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具身認知理論視域下高職動漫設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藝術科技,2025,38(12):94-96.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9436(2025)12-0094-03
0前言
近年來,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的出臺,我國職業教育進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高職院校作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被賦予了更加多元和現實的使命。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動漫設計這一典型的創意類專業中,依然存在課程內容與行業脫節、實踐平臺建設滯后、校企協同不足等問題,導致人才培養跟不上產業發展的步伐。
具身認知理論的提出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視角。該理論強調身體、環境與認知的深度交互,主張通過真實情景中的體驗與操作來促進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形成。這種理念與動漫設計專業強調動手實踐、創意表達的特點天然契合。基于此,本文從具身認知的角度出發,探索高職動漫設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新路徑。具體包括構建五維融合課程體系,打造情境化教學平臺,搭建遞進式實踐平臺,組建“三師協作”教學團隊,推動“師生共創”機制形成,并建立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以期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推動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1]。
1高職動漫設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發展現狀
目前,在“雙創”教育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對動漫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逐步向創新型、復合型、實戰型方向轉變。然而,從整體來看,這一領域的發展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創新創業能力未被系統納入培養目標
許多高職院校在制定動漫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依然延續傳統思維,更關注學生的基本繪畫技巧與軟件操作能力,對學生的創意思維、項目策劃、團隊協作、市場意識等創新創業核心素質重視不足。培養目標以“適應崗位”為導向,缺乏前瞻性與復合型人才培養規劃,導致畢業生進入職場后,難以勝任崗位中的創新性任務。
1.2課程體系設置滯后,專業課與創新創業課程“兩張皮”
雖然多數學校已開設創新創業相關課程,但這些課程往往與動漫設計專業的主干課程脫節,缺乏融合。例如,創意策劃、IP開發、商業模式設計等課程在多數高職動漫設計專業中仍屬空白或僅停留在講座層面,難以構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出現“會技能、不懂市場”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其綜合能力的形成。
1.3實踐平臺資源不足,缺乏真實的創新創業環境支持
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實訓設備陳舊、實訓內容單一的問題,部分院校雖設有創業孵化基地或動漫工作室,但運行方式較為傳統,僅限于作品創作和技能訓練,缺乏從創意孵化、項目打磨到市場推廣的完整鏈條[2]。學生在校期間難以參與完整的項目實踐,對真實創業流程缺乏了解,實踐能力難以提升。
1.4師資結構單一,缺乏具有行業背景的“雙師型”教師
動漫屬于技術與創意高度融合的專業,但現實中,許多教師主要來自學術領域或技能培訓領域,缺乏項目實戰經驗和創業經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不僅要懂教學,還要懂市場、懂項目、能指導,但目前具備這一能力的教師仍屬少數,難以滿足人才多元化發展的需求。
1.5校企協同育人機制不健全,缺乏深入的行業參與
不少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僅停留在實習實訓或短期項目合作層面,企業未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在課程共建、項目共研、成果共用等方面缺乏機制支持。校企之間存在“校說校有理,企說企有理”的隔閡,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學生所學與企業所需存在斷層。
2具身認知理論視域下高職動漫設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具身認知理論以培養技能型動漫創新人才為目標,積極探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構建了高職動漫設計專業“五融合四遞進三協作一體系”人才培養模式[3],如圖1所示。
圖1具身認知理論視域下“五融合四遞進三協作一體系”人才培養模式

2.1構建五維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一體化課程體系
為了真正把創新創業教育落到實處,學校從整體上整合資源,將“雙創”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并明確將創新創業能力作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體系上,結合通識教育、專業教學、實踐活動、競賽培訓和成果孵化五個方面,構建了內容層次豐富、結構合理、實踐導向突出的課程體系,真正實現了教學內容的打通和能力培養的貫通[4]。
2.1.1通識類課程:打基礎,重思維
在大一階段,學校開設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通識課程,包括創新思維導引、創新與創造力開發、大學生創業基礎等。這些課程能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創新意識,掌握常用的思維工具和創業人門知識,為后續的深人學習和項目實踐打下理論和認知基礎。
2.1.2專業融合課程:連專業,強應用
進入大二后,學生開始學習與動漫設計專業深度融合的“雙創”課程,如動漫衍生品設計、潮玩產品設計等。這類課程以實際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將專業技能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式學習,提升他們在創意轉化、產品策劃和設計執行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同時,課程建設注重“教學 + 競賽 + 科研 + 產業 + 思政”的多維整合,確保學生所學即所用。
2.1.3實踐類課程:進實戰,促孵化
在大三階段,學校面向有潛力、有興趣的學生設立創新創業小班,采用個性化培養模式,圍繞真實項目進行深度孵化。學生可以參與團隊組建、項目打磨、商業策劃、路演的全過程,通過實戰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創業素養。
同時,學校還與多家動漫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共同參與課程開發、教材編寫和師資建設,推動“教師帶學生一起創”的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不少課程成果已獲得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榮譽,學生的創新項目也在多個比賽和平臺中取得良好反響,為后續創業和就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2.2構建分層遞進的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
為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素養,學校依托政府支持,聯合企業力量,搭建了由“專業社團一眾創空間一企業孵化器一產業園”組成的四級實踐平臺。這一平臺遵循從興趣激發到項目落地的成長路徑,實現了“啟蒙一孵化一扶持一轉化”的全過程育人機制,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從“課堂知識”走向“真實環境中的能力鍛煉”。
第一階段是專業社團,主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講座、競賽和創意體驗活動,營造輕松開放的氛圍,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激發興趣。第二階段是眾創空間,提供創意轉化和項目打磨的訓練場所,支持學生進行團隊組建、方案設計和校內外競賽,重點在于錘煉實踐能力和協作意識。第三階段是企業孵化器,為項自具備可行性的學生團隊提供更深人的指導和資源對接,包括商業模式優化、運營支持等,幫助創意真正走向市場。第四階段是產業園區,為具備發展潛力的項目團隊提供場地、政策和投融資支持,推動項目做大做強,同時實現學校育人成果向社會有效轉化這種分層推進的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從課堂延伸到真實場景,實現了“從想法到產品、從學生到創業者”的全過程支持。
2.3構建協同高效的“三師型”導師隊伍
為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學校組建了由專業教師、“雙創”導師和企業專家組成的“三師協同”師資團隊,形成覆蓋啟蒙教育、項目指導和成果轉化的全過程育人機制。專業教師通過系統培訓提升“雙創”教學能力,負責學生的創新意識啟發與課程教學;“雙創”導師依托創新創業學院,圍繞項目遴選、團隊培育、實踐訓練等環節提供專業支持與過程管理;企業專家則作為實戰導師,深人項目過程,指導產品落地、商業模式優化和成果轉化。三類導師分工明確、優勢互補,既保障了教學的科學性,又增強了實踐的現實性,推動學生從“想創新”到“能創業”的能力轉化,構建起高職院校與社會資源深度融合、協同高效的育人新模式。
2.4建立基于產品的轉移轉化服務體系
為了讓學生的創新成果不只停留在想法階段,有必要構建一套圍繞產品落地的成果轉化服務機制。依托與企業、科研機構的合作,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逐步建立了“企業需求庫一研發專利庫一成果轉化庫”三位一體的成果對接平臺,打通了從創意到市場的完整鏈條,讓學生的好點子有機會變成實用的產品。
這個體系的核心是實現“有需求就有對接,有成果就能落地”。學生在參與研發或課程項目時,就有機會對接到真實企業的技術需求,創新成果也能借助平臺進一步優化、申請專利、打磨成型,并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逐步推向市場。這不僅提高了項目的實用性,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同時,我校也在推動設立市級技術轉化中心,為師生的科技成果提供政策支持、技術評估、市場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學生可以通過參與項目研發、樣品制作、市場測試等環節,獲得完整的產業化實踐經驗,將課堂上的“創意”變成真正能賣出去的“產品”[5]。此外,學校還鼓勵通過專利授權、科技成果轉讓等方式,幫助學生項目順利走出校園,進入市場,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轉、轉中創”
3結語
隨著職業教育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向。本文從具身認知理論的視角出發,結合高職動漫設計專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具身認知理論視域下高職動漫設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強調認知的形成與環境和身體互動密不可分,力求在真實教學情境和項目實踐中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素養與創業能力。
盡管探索仍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但實踐證明,理論引領、平臺支撐、團隊協作和機制保障,可以有效打通課堂教學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通道,推動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創”“能創”。未來,需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加強教學內容的動態更新,提升“雙創”教育的系統性、針對性與實效性,為高職動漫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持續動力和充足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馮婷,陳兵.新聞傳播學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8(5):88-91.
[2」吳沈娟.基于“雙創與五育融合”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4(1):33-36.
[3」曹加文,鄧彥敏,羅純.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6(23):123-125,132.
[4]仇志海.基于問題導向的高職“三融三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1,42(32):53-56.
[5」龔儉龍,江美霞.高職院校新工科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與實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4(7):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