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交互設計;優化設計;可用性測試;數字博物館;用戶體驗
引言
數字博物館是文化展示和傳播的重要數字化手段,是使用數字手段將實體展品轉化為數據資源的總稱,用以科學研究、教育、觀賞[1]。其全景漫游是指利用計算機圖形學構建虛擬空間,實現場景自由切換[2]。運用3D 技術打造沉浸式線上“云展覽”[3]。然而,雖然其技術實現上相對成熟,但仍面臨諸多交互性問題,例如導航路徑模糊、展品呈現單一、功能交互不足等問題影響觀展效率和體驗。因此,本課題利用可用性測試,聚焦于場景路線設計、展品視覺和語言展示設計、展覽瀏覽交互設計4 個基本設計要素,通過用戶行為數據分析交互設計問題并提出優化設計策略,以提升交互界面的易用性與數字文化傳播有效性。
一、研究概述
(一)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概念
全景漫游展覽也稱線上展覽或云展覽亦或是虛擬展覽,目前近似的概念尚處于混雜使用中,但其主旨都是指利用三維全景技術在全景圖像構建的全景空間中進行不同場景的切換達到瀏覽的目的。其不同于傳統的逛博物館方式,用戶可在電腦或者移動設備上,通過鼠標或者手指操控視角方向和參觀路線。
(二)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交互設計研究現狀
近幾年,數字博物館交互設計研究的熱點在于數字技術的應用創新。例如,尹珍探討了數字媒體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和設計思路[4]。紀家冉等人采用多媒體技術對江南傳統民居建筑數字博物館進行交互設計[5]。渠垚探討了UE4 引擎技術在數字博物館中的多種可能性[6]。李文娟提出通過虛擬交互技術創建道情皮影數字博物館來彌補傳統皮影博物館的傳統展示方式的局限性[7]。還有一些學者探索不同的交互方式為數字博物館帶來的創新。例如,曹仿桔等人從文化遺產數字化設計入手,探討體驗設計在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中的運用[8]。王子楷等探討如何利用交互策略有效引導用戶實現沉浸式觀展非遺數字博物館[9]。
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在技術上較為成熟,但在交互設計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學者發現數字博物館中的導航設計不夠清晰,部分用戶會在虛擬環境中迷失方向,并且對于老年用戶等群體操作門檻高[10]。還有學者指出展品展示方式單調,缺乏互動性以及傳達信息不完整[11]。因此,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在交互設計方面需要進一步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體驗。
(三)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交互設計元素
通過對市面上運營良好且功能完整的全景漫游展覽的使用調研,選出5 個具有代表性的數字博物館作為研究對象,分別是湖南省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和張家界市博物館,分析總結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交互設計基本元素,見表1。
(四)可用性概述
可用性評估對于產品界面和設計原型的可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2]。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的可用性研究實際上是對交互界面的一種可用性評估。可用性評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可用性測試、啟發式評估、認知過程瀏覽和行為分析[13]。本文采用的是可用性測試,也稱為用戶測試,是一種基于真實用戶數據進行評估的實驗型方法[14]。用戶測試常見的方法有兩種,發聲思考法和回顧法。發聲思考法要求用戶邊操作邊口述想法,使設計者能直接了解用戶的操作邏輯和關注點。這種方法能有效發現導致不良體驗的原因。回顧法是讓用戶在完成全部操作后再回答問題的方法。本實驗主要利用發聲思考法。回顧法將作為輔助和補充。
二、實驗設計
(一)實驗任務設計
根據前文總結的交互界面基本設計元素,將可用性測試任務的主要測試內容分以下4 點:
1. 場景路線引導設計
該任務重點關注用戶能否已經引導完整游覽所有場景,確保路線流暢,行走速度適中。引導方式分為箭頭指向引導和路標定位引導。前者包含有箭頭無文字和有箭頭有文字,后者包含路標定位搭配文字為序號和搭配文字為前進和后退,如圖1 所示。
2. 展品視覺展示設計
該任務重點關注展品展示方式是否清晰地表現展品信息和細節。根據當前常見展品展示方式可分為圖文并貌和純圖片展示,如圖2 所示。
3. 展品語音展示設計
該任務重點關注語音交互效果,包括圖標辨識度、開關可控性,語音清晰度及信息傳達性。當前常見展示方式分為純語音和語音搭配文字,如圖3 所示。
4. 展覽瀏覽交互設計
該任務重點關注展覽瀏覽交互方式是否對用戶友好,操作易上手,用戶體驗流暢。展覽瀏覽交互設計要素分為新手引導,細分為單頁蒙層引導和分步引導;空間瞬移,細分為展位縮略圖和導航地圖,如圖4 所示;場景轉換,操作動作細分為按住鼠標移動場景和點擊切換場景。
(二)實驗實施
1. 測試人員招募:從年齡、性別、學歷、職業和計算機操作熟練程度招募測試用戶,見表2。
2. 測試任務設置:根據前文提到的場景路線引導設計、展品視覺展示設計、展品語音展示設計、展覽瀏覽交互設計實驗任務設計要素,任務設置包括箭頭和路標指引瀏覽、展品展示方式評價、新手引導學習和尋找指定場景等測試任務。
三、測試結果與可用性問題分析
(一)結果分析
本測試從任務完成情況和完成時間、關鍵錯誤和非關鍵錯誤4個維度對結果進行分析。測試結果見表3 至表8。
1. 場景路線引導設計
設置任務1-1 純箭頭引導設計,任務1-2 箭頭+ 文字引導設計。測試發現,任務1-1 出現2 次關鍵錯誤、4 次非關鍵錯誤,而任務1-2出現2 次非關鍵錯誤,無關鍵錯誤,且獨立任務完成率更高。結果表明,箭頭+ 文字引導設計能更有效引導用戶瀏覽觀展。
設置任務2-1 數字序號路標設計,任務1-2 文字標識路標設計。測試發現,任務2-1 出現4 次非關鍵錯誤,任務完成率20%,任務2-2出現5 次非關鍵錯誤,完成率0%。二者完成率都較低。而箭頭指向引導設計的完成率、完成時間以及錯誤都優于路標定位引導設計。
2. 展品展示設計
設置任務3-1 圖片+ 文字設計,任務3-2 純圖片設計,任務4-1純語音設計,任務4-2 語音+ 文字設計。測試發現,展品視覺和語音兩種展示設計雖無關鍵錯誤且完成率較高,但用戶滿意度一般。純語音設計缺乏展品細節圖,影響形象化認知。純圖片缺少介紹,難以傳遞文化信息。當前展品展示交互方式雖無關鍵性錯誤但。但仍顯單調乏味。
3. 展覽瀏覽交互設計
設置任務5-1 單頁蒙層設計,任務5-2 分步引導設計。測試發現,任務5-1 和5-2 完成度良好,無錯誤且完成率達100%。這是因為操作簡單不易出錯。但兩種引導均缺少后續幫助功能,這對于網絡經驗不足的老年用戶可能造成不便。
設置任務6 展位縮略圖+ 導航地圖設計。測試發現,任務6 完成率達80%,僅老年用戶出現“找不到”的非關鍵性錯誤。多數用戶通過展位縮略圖定位,導航地圖使用率低。場景轉換交互設計僅作為觀察中的一項,不作數據統計。觀察發現,年輕人熟練使用點擊和拖動兩種方式,而老年用戶更易使用點擊轉換方式。
(二)可用性問題總結
根據測試結果以及測試后的回顧訪談,將可用性問題總結整理,見表9。
四、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交互優化設計建議
根據可用性問題總結,提出以下3 項優化設計建議。
(一)場景路線引導設計
可用性結果表明,箭頭指向引導易導致用戶在瀏覽中迷失方向,而路標定位引導則存在路徑跳轉混亂、場景遺漏等問題。對此,提出結合“數字編號+ 箭頭指向+ 顏色提示”多方式融合引導設計方案,通過連續的數字編號清晰指示游覽順序,以色彩區分已瀏覽與未瀏覽區域,輔助用戶進行路線選擇與空間定位,優化設計如圖5 所示。
該優化方案不僅幫助提高場景路線的明確性和引導性,也能夠幫助用戶建立起對展覽游覽順序的認知,從而提升展覽的連貫性與邏輯性。尤其對缺乏使用經驗的用戶,能有效降低其操作難度,增強觀展自主性。
(二)展品展示設計
可用性結果表明,語音和視覺兩種展品設計反映出互動性不足、設計形式單一等問題,難以充分激發觀眾的多元感官體驗。對此,提出多模態協同展示設計。網頁端引入語音同步文字展示設計,避免信息一覽無余造成的閱讀疲勞。此外,建議增加手機端AR 展示,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在真實環境中觀看三維展品,增強實物感與臨場感,優化設計如圖6 所示。
通過多感官融合的展品呈現形式,不僅可顯著增強用戶對文物信息的接收效率與記憶深度,還能促發其情感參與與文化共鳴,提升數字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播媒介的文化性與文化感染力。
(三)展覽瀏覽交互設計
可用性結果表明,對部分用戶來說,尤其是對計算機操作不熟練的老年用戶等,發現當前的展覽瀏覽交互操作功能較多,因此存在一定的學習門檻。如場景轉化中不能快速掌握使用鼠標拖拽瀏覽,導致任務完成度較低等問題。對此,提出3 點建議,如圖7 所示:
1. 增加簡潔模式,如圖中1 號位置所示,可以通過切換模式按鈕來實現正常模式和簡潔模式的轉變,在簡潔模式下觀展交互體驗更聚焦于瀏覽本身,減輕用戶視覺負擔和操作步驟。
2. 簡化場景轉換導覽區設計,如圖中2 號和3 號位置所示。保留章節和場景卡片切換功能,加大“章節標題”字號和加重字的顏色以醒目提示當前所在篇章。場景卡片用顏色線框以標示當前瀏覽位置,并在每次頁面切換時提供視覺變化,讓用戶明確當前的操作進度。更改以往單純的箭頭指引設計,改為搭配目標操作文字的方式,以簡化切換場景操作的同時進一步提示用戶接下來的操作。
3. 增加常駐引導幫助,如圖中4 號位置所示。引導幫助按鈕能夠隨時彈出提示信息,指導用戶進行下一步操作。特別是對于老年用戶,提供清晰的文字和圖示幫助,降低操作門檻。
通過提供簡潔模式、簡化場景轉換導覽區設計、增加常駐引導功能,可以有效降低用戶的操作難度,提高用戶體驗的連貫性和流暢性。特別是對于老年用戶群體,這些優化設計能夠顯著降低他們的操作門檻,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和滿意度,有效擴大數字博物館的服務覆蓋范圍和使用體驗的普適性。同時,經優化后的設計具有包容性更強的用戶交互操作,有助于提升交互界面的易用性。
結語
數字時代推動實體博物館向數字化轉型,全景漫游展覽作為主要線上呈現形式,通過數字技術為用戶打造沉浸式虛擬觀展體驗。文章對全景漫游展覽的交互設計進行可用性測試發現,雖然技術已較成熟,但交互設計仍需優化:在場景路線引導方面,建議采用數字編號與箭頭指向結合的形式,配合顏色提示引導有序瀏覽;展品展示設計應引入數字技術,實現多感官互動體驗;展覽瀏覽交互需簡化操作流程,增加文字說明和大字體標識,并新增引導幫助功能以降低老年用戶的學習成本。未來,數字博物館全景漫游展覽的交互設計應更加注重用戶需求的多樣化,結合數字技術手段,進一步提神展覽的沉浸感和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