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產業經濟在復雜環境中展現出強勁韌性與創新活力,三大結構性亮點尤為突出。三次產業協同性增強,農業增速穩中有升,工業運行平穩有序,服務業加速復蘇;工業向新提質、向綠轉型、向智發力,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步伐提速;服務業“雙輪驅動”特征凸顯,生產性服務業支撐制造業高端化,生活性服務業創新釋放消費潛能。
第一個亮點:一產快、二產穩、三產熱
從三次產業看,呈現出第一產業增速加快、第二產業總體平穩、第三產業繁榮增長的態勢。上半年,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均高于去年上半年、去年全年增速0.2個百分點。糧食意向種植面積穩中有升,夏糧實現穩產豐收,農業生產總體形勢良好,糧食安全根基牢固;工業生產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5.3%,與去年全年增速持平。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高于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略低于今年一季度0.1個百分點,運行在5.5%—6.5%的合理區間。工業產能利用率、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等指標保持穩定,制造業PMI連續三個月邊際改善;服務業加速復蘇,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0.9個和0.5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9%,比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為2024年以來最高值,表明服務業正處于加快發展復蘇通道。
第二個亮點:工業向新、向綠、向智步伐加快
工業向新提質,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快于規上工業3.1個百分點,3D打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3.1%、36.2%、35.6%,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布局。例如,上半年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達77起,人形機器人展示場景已從“走跑跳”向家庭應用、商業服務等全面升級。工業向綠轉型,新型工業化綠色底色彰顯。近年來,重點工業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單位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3個指標持續下降。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今年1—5月規模以上工業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1.1%和18.3%,清潔能源占比進一步提升。各地培育了一大批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以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加快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工業向智發力,工業質效提升明顯。今年5月,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增加值分別增長85.9%、29.5%,機器人減速器、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倍、35.5%,智能化已經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顯著特征。同時,人工智技術正在深度賦能傳統產業,顯著提升產業生產質量效益。
第三個亮點: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齊頭并進
今年以來,服務業加速復蘇,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齊頭并進。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9.1%,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60%,“兩個60%”的特征明顯。具體來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現代服務業成增長引擎。今年以來,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貨幣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多月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1%和9.6%。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加速,有力支撐制造業服務化、產業數字化轉型。例如,三一重工通過工業互聯網IoT平臺實現對全球120萬臺工程機械的實時在線監控,向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輸出智能運維服務,實現了從賣設備到賣服務的轉變;生活服務業態持續創新,服務消費呈現多領域火熱態勢,多個生活服務細分市場表現亮眼。旅游住宿方面,依托特色資源和體驗升級,新疆博州、貴州黔南等民宿訂單增長超200%。養老服務方面,深圳新建一批“AI+”智慧養老站點,通過智能技術賦能健康監測、生活照料和情感陪伴,提升了服務品質與效率。文化娛樂體育方面,國產電影《哪吒2》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蘇超”成為廣受關注的現象級賽事。上半年,全國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服務消費占比穩步提升。服務消費升級有力支撐和帶動了生活服務業擴容提質。
綜觀上半年,我國產業經濟交出一份量質并舉的答卷,不僅印證了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也凸顯新質生產力培育的系統性突破。展望下半年,隨著宏觀政策協同發力見效、新舊動能轉換深化、消費場景持續拓展,產業經濟有望在創新引領與綠色轉型的深度融合中積蓄更強發展勢能,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基礎、注入持久動力。
(作者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