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礎性、核心性工作,“字理識字法”因其順應漢字“遵規斷義”的構字規律,有助于學生認識漢字本質、提高識字效率和識字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這種背景下,探索“字理識字”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分析“字理識字”教學的優勢與挑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字理識字\"的特點與應用價值
“字理識字”就是依據漢字造字規律,分析字形與字義的內在聯系,運用漢字造字規律來教學生識字的一種方式。其基本原理是讓學生通過漢字的表象,探究語言文化與造字規律,讓學生發現漢字是有生命、有故事的,而不是簡單的書寫符號,從而帶領學生通過字理理解、記憶漢字,正確學習、運用漢字,實現真正的識字。
“字理識字”具有科學性、趣味性、系統性等優點。首先,“字理識字”具有科學性,它依照漢字的構字規律來設計出相應的字理來教學漢字,這樣識字教學就有了科學根據。其次,“字理識字”很有趣味性,它通過形象地分析、講解漢字的字理來教學生認識漢字,教學過程趣味盎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再次,“字理識字”是系統性的,能將漢字的有關知識串聯起來,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系統的漢字認知體系,培養思維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字理識字\"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它能破解機械記憶的難題,讓識字變得輕松而高效。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字理識字\"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容易激發他們對漢字的興趣,培養其自主認識漢字的能力。同時,“字理識字”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字義,防止寫錯別字,為學生的閱讀、寫作打好基礎;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識字的同時可以感知中華文化的魅力,樹立文化自信。
二、“字理識字\"的具體運用
(一)教學案例分析
以教學《日月水火》一課為例:在分析“日”的字理時,教師可以先呈現該字的甲骨文字形 一一個圓形中有一點,就像太陽一樣;再認識“月”—甲骨文字形像一個彎月;進一步還可以學會“日”與“月”的組合字—“明”。這樣,學生對字義的把握變得輕而易舉。
再如,對于“休\"字的教學:教師出示“一個人靠著樹休息\"的甲骨文字形,學生一看就明白了“休”的含義,并聯想到詞語“休息”。
(二)教學方法與策略
1.圖文結合
教學“貝\"字時,教師可展示貝殼實物、甲骨文“貝”的象形圖案,并講述古代貝殼比較珍稀,因此被用作貨幣的歷史,引導學生理解“財”“購\"等字的“貝\"字旁的含義。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動態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如“水”從波浪形甲骨文到楷書的簡化過程。
2.結構拆分
對于形近字,教師可以用結構拆分與比較法進行區分。比如,“仗”與“杖”的區分: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杖'為何是木字旁?‘仗'為何是單人旁?\"引導學生聯想“木制拐杖”與“人持兵器打仗”的場景,這樣學生就理解了偏旁的表意功能
3.形聲字歸類
在學習“青\"字系列時,教師可創作兒歌“有水稱為清,有日稱為晴,有目即為睛,有心即為情”,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這些字。
4.字理析詞
對于近義詞的區別,教師也可從字理角度來辨析。如課文《梅蘭芳學藝》中的“緊町”與“注視”:“盯”從“目\"強調用眼,“緊\"含“系\"部,喻視線如線纏繞般專注;“注視”的“注\"從“水”,引申為精力匯聚,“視”從“見\"強調觀察。二者均表專注,但側重點有所不同。
(三)教學實施要點
教師在進行“字理識字\"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分層設計:根據學生認知水平選擇字理深度,如一年級側重教學象形字,二年級引人形聲字、會意字。
2.跨學科融合:結合歷史、美術學科,開展“漢字演變繪畫”“字理故事創編\"等活動,以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
(四)教學效果分析
開展“字理識字\"教學,學生在多方面都有較大提升:識字容量增大,學會利用“字理識字”,并快速記憶新字;識字正確率增加,在理解字義后,錯別字明顯減少;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閱讀文章時能更加準確地理解文意;對漢字及語文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識字更加主動積極。總之,在分析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想象力都得到了一定鍛煉,為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字理識字\"教學的挑戰與對策
在\"字理識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一方面,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素養要求較高,部分教師未熟練掌握漢字的字理知識,難以準確地分解漢字,導致教學中出現差錯。再加上教學中需要準備充足的圖片、動畫等教學資源,但優質的教學資源收集困難,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生難以理解字理這種抽象知識,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當下的教學評價體系側重識字數量,對“字理識字\"這類教學方式的評價還缺乏標準。
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字理識字”教學,首先,教師應該注重專業學習,熟識漢字字理知識,可以通過參加培訓、閱讀相關專業書籍,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其次,學校和教育機構要提高對“字理識字\"教學資源的投入,制作圖片、動畫等更優質的教學資源以便教師教學之用。再次,教師要重視不同學情,對于理解有困難的學生,應采用更加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方式來進行個性化輔導。最后,相關評價體系也需要做出相應調整,增加對學生“字理識字”教學效果的評價,在重視數量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識字質量、識字興趣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
(責編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