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曾問創業導師維喬:人想要成事,必須具備什么樣的特質?維喬想了一會兒,回答了五個字:“簡單到變態。”那些真正厲害的人,他們總能透過表象,抓住本質,用最直接的方式破局。高手的厲害之處,其實就在于能把所有復雜的事物、難解的問題全部簡單化。因為只有簡單,才能聚焦;只有簡單,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頂級高手,無一例外,都是極致簡單的存在。
財經作家王昊,參加某互聯網大會時,看到這樣的場景:A 公司CEO發表演講,他的PPT足足有98頁,從元宇宙講到腦機接口,最后說要“賦能用戶價值閉環”;而B公司創始人上臺就兩句話:我們幫老太太多賣了 300斤紅薯,方法是在抖音教她拍“挖紅薯的一百種姿勢”。大會閉幕三個月后,A公司裁員50%,B公司拿到好幾個大投資。
王昊說:99%的花活兒,都是菜雞的遮羞布。很多人喜歡給簡單的問題加各種包裝,看似顯得高大上,結果卻疏忽了本質,讓難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而高手的厲害之處,首先就體現為思維的簡單,直接扒開表面看根本。
騰訊原副總裁,多年前在谷歌工作時,負責提升廣告的轉化率。當時中國區轉化率非常低,部門同事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嘗試過放大廣告字體、改變背景色調等方法,卻都不見成效。后來他們又準備重新拍廣告,為此又做了一堆方案。這時,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廣告,最重要的是觸達更多的用戶,用戶看不見,廣告再好也沒用。他表示,現在很多網站頂端常放一堆密集廣告,導致用戶打開網頁,經常跳過頂部,直接瀏覽下面。而谷歌廣告的展示位,剛好也在最頂部。如果想提升轉化率,不如試試把廣告位置調到網頁下端。領導采納了他的意見,經過調整,果然沒多久轉化率就提升起來了。憑借這種敏銳的思維能力,他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很快就被提拔為經理。
遇到問題,只關注表面的人,不僅無濟于事,反而越忙越亂。真正的高手,往往能過濾掉無關緊要的信息和復雜的表象,直接抓住問題的核心。只有這樣,才能在千頭萬緒中,一舉找到破局的方法。正如古人所說:見微知著,睹始知終。思維簡單了,找到事情的根源,再難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喬 布 斯 傳》里記載,喬布斯曾因經營理念的問題,和蘋果公司高層爆發過激烈爭執,甚至一度被迫離開。當時,高層認為蘋果應該走多元化路線,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可喬布斯的想法恰恰相反,他認為做好一樣,也能以少勝多。最終,二者因觀念不合,不歡而散。在喬布斯離開后,公司高層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不斷推出新產品,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手機……研發項目更是琳瑯滿目。可結果是,這番操作下來,利潤不升反降。1997年,公司現金流被告知僅能維持三個月,此時,董事會決定請回喬布斯。重返蘋果后,喬布斯做了三步,就讓蘋果起死回生:將所有產品型號精簡到一個;砍掉70%的研發項目;將經銷商縮減至 1家。但這看似簡簡單單的三步棋,讓蘋果公司迅速煥發生機,旗下產品迅速風靡全球。
其實,喬布斯的核心理念十分簡潔明了:“專注于1%的精髓。”他相信,做得越少,才能越專注,最終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也是高手的另一個特征:目標簡單,行動專一。
有人曾采訪 360創始人周鴻祎:創業時,有沒有壓力山大、夜不能寐的時候?他笑道:“勇士和懦夫在戰場上都會感到恐懼,就像攀巖一樣,大家都恐高。差別就在于,前者心里只想著怎么爬上去,而后者沉溺在恐懼中不能自拔。”頂級的強者,永遠保持著簡單的情緒。無論是受了委屈,還是遭到了挫折,他們從不為情緒所左右,只專注于事情本身。
作家何權峰在《格局》中講過一個故事。陳冰的老板,曾是某互聯網大廠的技術專家,能力沒得說,就是脾氣特別差。每次陳冰和同事向他請教問題,都會遭到一頓臭罵。他們私下里經常抱怨老板毫無人情味,工作中也難免帶著情緒,經常敷衍了事。陳冰心里雖然也有意見,但每次他都是把情緒壓下去,認真做事。有次他向老板請教一個難題,對方上來就罵:“這問題很難嗎?你怎么通過面試的!”聽了這話,陳冰既羞愧,又委屈,但還是耐著性子,聽對方講解。遇到不懂的地方,盡管心里犯怵,他還是咬牙繼續問,結果又被狠狠批了一頓。他依舊沒有抱怨,而是回到崗位上去消化那些難點。正因為他把情緒和事情分開,使得他跟著老板學到了很多技術。這也讓他的能力突飛猛進,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晉升成了主管,工資也翻了幾番。
生活本來就是問題疊著問題,難關挨著難關。無論是受了委屈,還是遭到挫折,如果只顧著與情緒做糾纏,事情只會越來越糟。你心中的那些憤怒、怨恨、沮喪……最終都會變成困住你的囚籠。無論做什么,學會把情緒拋在身后,專注事情本身。保持簡單情緒,永遠事在人先,杜絕了負能量的消耗,你才能活成一個強者。
《減法》中說:從出類拔萃到萬里挑一確實很難,領先于 95%的人卻相對容易,這并不需要你拼命。相反,你只需要做好減法。你想要變強,就必須剔除那些不重要的東西,懂得刪繁就簡。學會給人生做減法,舍棄過多目標,戒掉無謂情緒。當你用簡單應對復雜,洞察事物本質,專注自身成長,遲早你也能成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