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風電新能源產業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在技術創新方面,通過風力渦輪機的設計優化、葉片材料的改進、控制系統的智能化等,提高風力發電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運維成本。同時,構建完善的金融體系,并拓寬融資渠道,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獲得資金支持,助力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創造更大的綜合效益。
關鍵詞:風電新能源產業" 技術創新" 降本增效" 高效儲能
中圖分類號:TM62
Explor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Paths in the Wind Power New Energy Industry
LUO Lihui
Guodian Power Qinghai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Xi’ning, Qinghai Province, 8100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enewable energy, the wind power new energy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In term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wind turbines, improving blade materials, and intelligentizing control systems,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can be improved,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can be reduced. At the same time, building a sound financial system and expanding financing channels, obtaining financial support through equity financing, project financing, and other means, "to assist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projects, and create greater comprehensive benefits.
Key Wwords: Wind power and new energy industry; 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Efficient energy storage
風電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成為實現可持續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隨著環保和碳減排目標的推動,風電產業在設備制造、資源利用、運維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大功率風電機組的研發和應用,顯著提高了能源產出效率,降低單位電能的生產成本。同時,智能運維技術和數字化管理的引入,不僅提升了風電場的運營效率,還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有效減少維護成本。通過這些創新應用,風電行業在推動能源結構優化、減少碳排放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風電產業有望在未來實現更高效、更經濟的發展,為全球綠色轉型提供強有力支持。
[wl1]"1" 風電產業的發展背景
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氣候變化問題的加劇,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能,成為全球能源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風能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因其對環境友好、資源豐富且成本逐漸下降而成為許多國家重點發展的對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是2000年以后,全球風電產業快速發展。歐洲、美國和中國等地區紛紛出臺政策,推動風電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如歐洲的風電市場在政策支持和補貼激勵下實現了飛躍,德國、丹麥等國成為全球領先的風電發展國家[1]。此外,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需求,以及環境保護和減排目標的推動,使風電產業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風電機組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進一步推動其在全球能源系統中的普及和應用。
2" 風電新能源技術的最新進展
2.1" 新型智能風電控制系統
新型智能風電控制系統利用先進的算法和人工智[A2]"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AI)技術來提升風電機組的效率與可靠性,主要通過預測控制與優化算法,對風速、風向等環境因素進行實時預測,優化風機的運行狀態。具體應用中,基于模型的預測控制(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 )能夠精確調整風機的葉片角度(偏航角),最大化能量輸出并減少機械磨損,系統還能夠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自動調節運行參數,從而提升風電機組的整體發電效率(如圖1所示)。智能風電控制系統的核心優勢在于其持續學習和自我調節能力,通過對環境變化的實時分析,AI技術使風電機組能夠適應不同的氣象條件,提高適應性并降低故障發生率[2]。例如,通過實時監測溫度、振動、聲音等數據,AI算法能夠精準預測潛在的故障,并發出預警,提供維修建議,顯著減少風電機組的停機時間,降低維修和維護成本。
2.2 "高效儲能技術
隨著風電發展和能源轉型的推進,高效儲能技術在解決風電間歇性和波動性問題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液流電池因其較長的使用壽命和較高的能源密度而成為大規模能源存儲的理想選擇,通過“電解—反應”循環存儲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并在需求高峰時釋放電力,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2.2.1" 鋰電池和固態電池技術
鋰電池和固態電池技術[wl4]"的突破提升了儲能系統的能量密度、充放電效率和安全性,極大地改善了風電儲能解決方案的經濟性與可操作性,尤其是在風電場配套儲能應用中,各項技術提供了更高效的電力存儲與調度能力。
2.2.2"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
壓縮空氣儲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A5]"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儲能方式,通過將多余電能轉化為壓縮空氣進行儲存,在電力需求高峰時釋放,驅動發電機發電[3]。與其他儲能技術相比,CAES具備較長的放電持續時間,特別適合用于風電場的長期能量存儲。
2.2.3" 氫能儲能技術
氫能儲能技術取得重要進展,風電產生的電力可以用于電解水生成氫氣,氫氣可以被儲存并轉化為化學能或通過燃料電池轉換為電能。例如:[A6]"中國三峽集團在風電與儲能技術的結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中,展現了強大的技術優勢。該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4 GW,成為中國風電與儲能結合的典范。該項目的關鍵技術在于利用內蒙古豐富的風電資源與抽水蓄能的結合,解決風能發電的間歇性問題。通過在電力需求較低時使用多余的風電進行抽水儲存、電力需求高峰時則釋放儲存的水能,確保電網供電的穩定性。
2.3 "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在風電中的應用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A7]"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正為風電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使風電系統更加智能和高效。物聯網技術通過傳感器、通信網絡等設備,使每臺風機的運行數據和環境信息能實時采集并傳輸至中央控制系統,這種數據支持遠程監控、故障診斷和優化調度,提升風電運營的精準度和靈活性。再借助大數據技術,風電公司可以整合不同風電場、機組及天氣數據,進行風速預測和發電量優化,如智能調度系統根據風速變化調整風機運行模式,最大化發電效率。此外,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實現對風電機組健康狀態的實時監控,主要分析設備部件(如葉片、軸承等)的振動、溫度和聲音數據,運營方能夠提前識別潛在問題,進行故障預警,從而避免大規模停機和損失。
3 "風電新能源產業降本增效的路徑
3.1 "構建完善的金融體系
風電新能源產業的降本增效不僅依賴于技術進步與產業鏈優化,還需要完善的金融體系提供支持。金融體系在風電產業的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解決項目融資、風險管理、資金流動等方面的問題,促進產業健康發展。風電項目通常需要大量的前期資本投入,但其回報周期較長,融資難度較大,通過構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體系,為風電企業提供更加靈活和長期的融資渠道。例如:[A9]"開發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等綠色金融產品,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風電項目,為企業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并鼓勵銀行與風電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提供優惠的貸款利率和貸款期限,以降低融資成本[4]。
3.2 "風電場建設與運維成本控制
通過使用先進的風資源評估技術,風電場能夠更精準地預測風速、風向等氣候因素,為選址提供科學依據,風資源評估不僅幫助優化風電場的布局,避免因選址不當造成的額外成本,還能夠提高風電場的發電效益。例如:[A10]"通過精確分析區域風速分布,選擇最具風能潛力的地點進行風電機組布置,確保風電場在長期運營中保持較高的發電效率,從而降低整體成本[5]。此外,模塊化設計和預制化施工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風電場建設的速度與質量,預制化的風電機組部件和模塊化的基礎設施,能夠實現快速組裝和高效安裝,減少現場施工的復雜性和時間,降低建設成本。在運維方面,通過對風電機組的實時監控,能夠提前預測設備故障并進行預防性維修,減少停機時間和人工成本。
3.3" 優化風電產業鏈
從風電設備的制造到施工、運維等各個環節,都直接影響著風電項目的經濟性與可持續性。因此,優化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有助于實現降本增效。在風電設備的制造環節,應注重技術創新與生產效率的提升。隨著風電機組單機容量的不斷增大,研發更高效、更可靠的風力發電機組是降低發電成本的重要手段,如提升大功率、高效率機組的研發與生產能力,降低單機電力生產成本,并提高發電機組的運行可靠性與壽命,減少故障停機率[6]。而供應鏈管理的優化,風電項目的原材料采購和零部件供應,尤其是鋼材、葉片、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的價格和供貨周期對項目的總體成本產生重大影響。通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反應速度,可以有效減少原材料采購和設備供應的不確定性,減少庫存成本,優化資金流動。
4" 結語
結合上述內容分析,了解風電新能源產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多方面創新,包括優化風力發電技術、拓寬融資渠道等,進一步提升風電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與可持續性。未來,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風電新能源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強調風電新能源產業能繼續發揮其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重要作用,為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參考文獻
[1]曹剛.關于風電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3,44(12):86-88,91.
[2]樂源,張賀.低碳經濟環境下新能源技術研究[J].應用能源技術,2022(12):43-46.
[3]劉壯.新能源風電備件的精益化管理分析[J].集成電路應用,2022,39(12):106-107.
[4]王霄. 基于數據驅動的風電齒輪箱故障診斷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23.
[5]張品楊. 時變轉速下風電齒輪箱端到端故障診斷系統研究[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23.
[6]陳嘉霖,周宏志,周星馳.風電新能源發展現狀及技術發展前景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19):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