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國有企業承擔著政策宣貫、文化傳播與品牌建設的核心使命。當前,AI技術雖為宣傳工作注入新動能,但仍面臨技術適配性不足、意識形態風險及復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戰。本文結合文獻研究與國企實踐,提出三維協同賦能框架,旨在通過系統性路徑解決上述問題,推動國有企業宣傳工作的數字化轉型。
技術賦能:構建智能化宣傳基礎設施
內容生產工業化多模態生成引擎深化:在企業級內容建設中,可細化國產大模型的適配流程,如基于deepseek、豆包等國產大模型,通過企業歷史宣傳素材庫進行領域微調,確保生成內容符合企業調性。采用“大模型 + 專用插件”架構,文本生成模塊集成行業術語庫(如能源領域“碳中和”“智慧電網”),圖像生成結合企業VI系統自動適配LOGO與配色方案,視頻生成支持API調用實景數據,實現宣傳素材的快速生產。例如,利用AI生成“新能源”科普動畫,自動匹配企業宣傳片的鏡頭語言風格,制作周期可從14天縮短至3天。
垂直場景優化升級:針對能源、交通、制造等不同領域,構建“通用大模型 + 行業數據微調”機制,例如交通類國企輸入“智慧港口”等專業內容,訓練出符合行業技術標準的內容生成模型。同時利用AI輔助創作,基于AI寫作助手生成邏輯清晰、風格統一的稿件框架(如新聞稿、科普文、短視頻腳本),結構合理性提升 30% ,構思時間節省 50% ,還能通過語言風格匹配與智能校對,確保內容一致性并降低錯誤率。
傳播網絡智能化跨平臺智能分發策略:基于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RPA機器人提取稿件核心要素(標題、關鍵詞),大模型生成平臺適配內容。例如,微信公眾號側重圖文深度解析,抖音平臺生成15秒短視頻并匹配熱門BGM,B站內容嵌入互動節點(如投票、彈幕)。傳播效果模型新增用戶停留時長、轉發率及情感分析指標(如政策解讀接受度),為策略優化提供數據支持。
精準投放系統細化:AI能夠智能分析各渠道的傳播效果,為后續宣傳稿件的分發策略提供數據支持。例如,整合企業CRM數據、社交媒體行為數據、第三方行業報告,形成“用戶標簽體系”(如年齡、行業、興趣偏好、政治敏感度),AI根據標簽動態匹配內容,為宣傳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幫助宣傳人員更好地調整宣傳策略,強化宣傳效果。
輿情監測立體化AI輿情大腦強化:通過AI進行輿情監測與應對,部署基于深度學習的實時監測系統,自動識別敏感信息并生成應對預案,及時發現和處理負面輿情,維護企業的良好形象。
跨文化傳播優化:翻譯模型結合目標國文化背景進行優化,例如在東南亞市場避免宗教敏感表述,在歐洲市場突出ESG(環境、社會、治理)績效。開發“文化適配校驗工具”,自動檢測內容中的文化禁忌(如手勢符號、色彩象征);本地化傳播,在海外社交媒體(Facebook、Twitter)建立“本土化賬號矩陣”,AI生成符合當地語言習慣的內容(如美式幽默風格的科普帖、阿拉伯語詩歌形式的企業故事),并聯動海外KOL進行二次傳播。
價值賦能:強化國企宣傳核心使命
政治引領數字化政策智能解析系統:構建“中央政策-行業落實-企業實踐”三級映射知識庫,AI自動生成政策要點與企業行動清單。例如,解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時,自動匹配企業在科技創新、合規管理等領域的已有舉措,形成差異化宣傳重點。也可對接“學習強國”APP、政府門戶網站,實現政策知識庫每日自動更新,確保宣傳內容與最新精神同步。
意識形態安全屏障:采用“規則引擎 + 機器學習”雙校驗模式,規則引擎覆蓋明確禁止的敏感詞庫(分級分類管理,如政治類、宗教類),機器學習模型通過訓練歷史合規內容,識別潛在的語義偏差(如過度娛樂化解讀政策),對內容進行意識形態風險分級(低/中/高),高風險內容觸發“人工 + AI”雙重審核,中風險內容自動標注并建議修改,低風險內容可快速通過。
生態賦能:構建可持續發展體系
品牌形象可視化虛擬代言人功能拓展:結合企業核心價值(如“創新”“責任”)設計數字人形象,國家電網多個公司推出虛擬主播,具備實時問答、直播講解、故障報修引導等功能。多場景應用:在客服系統中,數字人支持7×24 小時政策解答;在品牌活動中,聯合真實員工進行“虛實同屏”直播,增強親和力與科技感。
黨建創新場景化智能黨課生成平臺:輸人“黨建主題 + 企業業務場景”(如“鄉村振興 + 電網建設”),AI自動整合黨史案例、企業扶貧實踐、行業技術突破,生成“理論講解 + 實地探訪 + 員工訪談”多形式黨課。支持個性化定制,如針對基層黨支部生成“15分鐘微黨課”,針對管理層生成“政策解讀 + 戰略落地”深度課件。同時進行學習軌跡分析,通過AI記錄黨員學習時長、互動次數、測試成績,生成“能力畫像”(如理論素養、實踐轉化能力),為黨組織精準制定培訓計劃提供依據。
紅色文化沉浸式體驗:開發“虛擬紅色展館”,用戶可通過手機/VR設備參觀企業歷史展廳、重大工程紀念館,AI語音導覽結合企業發展歷程中的紅色故事。推出“紅色劇本殺”“黨史答題闖關”等小程序,AI根據用戶選擇生成個性化劇情,強化沉浸式學習效果。
人才能力升級AI協同培訓:開發“AI + 宣傳”課程,培訓員工AI工具使用、數據解讀能力。例如,設置“AI文案生成”“輿情數據分析”等模塊,提升全媒素養。
人機協作機制:建立“AI輔助創作-人工審核優化”流程,明確各環節權責。例如,AI生成初稿后,機器自動檢測格式合規性,人工重點審核政治導向、情感表達與企業價值觀契合度。
數據治理體系采用國產化技術棧(如DeepSeek模型私有化部署),進行數據分級管控(公開/內部/機密),明確“公開數據”(如企業新聞、產品簡介)、“內部數據”(如員工培訓資料、未公開項目進展)、“機密數據”(如黨建敏感信息、核心技術參數)的定義與范圍。
倫理合規框架AI倫理委員會:定期審查AI算法的公平性(如輿情監測是否存在地域/群體偏見)、透明度(生成內容是否明確標注AI參與程度)、安全性(模型是否存在被惡意攻擊風險)。建立“技術專家 + 宣傳骨干 + 法務專員”三方會審制度,對高風險應用(如國際輿論引導模型)進行倫理評估,形成書面報告存檔備查。
AI賦能國有企業宣傳工作是一項多維協同的系統工程。通過技術、價值與生態的三維賦能,國有企業可實現宣傳內容工業化生產、傳播網絡智能化升級、輿情監測實時化響應,同時強化政治引領力、黨建創新力與品牌影響力。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索AI與AR/VR、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應用,構建更具沉浸感與可信度的宣傳生態,助力國有企業在新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宏港碼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