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和圍產期并發癥與死亡率與妊娠期貧血有關。孕母從缺鐵到出現IDA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孕中期,孕母體內鐵儲備迅速消耗,到孕晚期降至最低點,鐵儲備幾近耗竭;與此同時,由于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在大量胎盤激素的參與及體內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的作用下,胎體對鐵、蛋白質及多種元素的需求量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在不進行干預的情況下,孕母的鐵缺乏程度,隨著孕期的進展而加劇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孕期缺鐵性貧血與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和低出生體重有關,同時IDA增加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產褥感染、產后抑郁發生的風險。根據住院時間統計,貧血孕婦的住院時間更長,產前入院時間更多,同時貧血孕婦的先兆子癇、前置胎盤和剖宮產率較高,輸血率相比沒有貧血的孕婦更高,并增加產婦產后出血、產后貧血與疲勞感、認知能力差和母乳喂養功能差等風險。在母嬰保健中,我們需要關注輕度IDA孕婦的缺鐵情況,及時補鐵,以避免由于孕母鐵儲備不足,從而影響下一代的神經發育、生長發育。
在處理妊娠期貧血時,建議采取多種措施,包括:針對輕度和中度的貧血,建議口服鐵劑進行治療,同時調整飲食;而針對重度貧血,建議采用注射鐵劑或輸血治療,血紅蛋白若低于70g/L,可以輸入少量濃縮紅細胞,對于極重度貧血首選輸注濃縮紅細胞,待Hb達到70g/L,病情有所好轉的情況下,改為口服鐵劑或者注射鐵劑治療。待Hb恢復正常后,應繼續口服鐵劑,持續時間最好在產后3個月內。
調整飲食是最基礎的治療方法,也是首選的治療方法。為了提高鐵的利用率,建議在飲食上采取一些措施:多吃紅色、綠色、多樣化的食物,這些食物能夠提供充足的鐵,增加鐵的攝入;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促進鐵的吸收;減少抑制鐵吸收食物的攝入,如牛奶制品、鈣劑、膳食纖維、草酸、咖啡、可可等,貧血的患者需減少攝入。
目前口服鐵仍然是一線治療方法??诜F劑治療輕度及中度缺鐵性貧血安全、有效且價格低廉,建議IDA孕婦每天補充100~200mg的元素鐵來有效提高血紅蛋白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每天補充的鐵劑超過200mg時,易出現惡心、胃痛、便秘等消化道癥狀,發生上述情況時,需要減少用藥量或更改藥物。當患者口服鐵劑效果不佳或因消化道反應導致鐵吸收不良及貧血嚴重時可選擇注射鐵劑。常見的注射用補鐵劑有,蔗糖鐵、右旋糖酐鐵注射液,僅適用于妊娠第二期和第三期。
早發現、早治療對于改善妊娠期貧血的孕婦及圍產兒的不良結局均有明顯的幫助,能夠降低剖宮產、早產、高血壓、糖尿病、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等風險,同時降低胎兒生長受限及新生兒的神經發育異常等風險,提高孕產婦及圍產兒、新生兒的健康安全,幫助整個家庭降低非必要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