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平行論壇之一一一中國科協主席與青年科技人才見面會,在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舉行。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的200多名青年科技人才代表進行面對面交流。
萬鋼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如何進行創新創業選擇、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未來發展方向、如何坐穩坐實科研“冷板凳”、如何把握科學研究與科普實踐的關系、如何在熱門和冷門領域選擇科研方向、怎么理解科學和文化的關系、新時代青年如何傳承科學家精神等問題,結合自身在成長、求學、工作等方面的人生經歷,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悉心指導和親切鼓勵。
本場活動是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的平行論壇,通過為青年科技人才答疑解惑,進一步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關心和愛護,團結引領廣大青年科技人才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展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的青年力量。
在談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經驗與啟示時,萬鋼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是新型舉國體制的一種具體實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快速發展趨勢,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防止了大氣污染,為汽車產業穩定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他認為,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先要確定戰略目標,其次確定研究發現的產業化發展路徑,加強產學研結合和國際開放合作。
面對大學生如何進行職業規劃的問題,萬鋼認為,大學生畢業后將面臨人生的三岔路口,繼續科研深造、就業或創業,這都需要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客觀評估。他指出,選擇科研之路,要求系統性知識儲備、學術創新能力與長期專注力;選擇就業可以通過工作平臺提供的機會,加強學習,積累經驗,逐漸向創業自標邁進;而選擇創業可能在前期會比較艱難,更依賴資源整合能力、風險承受力與市場敏感度,需要多學科知識積累,找到產品的服務對象,加強社會交流能力。
面對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關心的如何坐穩、坐實科研“冷板凳”的問題,萬鋼指出科研既是艱苦的,又是幸福的,科研就需要這種沉下心來潛心做事的態度。數字時代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很多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做基礎研究是漫漫長路,但不要為此感到恐懼,要堅守科研初心。
有大學生提問如何在熱門和冷門領域進行研究方向的選擇,萬鋼提出,很多熱門學科往往是從冷門開始的,關鍵是如何瞄準戰略方向去尋找未來需求,哪怕自己的領域開始是小眾和冷門的。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多選擇小眾專業,做先驅性研究,只要掌握了真本領,堅持走下去,就會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