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世紀偉人鄧小平同志故里。 “廣土安輯,思源奮進”是廣安的城市精神。
——題記
前鋒印象
前鋒剛剛走過一紀時光,但大良城的狼煙,卻因為一座孤峰、四周絕巖,32年不屈不撓的堅守,和合川釣魚城構筑成一道堅韌的屏障,穿透八百年的帷幕。
那些烈馬、旌旗和箭鏃,延續著南宋王朝搖搖欲墜的帝業。
不管渠江是否愿意作證,歷史就擺在那里。
不管華鎣山是否愿意接納,時空就流轉在那里。
所有過往,只不過換一種方式儲存在另一頁卷冊,不會因為年輕而消散,也不會因為無畏而心生膽怯。
其實,翻過昨夜,才能為明天照亮前程。
前鋒,請把田野錦繡,編織成夢,刻進每一個腦海;請把山川鐘靈,照進現實,閃耀每一個眼眸。
愜意與灑脫,將成為你別樣的號角。
華鎣記憶
提起華鎣,不得不說的是關于“紅”的故事。一部《紅巖》,是華鎣永恒不變的宣傳詞,經久彌香。
華鎣山游擊隊,或者雙槍老太婆,都是這里綿延不絕的過往與傳說。
提起華鎣,還有關于“三線建設”的過往。熱火朝天,依舊在老人們的飯后茶余,回蕩耳邊。
殘存的廠房和荒草,訴說歲月的熱情似火,以及那些不敢忘卻的記憶,和曾經的倥傯,依然晃動在眼前。
四十七年的光陰,如一面飄揚的旗幟。
華鎣,大步流星地走過時空,讓拔節的城市靚麗得目不暇接。
晃動在滑桿上的幺妹,用大紅的油紙傘,舞動的輕盈,把季節渲染得不離不棄。
天下情山的千年一吻,已烙進華鎣的記憶。華鎣,這座年輕的城市,在川東如明珠般耀眼,如星月般閃亮。
“華鎣山上居”,不僅是一種時髦和時尚,更將成為一種特殊的坐標。
武勝淺記
千里嘉陵,武勝最長。
太極湖。龍女湖。都是嘉陵江饋贈給武勝的最好禮物。
因為水,無論是武勝,或者是定遠,豐潤千年,依舊嫵媚動人,清麗而嬌艷。
禪定如磐的印山古塔,迎朝陽,送夕暉,不管春秋,不關冬夏。
只是寶箴塞依舊冷峻地穿越百年風霜,把“段半縣”的跌宕人生,繼續在陽光下緩緩講述著,讓流連的腳步穿透時光隧道,去窺探那些兵荒馬亂中的生存之道,和鄉村里最后的倔強。
天生橋還在。石人山還在。
所有的流言蜚語也還在。
武勝便不會寂寞。
沿江而生的武勝人,把江水和與江有關的人、或者事,刻進骨髓,寫成詩,講成故事,裝進書簡,演繹成今天形色各異的驕傲。
武勝,便有了不朽的資本。
鄰水微書
大洪河。御臨河。
大、小鄰水的相融相合,支撐著鄰水的文化血脈。
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
以“三山夾兩槽”的地理形式,構建起鄰水的基礎生態。
而“讓水”所蘊含的哲理,則讓鄰水以卓爾不凡的風姿走入人們的視野,成為一種態度。
所以,鄰水在過往里,打開一切山路、水路,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騷人墨客,為這片土地留下人文的同時,也留下傳說、神奇。
貴人槽,湯巴丘。
都讓恬靜,帶著時代的氣息,讓人在無窮的回味中,心生感慨。
或者莫名的欣喜,或者意外的蒼茫。
只有天意谷中的洞中天河,是個例外。那些從天而降的潤澤,勾勒出鄰水的模糊抑或清晰的印象。
每一次靠近,不分東西南北,不分春夏秋冬。
——鄰山鄰水,都是至善至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