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是小鎮的中考狀元,帶著驕傲進入全省最好的高中后,卻經歷了各種降維打擊。
高考查分夜,這個曾經的中考狀元哭了。
以下是小楊的自述——
學霸變學渣
2017年,我參加中考,奪得全市狀元。
在那之前,我通過了周邊城市所有重點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試。好幾所重點中學的老師希望我能夠去他們那里讀書,還有學校邀請我參加他們的暑期研學,帶著我們到985高校參觀。
然而在最后,我拒絕了這些學校的邀請。
在我心里,一直有一所“白月光”。那是全省綜合排名第一的高中,是當時省內唯一一所連續多年重本率超過90%的學校。
但老師們不建議我去。帶我去研學的老師直言不諱地說:“你想想,它管理那么松弛,成績卻那么好,說明那里的學生都是人中龍鳳。你一個小鎮的孩子,去了哪能跟得上?”
我抿著嘴不說話,心里很不服氣。
小說里不是常有這樣的情節嗎?出身不好的人拼命努力,終于彌補了和天之驕子之間的差距。為什么他們可以,我就不行呢?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將自己鎖在臥室里,對著高中練習冊練了又練,希望能趕上未來的同學。遺憾的是,我所期待的逆襲并沒有到來。開學第一次物理摸底考,我只考了18分。
試卷落到我面前的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就跌到了谷底。我沮喪極了,迅速把卷子塞進課桌,趴在課桌上假裝睡覺。
教室里沸沸揚揚,大家熱烈地討論這場考試。有人說壓軸題似乎在哪里見過,有人說卷子難度不高,后排一個女生大聲說:“還是得你們,我暑假都沒學,怪不得只考了50分。”
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小鎮孩子與省會孩子教育資源的差異。后來,事情如那位老師所斷言般發展,我與其他同學的差距愈發明顯。
就拿英語來說,以前我常常是上臺做英語演講的人。然而,當我第一次站上這里的講臺,拿出自認為最標準的發音時,發現臺下不少同學露出了友善卻尷尬的笑容。
我忐忑地停下來,老師笑了笑:“你是外地來的吧?”我不知所措地點點頭。她嘆了口氣,聲音溫柔:“沒事,那你就用中文來講吧?!?/p>
我的臉騰地燒起來,磕磕絆絆地用中文講了一次,狼狽地下了臺。老師沒再說什么,只是叫起下一位同學,她用我從未聽過的流暢口語做了自我介紹。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現實中,真的有人能和電視上的外國人說得一模一樣。
曾經我引以為豪的東西,在這里都不值一提。論成績,我不算出眾,省會的孩子教育基礎比我好太多。論天賦,我泯然眾人。論性格,我沉默內向,不討人喜歡。
沒人嘲笑我,可我還是無法控制地陷入自卑。我下定決心,要把高一當作高三來努力。
我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時間表,每天吃飯不超過十二分鐘,洗澡不超過十分鐘,要最后一個睡覺、第一個起床。
在以學風自由聞名的學校里,我過成了一個“異類”。當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參加各種各樣的街舞比賽、歌劇表演時,我總是躲在自習室里。即使遇到強制參加的活動,我也會帶上一本書,躲到離舞臺最遠的角落學習。
最開始,這樣的“苦行”似乎有些作用。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級第150名,班級第十名。我暗暗有些高興,同時下了決心:總有一天,我要考進100名、50名,乃至前10名。
可惜我的名次一直在150名左右徘徊。最接近的一次,應該是高二上學期的期中考,我考了年級125名。那一次,我漏涂了化學考試的答題卡,扣了三十多分。
我自責極了,反反復復地和班主任說,要是沒走神就好了,我就能考進一百名了。
她是一位很有耐心的老師,從來沒有催促過我,反而勸我要放松一些。
“你有沒有想過,你經常跑神,或許不是因為你不認真?”
“什么意思?”我沒反應過來。
“人不是機器,不能一直緊繃著。你的大腦太累時就會跟你抗議,或許你放松一下,讓它休息一會兒,學習效率反而能上升?!?/p>
放松?什么才是放松呢?從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訴我,結果不好是因為我不夠努力,沒有人說過,或許是因為我沒有放松。
重壓下失控
她問道:“你有什么喜歡做的事嗎?”
“沒有?!?/p>
“那你空閑時喜歡做什么呢?”
我猶豫了一會兒,小聲道:“我喜歡閱讀,像《唐詩小札》之類的,算不算?”
她搖頭:“不,我說的是那種不需要動腦的活動,比如散步、吃飯,甚至是打游戲?!?/p>
我認真地想了想,大腦卻一片空白。那一瞬間,我突然發現我是一個很單薄的人。
除了考試和學習,我的生活中似乎再無其他東西?,F在有人告訴我,這種方式或許是錯誤的,我應該改變它。我沒有因此豁然開朗,反而感到一種恐懼。
我買來越來越多的練習冊,起床的時間也越來越早,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加嚴苛。到后來,這種要求甚至成了一種病態的指責:一旦早上到教室晚了三分鐘,我都會自責一整天。
成績沒有好轉,反而日漸下降。高二最后一次期末考,我考了190名,有史以來最低的一次。
許是因為長期沒有正反饋,升入高三后,我突然學不動了。起初只是做作業時集中不了注意力,后來發展到無論是在上課還是考試,我都會無法控制地跑神。
我的大腦好像被切成了兩半,一半停留在題目上,另一半重復著播放毫無意義的場景和語音。一旦我試圖去控制它,腦子里就好像出現了兩根彈簧,一左一右地互相拉扯,直到我頭痛得幾乎落淚。
我嘗試了很多種辦法。
一開始,我往太陽穴上抹了大量風油精。在辛辣的氣味中,我短暫地清醒了一下,但很快它就失去了效用。我又用圓規扎手臂,試圖用疼痛讓自己回神,但沒過一會,那些無意義的畫面又會重新占據我整個大腦。我還嘗試過到教室后面站著上課,可站著依舊能走神。
我的成績持續下滑。高三第二次月考后,我鼓起勇氣向老師們傾訴,然而他們不太能理解。數學老師皺著眉頭,恨鐵不成鋼地大聲說:“怎么可能控制不了呢?你要用點心呀?!?/p>
辦公室里靜悄悄的,我嚇了一跳,喏喏地點頭。
控制不了自己的腦子,聽起來確實很荒謬。我不敢再對別人提起,偽裝出一副努力的模樣。
在那段時間里,我最害怕和媽媽打電話。
她對我很放心,因為一直以來,我都是周圍圈子里最勤奮的孩子。
“今天學得怎么樣呀?”她常常這樣問。
“啊,還好吧?!蔽腋砂桶偷鼗貞?。
“那就好,要注意休息哦?!彼龥]有多心。
我捏著電話,傾訴的話語幾次想要脫口而出。我很想告訴她,我學不進去了,可我不敢說。我害怕他們失望,更害怕他們傷心。
每每掛了電話,我都在想,再也不能這樣了。多少個長夜,我都抱著希冀入睡,可白天,一切又重蹈覆轍。無法宣泄的壓力越積越多,或許是為了逃避它,我開始沉迷于網文。
那段時間,以前我不感興趣的,突然就有了強烈的吸引力。越是天馬行空的小說,越能夠讓我忘記現實的焦慮。
擰巴的是,我一邊看網文,一邊害怕別人知道我看網文。
高三開學不久,同學們聊起最近的網文,問我有沒有什么推薦的。
明明有許多個答案繚繞在我嘴邊,可我還是下意識地脫口而出:我不知道。
另一個同學搶過話頭:“像她這么努力的人,怎么會看這種東西呢?”
我咽下嘴里的答案,點了點頭。為了維持“好學生”的形象,我從不當著別人的面看網文,而是把手機夾在書里,找一個無人的走廊,用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里面。直到天色沉沉,才卷著書,裝出一副苦學的模樣回到教室。
在學校我還有幾分偽裝的心思,疫情暴發后,我們被迫居家學習,我徹底地放縱了自己。
為了騙過爸媽,我精心布置了一番。
我把手機立起來,用書桌的隔板擋住,旁邊攤開幾本練習冊,手上再夾一支紅筆。如果爸媽推門進來,我就迅速點開后臺的作業幫,假裝自己在校對答案。說來諷刺,那張書桌陪伴了我十年,曾經是我最好的學習伙伴,而在高三的最后時刻,它被迫成了我欺騙爸媽的幫兇,注視著我在網文中迷失、沉醉。
大多數時候,我都躲在自己的房間里,在不斷下滑的屏幕中尋找快感。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蒙住頭,一邊留意外面的動靜,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赐炅?,就隨便找一本繼續看。直到凌晨,我才不得不放下手機。
奇怪的是,看得越多,我就越不快樂。
人生終破繭
我的心中似乎有另一個聲音,在我看書時不斷響起:“你再看下去,高三就要完蛋了?!?/p>
可當我清醒過來,決定好好用功時,那個聲音又忍不住焦慮和懊惱:
“你真沒用呀,怎么就控制不住自己呢?”
每每這時,我就坐也坐不穩,站也站不住,心臟又癢又痛。為了緩解焦慮,我站起來寫、聽著音樂寫、拿東西扎自己……通通都沒用。
只有打開手機的一瞬間,強烈的快感才能壓制住焦躁,讓我獲得片刻的平靜。我不斷地安慰自己,再看一分鐘吧,再看十分鐘吧……再看完這一本,我就再也不看了。
當然,結果是一次也沒成功過。
在三四個月里,我看了整整一百本網文。至于學習,早就被我拋之腦后了。
返校后,周末學校組織我們去圖書館學習,我躲在閱覽室里看完了兩本小說。直到高考前一天晚上,我還在選小說,熬到了半夜兩點鐘。
高考結束后,我意料之中考砸了,年級排名大概在五百名左右。最后,我踩著線進入一所離家幾千公里的211大學,因為距離太遠,它在省內的分數甚至不如普通一本的王牌專業。
暑假的末期,當年帶我研學的老師打電話過來,問我要不要去他們那里復讀。
我想了想說:“算了,就這樣吧?!?/p>
高考結束后,我和爸媽一起去拜訪初中的老師。老師問我為什么考得這么差。
我一時語塞。媽媽很快接上了話茬,說我不適合學理科。
這個理由很有說服力,我的語文成績確實比數學好。大家便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搖頭感慨了一番。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跟其他人說,我不擅長學理科。
高考的余波漸漸散去,我不再沉迷于網文,學習能力逐漸恢復,還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
某個晚上,我和幾個朋友在一起閑聊,大家輪流講起自己高中的經歷。
輪到我時,樓道燈忽然滅了?;蛟S是這突如其來的黑暗給了我勇氣,我緊張地開口:“中考的時候,我考了全市第一名,進到全省第一的高中讀書……”“哇!”她們驚嘆道。
我磕磕絆絆地講著,講我不服輸的高一高二,講怎么也追趕不上別人的迷茫。我越講越流利,講到高三每天都集中不了注意力,疫情在家的時候看了上百本網文。
講到最后,我聲音顫抖:“別人都說考得不好是因為我不擅長理科,但只有我知道,那是因為我高三沒有努力?!?/p>
樓道靜悄悄的。過了一會兒,一個女生率先打破了沉默:“這有什么,我那時也偷偷看網文,好像看了九十多本吧。不過我運氣比較好,看完后成績反而提升了?!?/p>
大家“嘩”地笑了起來,紛紛問我們當時看了哪些小說。我也笑了,仔細回想了一下,卻發現我已經想不起來了,哪怕一個劇情。
從那以后,我漸漸能夠面對這段經歷了,也能冷靜地復盤當時錯在哪里。高一高二的時候,我看似很努力,卻只是在感動自己。我第一個起床,卻一整天都昏昏欲睡。買了一堆練習冊,卻沒怎么吃透。周末待在教室里,卻總是想到外面的風景。
至于高三,假如我愿意和別人傾訴的話,或許會發現其實大家各有各的煩惱,我并不是最差的那一個。
山外總是有山。若只瞄準下一座山,那我永遠不會獲得釋然。
寫到這篇文章的結尾時,我無意中從書架里翻出了高一運動會800米的獲獎證書,這也是我不愿提起的回憶之一。
在我的印象里,我跑得很差,明明中考時能跑2分47秒,那一天卻怎么也趕不上別人。
一開始,我就緊緊跟著前面的體育生,可她越跑越快,我漸漸跟不上了。后面的人逐漸超過了我,我的體力耗盡了,落在了隊伍的最后。
長長的跑道怎么也看不到頭,被陽光炙烤過的塑膠散發著令人惡心的味道,我絕望地跑啊跑,最后狼狽地沖過終點,一頭栽倒在地上。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參加過運動會。
但當這張塵封已久的證書再次出現時,我驚訝地發現,我的成績似乎沒有那么差。
3分07秒,確實不完美,但也挺不錯了。
我沒有必要耿耿于懷這么多年,也沒有必要因此放棄了后面那么多次機會。
畢竟,與后來許多場精彩的運動會相比,那不過是一場普通的比賽。
編輯/劉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