源共享平臺和更新機制非常重要。
(三)建構沉浸式數字化互動教與學模式
借助VR等技術,可以在元宇宙中創建與真實世界相似或超越真實的學習環境。例如,在職業教育中,可以構建虛擬的工作場景,讓學生在無風險的環境中進行操作練習,如虛擬焊接、虛擬汽車維修等。這種真實的場景再現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加深他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在元宇宙的沉浸式環境中,互動性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通過開發包含互動元素的學習內容,如模擬實驗、角色扮演游戲、團隊合作任務等,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愿,促進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成效。
元宇宙技術提供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使得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興趣和需求,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任務,使學習內容和難度能夠自動調整,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習的有效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奏和方式中學習。在元宇宙環境中建立虛擬的學習社區,鼓勵學生進行協作學習。通過設定團隊任務、協作項目等,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協作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還能通過集體智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四)構建元宇宙環境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元宇宙環境下,教學評價體系需要超越傳統的知識掌握程度評價,引入更多維度的評價指標,如學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這些評價指標應與職業教育的目標緊密結合,體現出學生在虛擬環境中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發展。構建的評價體系應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同時結合學習結果進行綜合評定。過程性評價側重于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學習策略的運用、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觀察和記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元宇宙技術的特性使得教學評價可以更加靈活和即時。通過在元宇宙環境中設置自動追蹤和記錄學生學習行為的機制,教師可以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表現,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此外,利用元宇宙平臺的互動性,可以構建虛擬的評價和反饋環境,讓學生能夠即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增強評價的透明度和參與感。鑒于學生的差異性和職業教育的多樣性,評價方法應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個性化。在元宇宙環境下,可以根據不同課程和學生的特點,設計定制化的評價方案。
五、結語
總之,元宇宙技術為職業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深人探索和有效實踐,有望在元宇宙視域下構建一個更加開放、靈活和高效的職業教育教學新模式,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尉勝男,任靜,郭釩,等.元宇宙視角下的醫學影像教學模式創新探索[J].實用放射學雜志,2023,39(3):3.
[2]楊睿佳.\"元宇宙\"視域下服裝設計專業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評《紡織服裝創新創業實踐》[J].皮革科學與工程,2023,33(3):10007.
[3]陳力行.元宇宙概念下非遺數字化設計創新實踐[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3,3(11):63-65.
基金項目:2023年度永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元宇宙視域下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課題編號:YJK2023B232)
責編/馬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