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幅員1964平方公里的是東北亞生態屏障,森林覆蓋率達到 87.7% ,其防火安全關乎國家生態安全與區域可持續發展。針對區域火情發現難、傳統人力撲救效率低且風險高等問題,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翼智能”)提出全棧自研的森林防滅火解決方案,在森林防滅火演練中上演“空天地一體”集群滅火戰,為林海筑牢安全防線。這是卓翼智能無人機作為新一代防災救援裝備力量的生動實踐。
自2015年成立以來,卓翼智能以創新驅動實現年均 60% 以上的復合增長率。以軍工科技定義行業標桿,其軍、民、產學研三大業務板塊成果豐碩,并構建起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無人科研生態。
軍立品牌造就國之重器
中國無人機發展歷經多個階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為中國無人機技術的發源地,承載著深厚的科研底蘊。卓翼智能創始人兼董事長任雪峰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導航制導與控制專業,他有著北航人空天報國的志向傳承與務實低調的性格特征。他組建起卓翼智能這支團結精銳的團隊,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技術基因,專注于智能無人系統的研發、生產及行業應用,加速從實驗室驗證轉入工程化落地。
對于卓翼智能而言,創始團隊以聚焦軍用無人機領域為創始方向,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的系留無人機技術能夠充分發揮團隊核心技術優勢。系留無人機作為多旋翼無人機的特殊形態,通過系留線纜與地面電源相連,從而獲得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為滿足軍用作業環境的高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卓翼智能從器件材料、系統集成和飛控算法三個層面著手。基于多物理場耦合仿真及海量實飛測試,實現無人智能飛行平臺全生命周期可靠性驗證。
卓翼智能始終堅持從整機設計到飛控系統以及相關軟硬件的自主研發。任雪峰坦言,在開發過程中會面臨諸多難題,他帶領團隊堅持以“零故障”嚴苛標準打磨技術細節,精益求精。例如優化算法結構實現計算量的壓縮,解決芯片算力不足的問題;自主開發實時操作系統解決操作系統適配問題;通過新材料應用和供應鏈管理,實現“低成本 + 高性能”產品策略。在刻苦研發與晝夜調試中卓翼智能的初代產品一一國內首臺涵道型系留無人機就此誕生,創下8級風、零下 15°C 正常起降作業的紀錄,奠定了中國系留無人機技術的國際話語權。
攻克層層困難,卓翼智能已做到100% 國產化+全鏈路智能化,在裝備層,實現從飛控芯片、加密通信到AI感知模塊的全自主研發;在驗證層,Sim2Real智能驗證平臺通過“數字孿生 + 云仿真”雙引擎,使新型裝備研發周期有效縮短;在對抗層,智能化對抗系統可破解復雜電磁環境下的通信干擾難題;在體系層,集群控制系統支持百架智能體協同作戰,為立體攻防提供技術底座。
如今,卓翼智能主力產品已列裝我國海陸空多支部隊,為軍隊、執法部門和邊境巡邏提供強大的空中支援,增強作戰能力并提升效率。卓翼智能是國內唯一擁有軍用型號從論證、競標、研制、批產全流程經驗的團隊,已成為國內軍用及特種領域 80% 以上系留無人機系統的主要供應商,確立系留無人機領軍企業的地位。
民鏈產業領跑細分場景
基于軍用技術成熟的工程化能力,卓翼智能的發展戰略經歷了從軍用向軍民融合的轉變過程。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和基建技術水平的提高,高層建筑在全球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傳統消防手段往往存在“高度夠不著”“裝備展不開”“高空打不準”“調整不靈活”等諸多痛點。與此同時,我國大力推進應急消防領域創新發展,相繼發布《“十四五”國家消防工作規劃》《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新技術新裝備在應急消防領域的應用。
卓翼智能堅持“技術錨定剛需市場”的定位,2021年,卓翼智能獲工信部重大專項支持,針對百米以上高層建筑消防難題,開發出全國首創具備普適性的系留無人機高空滅火解決方案。這一成果的核心突破在于:以卓翼智能自主開發的高烈度大載重系留無人機系統為核心,通過地面消防綜合運輸車與空中無人機聯動,形成“車機協同”,具備高負載、響應快、強抗風、長續航等優勢,有效實現百米以上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填補了國內高烈度大載重高層滅火的行業空白。該成果履獲認可,卓翼智能憑借“超大載重高烈度環境特種智能系留無人機應急解決方案”榮獲第九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目前,消防產品已進人規模化應用階段,其技術成熟度通過參與國家級應急消防演練得到驗證,2025年6月,該方案在由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應急使命·2025”城市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專題演習中發揮出色。
在推動森林消防體系向智能化、無人化轉型方面,卓翼智能的多款高性能無人機產品已實現落地應用。面對寧夏769.35萬畝森林、272萬畝濕地的防護壓力,卓翼智能聯合寧夏鐵塔,以1.3萬座通信基站為支點,打造智能化林草應急防控體系。這一體系不僅將提高火情監測的覆蓋范圍和效率,還減少監測盲區,實現火情的及時發現和處理,在提升防火效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從單點技術創新到“空天地一體化防控生態”構建,卓翼智能為全球低空安全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率領團隊創新突圍,任雪峰有著高度的責任感,他表示,希望以技術創新推動國家低空行業應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與財產安全。卓翼智能在細分市場逐漸打開突破口,其無人機智慧低空巡檢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人工巡檢作業效率低且勞動強度大的沙漠、戈壁、高海拔地區。在新疆送變電有限公司輸電線巡檢項目中,卓翼智能采用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搭載高清雙光吊艙及高清數碼相機對20400公里輸電線路本體及通道進行巡視作業,采集線路通道范圍內可見光與紅外視頻數據及正射影像,及時發現通道隱患,分類報送并移交數據成果,同時支持將巡檢視頻流實時回傳中心平臺。
突破傳統配送受限于封閉管理、路權限制及交通距離的困境,卓翼智能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助力鄉村郵政服務的革新及偏遠地區的精準配送。今年年初,怒江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與卓翼智能深度合作的無人機配送郵件試飛在瀘水市稱桿鄉順利完成。其所屬怒江境內地形復雜、交通不便,無人機僅用5分鐘便抵達目標地點,卓翼智能為峽谷地區樞紐互聯互通和低空經濟生態構建按下“加速鍵”。
隨著產品研發加快與布局更趨成熟,卓翼智能已擁有全譜系智能無人系統,涵蓋系留無人機系統、多旋翼無人機系統、復合翼無人機系統等,全系產品覆蓋應急救援、水利林草、能源巡檢、交通物流等九大場景。卓翼智能已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資質認定,累計獲得60余項發明專利、80余項軟件著作權,并參與多項行業標準制定。
研建生態提速成果轉化
卓翼智能憑借扎實的技術積累在中國無人機行業快速崛起,離不開任雪峰對行業生態前瞻性的規劃。2018年卓翼智能創立以“讓無人智能科研更簡單”為使命的飛思實驗室,聚焦無人裝備的飛行控制、集群協同、智能感知及博弈對抗等核心領域的技術攻堅與生態賦能,構建覆蓋“算法開發-仿真訓練-實飛驗證”的智能化閉環體系。
對于該平臺的應用和受眾群體,任雪峰表示主要體現在教學、科研、賽事支持三個維度,最終希望能促進整個行業蓬勃向前。以科研場景為例,傳統開發模式下,需進行上千架次實飛測試才能驗證抗干擾能力,通過應用飛思實驗室自研的Sim2Real智能驗證平臺,僅用數月就能完成算法迭代,節約研發成本超百萬,實現無人智能系統從驗證到實戰的躍升。
目前,飛思實驗室已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50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展開合作。據了解,飛思實驗室與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聯合設立“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無人集群協同智能項目”在全國范圍遴選合作高校,支持高校在多項技術與行業應用領域的創新研究,高效助推產學研高效協同。
多年來,卓翼智能匯聚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畢業的博士、碩士以及軍工專家組成核心研發團隊,人才生態的營造是卓翼智能持續創新的底氣。任雪峰談到,作為卓翼智能的“創新大腦”,飛思實驗室聚合的高校畢業生也將是未來巨大的人才儲備。“產學研用”思維貫穿產品從研發到落地全周期,為方便產品進行隨時測試,卓翼智能打造河北懷來建設測試基地,這種快速反應機制,讓卓翼智能的專利池以每年30項發明專利的速度擴容,80余項軟件著作權中,60%轉化自一線場景反饋。
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片廣闊天地里,卓翼智能帶領產業集群領軍飛行,并持續探索技術應用的廣度與深度。面向未來,卓翼智能肩負使命也承載期許,中國的“科技之翼”將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啟航征程、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