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款結合用戶輕運動發電屬性的智能新能源充電設施。調研發現,WHO公布的久坐缺乏運動的用戶畫像與新能源汽車主要用戶高度重合,且直流充電設施的用戶有平均47.1分鐘充電等待時間,研究表明30分鐘左右的運動干預可以有效抵消久坐不動帶來的傷害。本產品鼓勵用戶利用充電等待時間進行輕度運動收獲健康,其主要創新點如下:(1)運動發電產生的費用抵扣驅動用戶參與鍛煉。用戶可以在充電等待時通過上下拉伸手柄實現運動發電,并以發電量抵扣部分充電費用。(2)游戲化運動交互設計。以趣味游戲化的運動挑戰提升用戶興趣,以充電與運動效果的即時反饋鼓勵用戶堅持,以積極充電體驗帶給用戶可持續與健康的生活方式。(3)巧妙設計細節。滑塊式充電線提升使用范圍,充電口兼容直流充電孔與CEE接口,提高充電設施利用率。
指導老師評語:該設計準確捕捉到智能充電設施在快速普及背景下存在的用戶體驗痛點,巧妙將“積極體驗設計”理念引入基礎設施開發實踐中,體現出較強問題意識與設計洞察力。作品通過“輕運動+發電”模式切入,將新能源汽車用戶久坐問題與充電等待時間有機結合,并通過運動激勵機制、游戲化交互與情緒反饋系統整合,有效提升了用戶的主動參與度與積極體驗感,成功將原本無聊的被動充電行為轉化為令人愉悅的互動充電體驗。整體而言,該項目體現了學生在設計思維、研究方法與實踐能力方面的綜合素養,展現出較強的人本關懷意識與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