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建議.通過策略的實施,旨在提升學生的反思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溝通協作能力等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者的整體能力水平有了較大進步,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也同步提高.此外,這些方法為一線數學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指導,對深化課程教學革新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 研究背景
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學生普遍重視知識的獲取,而忽視獲取知識的方式與能力及學習品質和學生素養的發展.一方面,學習負擔過重,學習效率不高.學生除了要完成學校數學課程學習,還需要完成課后補習班的課程和作業,雖然數學學習量劇增,但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緩慢,甚至出現倒退現象.另一方面,學習體驗不佳.當前,許多學生面臨幸福感不足的問題.主觀幸福感作為個體成長與學業進步的重要支撐,其缺失可能導致學生出現焦慮、情緒低落甚至抑郁.這一現象促使教師必須重新審視現有的教育模式,探索更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教學方法
2018年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報告顯示,我國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三個類別上的成績高居榜首.從學習時間和科學表現來看,我國學生的學習時間投人在參測國家和地區中居第二名.數學學習效率為118.0分/小時,在參測國家和地區中排名靠后,列第46位.
2023年課題小組從學習興趣與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困難與問題、對教學方法和作業量的看法等維度設計了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第一,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一般,只有少數學生表示很喜歡數學;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較低,相當數量的學生對完成數學作業感到勉強或不喜歡.第二,學生在預習和復習方面的自覺性不足關習慣有強化.面對學習困難時,學生更多地依賴于老師或同學,較少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意識.第三,學生普遍反映存在公式記不住、定理和法則不會應用、解題能力差等問題.在學習方法上,學生缺乏改進和創新的意識,更多地關注學習內容本身,而較少關注學習方法和過程.第四,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不同的偏好,有的喜歡講解式教學,有的則更喜歡互動式教學.對于數學作業量,大多數學生認為難易適中,但也有部分學生認為作業量較大或較小.
3教育教學理論
反思教學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第一,教師自我反思型.教師針對自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過程進行回顧與思考,以優化教學實踐.第二,師生互動反思型.教師在反思自身教學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據此調整教學策略,但反思的主體仍以教師為主.第三,雙主體反思型.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為反思的主體,教師不僅反思自身教學,還引導學生參與反思,培養其反思能力,但目前相關研究較少.理想的反思教學應當是教師基于特定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不斷審視和改進自身的教學行為,也要鼓勵學生學會反思、善于反思,使學習的主體—學生——也成為反思的主體,從而實現更深層次的學習.
關于反思的模式研究,不同學者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探討.第一,杜威的反思性五階段模式:從思維過程出發,杜威提出反思包括五個遞進階段一覺察問題(暗示)、明確問題、提出假設、邏輯推理、實踐驗證.第二,Schon的實踐反思循環,從實踐者的視角,Schon強調反思是一個動態的螺旋式過程,即反思 $$ 行動 $$ 再反思,不斷推動實踐改進.第三,基于反思的動態性,研究者提出了五種遞進的反思維度——即時反應、調整優化、事后回顧、深入探究、理論重構.
綜上所述,反思教學模式探究有著較為久遠的歷史.長久以來,反思對象主要指向教師層面,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雙邊活動,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其反思意識的培養及反思能力的發展更值得關注.
多維反思注重學習知識后的再加工,解決學生學習數學的功利性和機械性問題,重視獲得知識的方式與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使其個性化發展.
解決學習負擔過重,學習效率不高問題.可在大單元教學中引人多維反思教學模式,數學課堂主要解決一到兩個核心問題,課后作業實施分層設計,總量不超過10題,以此大幅學習負擔.
解決數學學習體驗不佳、學生幸福感較低的問題.多維反思教學模式維度寬闊,評價標準廣泛,能讓大部分學生從自身角度體驗反思成功的樂趣,提升學習數學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強學習數學的內驅力.
4 研究目標
建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模式下的多維反思課堂教學設計模型,可為廣大數學教育從業者提供一種新的教學形態.該模式旨在培養學生學會多維反思方法,在數學學習中養成多維反思習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通過在課堂中融入多維反思教學模式,能增強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元認知,拓寬學生評價機制,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內驅力.
5 研究內容
5.1多維反思在大單元教學下的概念界定
本研究通過課堂觀察、學生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結合國內外對反思的概念界定,為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下的多維反思教學方法進行定義,并綜述多維反思的內涵與構成.
核心素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教學活動需注重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大單元:大單元教學以某一主題或項目為中心,通過整合多個相關知識點,形成具有邏輯關系和意義的教學單位.該理念突出學生的自主性、探索精神與協作意識,致力于發展其知識整合水平及應對挑戰的實踐技能.
多維反思:多維反思是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一種全新的方法.傳統數學反思方式主要集中于反思錯題的錯誤原因.多維反思法則不同,其將反思維度拓寬,是指學生在學習一類知識或一種技能后,可以從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方法、邏輯推理、直觀想象、數學模型和思維方法及自主創新維度展開反思.
5.2多維反思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應用策略
本研究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探討了多維反思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應用策略.具體包括:如何選擇具有大概念或實踐意義的主題或問題作為大單元的核心內容;如何設計和實施多維反思的教學活動、學習任務和評估方法,以促進學生的邏輯推理、數學語言和創新等能力的發展;如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等.
首先,明確教學目標,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多維反思為目標.教學目標應緊密圍繞數學核心素養進行設定,確保多維反思教學活動能夠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貫穿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讓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同時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其次,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注重三段式教學引入.教師可通過第三階段的多種反思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反思數學問題,多維度、多角度反思數學方法.
第三,設計合理的評估方法.評估方法的確立源于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目標既要明確知識與技能目標,又要設定核心素養發展目標,因此評估方式需依據學生的多維反思維度數量,多元性和創新性進行評估.為此,課題組改良了布魯姆的分類評估方法,將核心素養融入評估表中.
這種評估結果,既能評估學生課堂上的核心素養提升情況,又能針對個體獲得個性化評估結果,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內驅力.
最后,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后作業.課后作業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伸,是鞏固課堂知識、基本技能和重要思想的有效手段.但在新課標背景下,需要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的同時實現素養提升,因此多維反思型作業設計勢在必行.
5.3多維反思教學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效果評估
本研究通過課堂觀察、學生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對多維反思教學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效果進行評估,探究其能否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研究表明,該模式不僅能提升數學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語言能力和空間觀念,還能顯著提高跨學科學習能力、多解法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多維反思作業形式的核心方法是利用多維反思將一題演變為多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創新題目,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以此充分體現個性化學習.
6 結語
本研究表明,大單元教學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具有顯著優勢.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因此,建議在數學教學中廣泛推廣和應用大單元教學模式.
同時,教師也應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素養,以適應大單元教學的需求.具體而言,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流合作,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素養;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和實踐活動,不斷探索和完善大單元教學的實施策略和方法.
未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單元教學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應用將面臨更多挑戰和機遇.教育工作者持續關注這一領域的研究動態和實踐進展,為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華忠.以“問、思、議、用”四元素提高學生數學素養[J].江西教育,2022(35):22—26.
[2]郭思瑩,劉冠男,張春莉.“三會”的理解及培養建議—《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核心素養解析[J].教育視界,2022(17):10—13.
[3」高巍,徐任曄.基于視頻分析的反思性教學模型優化研究[J].教師教育學報,2020,7(1):86-92.
[4]黃文敏.指向核心素養的“綜合與實踐”教學研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2(24):65-67.
[5]劉徽.“大概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構型—兼論素養導向的課堂變革[J」.教育研究,2020,41(6):64—77.
[6]林艾倫.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科大概念及其教學策略例談[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31):67-69.
[7]雷浩,李雪.素養本位的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J].全球教育展望,2022(5):49-59.
[8]許曉天,周向榮.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結構—單元”教學模式[J].中學數學教學,2022(05):3-8.
[9]朱勤,徐斌.數學新課標“核心素養”研讀及其教學啟示[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2(08):16—21.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