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中的關鍵,是推動農民收入增長、農業持續發展以及農村全面繁榮的關鍵基礎,而推動產業振興必須挖掘地方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繼續支持創建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如何更好地挖掘地方特色產業及優勢產業,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任務。
蜂糖李是貴州特色優質地方名李,因果大脆甜、口感特好、風味特佳、味甜似蜜而深受消費者喜愛,有“中華第一李”的美稱。位于鎮寧自治縣南部的六馬鎮是“鎮寧蜂糖李”的核心產區和發源地,這里屬北盤江流域特殊低熱河谷小氣候地帶,海拔較低、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降雨較少、日照充足等條件和特殊的土壤成分環境尤為適宜種植蜂糖李,出產的蜂糖李口感絕佳。近年來,當地政府堅持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走產業規?;⒔M織化、精品化新型道路,有效推動了鎮寧蜂糖李產業高質量發展。該產業的發展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為農民的增收致富創造了條件,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延伸,促進了當地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農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生活質量得到改善,鄉村振興的成果惠及廣大農民,該成功經驗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借鑒。
一、鎮寧蜂糖李產業的發展現狀
1.發展歷史
蜂糖李發源于現六馬鎮看牛新村磨液組,20世紀80年代,當地村民將一批蜂糖李直生苗帶到弄袍村種植,現存73株,被公認為蜂糖李母樹。此后,蜂糖李一直零星種植,一直到21世紀初開始,六馬鎮當地村民大面積種植四月李,少量蜂糖李隨之流入市場,商家和消費者一片叫好,積攢下一定市場口碑。在這一時期,市農科院、縣農業局和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科技專家,在當地展開了細致的觀察、鑒定工作,并進行了區域試驗,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攻克了育苗、種植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使蜂糖李的規模化種植成為現實。黨的十八大以來,六馬鎮緊緊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以“鎮寧蜂糖李”為主,多種水果搭配的特色精品水果產業,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2014年,在上級支持下,六馬鎮抓住新一輪退耕還林等政策機遇,充分利用各村荒山荒坡多的有利條件,推動蜂糖李規?;⒕坊N植,蜂糖李產業化發展之路由此起步。2017年,鎮寧蜂糖李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產業發展邁入快車道。在各級各部門大力扶持下,鎮寧蜂糖李產業不僅覆蓋了六馬鎮,還延伸至良田鎮、簡嘎鄉、沙子鄉等其他適種鄉鎮,成為鎮寧自治縣重點支柱產業。受到地理標志保護的同時,鎮寧蜂糖李的種植面積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自2021年以后,其種植面積已基本達到飽和,增長速度已經很緩慢,盡管如此,其年產值仍在持續攀升。這主要歸功于鎮寧蜂糖李畝產值的提升,具體表現為每棵樹的掛果率提高,果實變得更大、更好,從而也推高了其市場售價。截至2024年,鎮寧蜂糖李穩定種植面積22.01萬畝,投產16.9萬畝,總產量6萬噸,總產值32.36億元,同類產品種植規模和產值均居全國第一,帶動1.5萬戶6.2萬人增收致富(見圖1、圖2)。
2.發展策略
在鎮寧蜂糖李產業發展進程中,近年來當地政府針對產業面臨的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水平不足等具體問題及挑戰,確定了六大核心發展領域,即種源保護、種管提升、供應保障、品牌建設、渠道拓展和主體培育,實施了組織推動、示范帶動和市場拉動三大策略,全面提升產業質量。
圖12019—2024年蜂糖李種植面積(萬畝)

數據來源:鎮寧自治縣蜂糖李產業發展中心。
(1)組織推動強化統籌
在促進蜂糖李產業發展過程中,縣委、縣政府成立了以主要負責同志為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指派一位副縣級領導同志負責協調蜂糖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工作,并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專門設立了縣蜂糖季產業發展中心這一專職機構,確保了專人專責。此外,制定了《鎮寧自治縣推進蜂糖李產業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方案》,并建立了多種規范機制,以保護蜂糖李市場。為有效增強產業調控能力,市委、市政府指導搭建了市縣聯動及融入社會資本的混合所有制公司一貴州黃果樹果業有限公司,培育了三家國有企業,其中,鎮寧恒豐源果業為種植端、瀑鄉蜜韻公司為供應鏈端、黃果樹果業有限公司為市場端。組建縣級蜂糖李產業商會、協會,發揮了產業社會組織的作用,形成了政府、企業、協會三方協同推進產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2)示范帶動優化果品
為有效解決鎮寧蜂糖李種植端散小弱、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當地政府通過母本保護示范、地方標準制定、國企種植端組織模式改革、家庭農場示范等舉措,實現示范帶動提升品質。在加大母本保護力度方面,建成了兩個母本保護園,更好地傳承品種基因,協同參與編制7個蜂糖李生產管理省級地方標準,制定發布《鎮寧蜂糖李種植月歷》,打造產區標準化、規?;N植。推動國有蜂糖李基地通過科學劃片、返租倒包、家庭農場承包等模式,實現提質增效。打造標準示范園和高效家庭農場,以點帶面引領產區標準化種植水平提升。2021年以來,通過開展各類蜂糖李種植管護、綠色防控等技術相關培訓班60余次,覆蓋種植戶25000余人次,并在核心產區設立種植管護技術服務窗口,提供咨詢指導服務,指導農戶進行標準化種植,農戶種植管理水平和意識均得到穩步提升。
圖22019一2024年蜂糖李產業總產值(億元)

數據來源: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
(3)市場拉動促增銷量
抓好品牌建設,依托“鎮寧蜂糖李”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打造產地龍頭“蜜思你”產品品牌,打好品牌聯動“組合拳”。如舉行以“鎮寧蜂糖李,讓生活更甜蜜”為主題的品牌推介會暨經銷商見面會、“鎮寧蜂糖李”足球隊亮相貴州村超、第三屆中國(鎮寧)蜂糖李上市季活動、廣州專場宣推、目標城市(北京、珠海、中山、佛山)品鑒會等系列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齊抓線上線下銷售。線下,搭建以鎮寧恒豐源果業發展有限公司為種植端、貴州瀑鄉蜜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供應鏈端、貴州黃果樹果業有限公司為市場端的蜂糖李產業運營體系,充分發揮商會、協會作用,通過貴州瀑鄉蜜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黃果樹果業有限公司與優質渠道商深度合作,銷往全國。線上“蜜思你”品牌正式上線京東旗艦店,同時與百果園、貴州黔匯珍品、廣東集黔優品供應鏈、深圳農多多農產品、貴州航投立達、泥猴文化等多家龍頭渠道商建立長期供應合作,與多家商城建立線上供應合作。
二、鎮寧蜂糖李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盡管鎮寧蜂糖李已取得一定成就,但相較于農業發達地區以及現代農業發展的高標準,鎮寧蜂糖李產業目前仍面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
1.種質資源研發投入不足,導致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尚需加強,并難以確保通過品種迭代升級實現持續優化,品種品質的弱化和衰退現象持續加劇。
2.部分種植者學歷偏低、年齡偏大,科技意識和能力不足,導致新種植科技普及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果園管理、果實產量和質量提升,種植者在探索技術與適應市場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3.隨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市場上出現了以假亂真、以 次充優、非法使用地標等亂象,削弱了消費者從蜂糖李中 獲得的滿足感,導致品牌過度消耗和邊際效應遞減的現象。
三、鎮寧蜂糖李產業發展策略的建議
1.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與研發應用
進一步強化種質資源的保護和研發應用,開展深人的市場調研,實時掌握市場需求動態,以便更精準地洞察市場趨勢和需求;通過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結合的方式,整合省級、市級及地方專家的技術體系,充分利用各方優勢,提升整體技術水平;投資建設科研研究院,利用研究院作為平臺,加強與省內外高等院校、研究所、企業等機構的深入對接與合作,形成更加強大的科研網絡,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增強科研攻關的強度,實施有序的銷售管理策略于優質苗木,以防止資源的無序流失。致力于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掌握全國范圍內最豐富的蜂糖李品種資源,保護蜂糖李的遺傳優勢,并推動品種的持續進化與更新。集中資金,重點聚焦鎮寧蜂糖李的基因組測序和種質資源保護、組織培養純化與種質創新、節水灌溉與生態建設、綠色防控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等關鍵領域,有序推進研發和應用工作,建設種質資源圃。強化種質資源的知識產權申報與應用,對高品質苗木實施有序的銷售管理,以防止其無序擴散,確保科研成果不被非法利用,推動蜂糖李產業可持續發展,確保產業健康發展。
2.吸引年輕勞動力投身蜂糖李產業
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的加快,農村地區勞動力老齡化問題變得日益突出,鎮寧蜂糖李種植還需大量勞動力參與,以便提高果園標準化建設和生產效率,而年輕勞動力在探索種植技術、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方面又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應制定更多補貼政策,提高蜂糖季種植的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季子的種植面積,提高種植收益,吸引更多年輕勞動力參與其中。同時,可以通過采取網上審批、專門窗口辦理等方式,提高各項補貼審批和資金撥付效率。積極構建平臺也是吸引年輕勞動力投身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政府可以促進蜂糖李產業與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多元產業深度整合,為返鄉創業的青年打造更完善的創業環境,從而推動農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協調發展。要加大對年輕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力度,通過地方職業院校、農廣校、電子商務培訓公司等部門和機構,開展專業化的農業技術推廣培訓,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新型職業種植者。此外,系統性地培訓年輕勞動力參與網絡銷售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舉措,他們可以利用直播帶貨等新興銷售渠道拓展蜂糖李的市場覆蓋范圍,利用數字媒體和社交平臺,開展線上營銷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消費者。通過這些措施,可以確保蜂糖李產業在年輕一代的推動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為農村經濟注人新的活力。
3.進一步深化蜂糖李品牌的建設
持續優化宣傳策劃工作,持續加強對“蜜思你”品牌的打造,加大對該品牌養成由來的品牌文化塑造,強化品牌對區域公用品牌的支撐能力建設。提前策劃并及時確定每年度品牌建設宣推主題,以品牌的核心價值、文化內涵、獨特性及市場定位為依據,確立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的主題,塑造品牌形象,并有效傳播品牌故事,賦予產品除屬性外更豐富的文化與市場價值,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增強他們對鎮寧蜂糖李品牌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從而提高鎮寧蜂糖李的競爭優勢。依托主流媒體、網絡平臺及新媒體等渠道,通過組織“采摘節”“攝影采風”等活動,提升鎮寧蜂糖李品牌的知名度,并實現全年對鎮寧蜂糖李品牌的宣傳覆蓋。優化地理標志溯源碼的授權使用流程,強化市場監督部門、農業農村部門與主要農產品產區鄉鎮之間的協作效率,嚴格遵守農產品地理標志生產管理的質量標準,控制地理標志授權的使用量,并引導相關主體向標準化種植方向發展,確保地理標志公用品牌的品質和信譽得到保障,通過建立完善的質量追溯體系,實現從種植、管理到銷售的全過程質量控制,確保每一顆鎮寧蜂糖李都能達到高品質標準。同時,要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通過“線上 + 線下”的渠道收集消費者反饋,及時調整品牌策略,滿足市場需求,推動鎮寧蜂糖李品牌的長遠發展。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并完善部門間的聯動機制,持續致力于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優化縣級綜合打假治亂組織的成員結構,邀請行業專家和代表參與,發揮其監督和指導作用,加強基層村規民約的執行力度,確保種植規范得到嚴格監管,并在市場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整頓市場秩序,同時推進相關制度的建設。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作,充分利用農產品出口貿易政策等資源,拓展出口渠道,努力實現向更廣泛的地區和國家出口。
參考文獻:
[1]左懷揖,蔡伊,左光泓,等.貴州蜂糖李栽培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2(1):17-24.
[2]向淳,杜延卿.“十億元鎮”是這樣誕生的[N].貴州日報,2022-07-07(7).
[3]柴裕明.基于消費者視角的鎮寧蜂糖李的營銷策略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24.
[4]胡彪.蜂糖李甜出好日子[J].當代貴州,2024(38):32.
[5]趙屯.河南省淅川縣杏李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24.
[6]肖祎,宋貞富,敖艷飛,等.安順市蜂糖李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果業信息,2022,39(11):2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