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BMD),全稱骨骼礦物質密度,是衡量骨骼強度的重要指標。它表示單位體積骨骼內所含礦物質(主要是鈣和磷)的質量,單位常用g/cm3。骨密度值越高,意味著骨骼越堅硬,更能抵抗外力沖擊。在臨床上,我們常用T值來評估骨密度,即被測人與同性別、同種族正常青年人骨峰值骨密度的比較值。T值的正常范圍在-1~+1之間,若低于-2.5,則可能提示存在骨質疏松的風險。
多種方法精準測定
精準測定骨密度是洞察骨骼健康的關鍵之舉,當下有多種測定方法,特點各異,適配不同場景需求。
單光子吸收測定法(SP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釋放的單能光子,通過測量骨骼對這些光子的吸收程度來評估骨密度。雖然SPA法設備簡單、價格低廉,但其測量精度相對較低,且僅限于測定四肢骨的骨密度,應用范圍有限。
雙能X 線吸收測定法(DXA):這是目前最為常用、可靠的骨密度測定方法。DXA通過發出低能和高能兩種光子峰,穿透身體后由掃描系統接收信號,經計算機處理得出骨礦物質含量。這種方法可以測量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確度高,對人體危害小。
定量CT(QCT):在常規CT掃描的基礎上,通過QCT校正體膜和分析軟件,定量測量體積骨密度。QCT不增加額外輻射劑量,檢查過程簡便快捷。其診斷骨質疏松的標準已得到國際認可,并被多個骨質疏松診斷指南和共識所采納。
超聲波測定法:有一種檢測方式,它借助聲波傳導速度以及振幅衰減情況,來呈現骨礦含量與骨結構狀況。此方法優勢明顯,操作簡便易行,對人體安全無害,且價格較為低廉,不過測量精度稍欠,比較適用于骨質疏松癥初步篩查。
提升骨密預防疏松
骨密度是骨質疏松核心指標,其隨年齡增長下降,女性絕經后更快,定期監測并增加骨密度對護骨很關鍵。
健康飲食:攝入富含鈣、維生素D和其他營養物質的食物,如乳制品、魚類、綠葉蔬菜等。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同時,保證葷素、粗細糧搭配,確保營養均衡。
適度運動: 負重運動如步行、跑步、舉重等可以刺激骨骼生長,增強骨密度。建議每天進行適量體育鍛煉,每次30分鐘左右,每周至少3次。運動不僅能增加骨密度,還能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曬太陽:曬太陽是天然“補劑”,能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進而促進鈣吸收。建議大家多去室外活動,盡情享受陽光滋養,不過要避開中午長時間暴曬,防止紫外線過度傷害皮膚,影響健康。
避免危險因素:務必摒棄吸煙、過度飲酒以及過量攝入咖啡因等不良習慣。吸煙會損害身體多個器官,過度飲酒傷肝傷胃,咖啡因攝入過多影響睡眠,且它們都會對骨骼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阻礙正常的生長發育,危害不容小覷。
定期檢查:隨著年齡增長,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并處理潛在的骨質疏松問題。特別是絕經后婦女、50歲以上男性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等人群,更應重視骨密度監測。
骨密度是反映骨骼健康的關鍵指標,對于老年人、絕經后婦女及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其管理可能需要額外醫療關注,建議咨詢醫生制定個性化方案,包括遵醫囑服用鈣劑、維生素D等藥物補充關鍵營養素,還可借助物理療法和康復鍛煉改善骨骼健康;同時,日常養成健康飲食、適度運動、曬太陽等習慣并定期檢查骨密度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