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全面落實的背景下,碎片化、課時化的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深度學習的需求.理解為先模式強調以學生對知識本質的理解為目標,大單元教學設計則打破知識壁壘,整合教學內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合這兩種模式,有利于建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以整體視角掌握數學知識內在邏輯,發展數學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這對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實現育人目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理解為先模式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的目標
理解為先模式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旨在打破傳統課時教學碎片化狀態,面向核心素養培育,建立系統化、結構化數學學習體系,主要目標集中在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上,重在指導學生跳出數學概念、定理等表層記憶的束縛,從單元整體視角掌握知識之間的邏輯關聯,認識數學本質和思想方法,建立穩定且具有遷移性的認知結構.例如,在代數領域,這一有助于學生從單元層面理解函數、方程和不等式之間的內在統一性,以及它們作為數學模型解決現實問題的共性邏輯;在幾何教學中,則能引發學生對圖形變換和度量關系本質規律的感知,達到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同時其致力于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以大單元教學設計為載體,設置逐層深人的探究任務和真實情境,帶領學生體驗觀察、猜想、推理和驗證的數學探究全過程,發展邏輯推理、直觀想象和數學建模核心素養.在處理單元核心問題時,學生逐漸學會分析、拆解并使用數學工具解決問題,從而培養自主探索和創新實踐能力,實現從簡單的“解題”到真正的“解決問題”的轉變[1].
此外,理解為先模式注重對學生學習情感和態度的培養.通過融人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樹立學習自信.與此同時,在大單元學習期間進行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溝通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等,并促使其養成積極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同時,以明確、具體和可操作的目標設定,對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明確指導,保證教學活動始終以促進學生深度理解和全面發展為中心,最終實現數學學科育人的基本目的.
2 理解為先模式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方法
2.1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采用單元主題統整法
以課程標準為主線的單元主題統整法是在國家課程標準的綱領性引導下,對數學知識內在邏輯進行深人發掘,將分散的知識點融合成具有主題性和系統性的大單元內容.這種方法注重從課程標準核心要求中提煉貫穿單元核心概念和關鍵能力的目標,突破傳統課時教學割裂狀態,讓學生通過整體化、結構化學習,掌握數學知識精髓[2].統整時,教師需要對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和學業質量標準進行準確解讀,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單元主題,并圍繞主題進行甄別、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使其層次清晰、目標統一,避免教學內容重復、冗余,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以初中數學\"數與代數”教學為例,教師可根據課程標準對有理數、實數、代數式等內容,以“數系的擴展和運算”為核心主題進行整體設計.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需要對數學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掌握相關的運算規則,并具備用數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教師將有理數運算、實數性質、整式和分式運算整合為大單元,梳理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由有理數到實數反映了數系的拓展,而數系的運算規則又在拓展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致性和發展性,代數式運算則是數系運算的抽象延伸.在教學時,通過設計“數系演變過程”“運算規則遷移應用”等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探究數系發展脈絡的過程中,認識運算的本質規律,如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在有理數、實數和代數式運算中的普適性等.這種統整方式既有助于學生建構數與代數的完整知識體系,又能加強學生對數學運算邏輯縱向貫通、橫向聯結的深刻理解.
2.2 以核心問題為中心,采用任務鏈設計法
任務鏈設計法以核心問題為主線,在驅動性核心問題的引領下,將教學目標轉化為逐層深人、環環相扣、富有邏輯性和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核心問題需圍繞單元核心概念和關鍵能力展開,既要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又要引導學生通過完成一系列任務,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并發展思維.在設計任務鏈時,需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確保每項任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前一項任務的理解,還能為后續任務奠定堅實基礎,促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自主建構、能力螺旋式上升.同時,任務鏈需考慮到多樣性,將操作實踐、合作探究和反思總結等學習方式整合,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例如在“圖形相似”單元教學中,教師以“如何利用相似圖形的性質解決實際測量問題”作為核心問題,設計如下任務鏈:首先,布置“在生活中尋找相似圖形”任務,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拍照等記錄身邊的相似實例,如建筑中的相似結構、地圖與實際地形的關系等,直觀感知相似圖形的特征;接著,提出“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任務,讓學生通過動手測量、計算、小組討論等方式,自主歸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然后,設計“利用相似三角形測校園旗桿高度”實踐任務,要求學生分組制定測量方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地測量與計算;最后,設置“拓展延伸:相似圖形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任務,鼓勵學生查閱資料、分析案例,撰寫研究報告.學生通過該系列任務,經歷“理解相似圖形 $$ 探究判定方法$$ 實際應用與拓展創新”這一過程,不僅掌握相似圖形知識,還能發展數學建模、實踐操作及邏輯推理等能力,最終解決核心問題.
2.3融入真實情境,采用問題驅動法
融入真實情境的問題驅動法,注重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社會熱點、科學技術等的密切結合,通過營造具有真實性、趣味性和啟發性較強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動力,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養成運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習慣,具備用數學思維分析世界和用數學語言描述世界的能力.這種方法強調情境的“真實性”,切忌為了情境而設置情境,必須保證情境能承載數學知識和思維方法;同時問題需具備一定的挑戰性,教師需指導學生積極調用原有的知識經驗,經歷分析、推理、建模等思維活動,從具體情境中構建數學模型.
例如在\"概率與統計”單元教學中,教師以“校園周圍早餐店經營策略”真實情境設計驅動性問題:某早餐店計劃推出新品,但不確定哪種早餐(包子、油條、豆漿、煎餅)最受學生歡迎,如何通過調查分析確定新品?學生需圍繞這一問題開展一系列活動:首先,設計調查問卷、明確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搜集校園周邊同學早餐喜好數據;接著,運用統計圖表(如條形圖、扇形圖等)對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計算不同早餐的選擇頻率;進而結合概率知識對新品市場需求進行預測;最后,撰寫分析報告給出合理化經營建議.在此過程中,學生將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和概率計算等數學知識融入實際商業決策情境中,既能鞏固統計和概率知識,也深切感受到數學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促使其數據分析觀念和應用意識的發展.
2.4分層遞進學習路徑規劃方法
分層遞進學習路徑規劃法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興趣的不同,設計多層次、階梯式學習任務和活動,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與其相適應的學習路徑,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這種方法注重“因材施教”,通過分層設計教學內容和目標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針對基礎薄弱者,注重基礎知識鞏固和基本技能培養;為學有余力者提供拓展性和探究性學習任務,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同時,學習路徑需要表現出遞進關系,即由簡單知識的理解向復雜綜合運用轉變,由模仿練習向自主探究轉變,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避免學習難度跳躍式上升,助力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實現學習能力的逐步進階.
例如以“一次函數”單元教學為例,教師設計了分層遞進的學習路徑:基礎層任務旨在讓學生理解一次函數概念,掌握函數表達式的基本形式,能根據所給變量關系列出簡單一次函數表達式;進階層任務要求學生分析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并學會利用圖象解決實際問題,如行程問題中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拓展層的任務定為“設計校園節水方案”,學生需要通過調查校園用水情況,構建用水量隨時間變化的一次函數模型,分析不同節水措施對用水量變化的影響程度,從而給出合理節水建議.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合適的任務層級,或在完成基礎任務后向更高一級的任務發起挑戰.這種分層遞進式任務設計既保證全體學生掌握核心知識,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發展空間,讓每一位學生在一次函數學習中都有收獲和個性化成長.
3理解為先模式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對學生的影響
理解為先模式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實施在知識建構、能力發展和學習體驗三個維度上都表現出明顯效果.在知識層面,這一模式突破了傳統課時教學的碎片化局限,以主題統整和結構化設計為手段,助力學生構建系統性數學知識網絡.學生可以在單元整體視角下掌握知識之間的邏輯關聯,領悟數學概念和定理的本質內涵,避免機械記憶和孤立學習,實現從“知識點分散掌握”到“知識體系深度建構”的跨越.
從能力培養上看,大單元教學設計以核心問題和真實情境為核心,引領學生親歷數學探究的全過程,切實提升邏輯推理、數學建模和直觀想象等核心素養.學生在解決驅動性任務的過程中,學會運用數學思維分析問題、拆解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掌握解決復雜問題的策略,實現從“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能力進階.同時,分層遞進地規劃學習路徑,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發展需要,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個性化成長.
在學習體驗和情感態度層面,融人真實情境和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能顯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學生通過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克服畏難心理,樹立學習自信.另外,在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環節中,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促使學生養成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
4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理解為先模式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是促進數學教學變革、踐行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盡管在實踐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但通過明確設計原則、優化實施策略、加強教師培訓與資源建設,能夠逐步實現從知識傳授到素養培育的轉變.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不斷深化相關研究和實踐探索,助力初中數學教學獲得高質量發展,培養學生受益終生的數學能力以及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張華.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探究[J].求知導刊, 2021(50):62-64
[2]王珍珍.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J].新一代(理論版),202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