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具有數與形的雙重特征,是數學解題的“銳利武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有多種證法,而教材采用了平面向量法,這足以說明平面向量應用的廣泛性.對于某些解三角形問題來說,平面向量法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那么平面向量在解三角形中有哪些妙用呢?本文舉例說明.
1利用平面向量巧求邊的長度
例1 已知 ΔABC 的內角 A,B,C 的對邊分別 為 a,b,c ,滿足
2
(1)求角 C :
(2)若 CD 是 ∠ACB 的平分線,
ΔABC 的面積為
,求 Ψc 的值.
(1)
(求解過程略).
(2)由面積公式可得
,解得 ab=8 如圖1所示,由于CD 是 ∠ACB 的平分線,則
圖1


即
因為 A,D,B 三點共線,所以

故
即 
結合 ab=8 ,解得 a+b=6 ,則 a2+b2= 1
(a+b)2-2ab=20. 由余弦定理得 c2=a2+b2-ab=
20-8=12 ,則
·
這類問題的一般解法是先將所求線段當成向量用一組基底表示,再通過兩邊平方,根據向量數量積運算求出它的模,即該線段的長度.
2 利用平面向量巧求角的余弦值
例2 在 ΔABC 中,已知 AB=2 , AC=3 ∠BAC=60° ,點 D 和點 E 分別在邊 BC 和 AC 上,AD 平分 ∠BAC,AE=CE,AD,BE 相交于點 P ,則co 
如圖2所示,由 AE= CE ,得
圖2

在ABE中,由余弦定理得

由 AD 平分 ∠BAC ,得

則
AB.由于 S△ABD +S△ACD = SΔABC ,即

解得
,則


所以

分別運用余弦定理及等面積法求出 BE .AD ,進而結合向量的數量積運算及夾角公式計算得出答案.
3利用平面向量巧求三角形的面積
例3 在四邊形 ABCD 中, AC 與 BD 交于點P ,若 AB=2AD=6 ,且 P 是 AC 的中點, BP=2PD ,sin
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
如圖3所示,設
解析 (204號
,則
b-a .因為 P 是 AC 的中點,所以
.因為
,所以
,故
,
圖3

因為 AB=2AD=6 ,所以
∣b-2a∣=3,∣2b-a∣=6,
故

由 ①×4-② 可得 5a2-4a?b=0 ,代人 ① 可得 b2- a2=9 因為 4a?b=5a2gt;0 ,所以
又sin
,所以

因為 5∣a∣2-4∣a∣∣b∣cos?a,b?=0,∣a∣≠0 ,所以
,則
故 |CD|=
又 (20 sin∠ACD=
所以 
.設 ΔACD 的邊 AC 上的高為 h1,ΔABC 的邊
AC 上的高為 h2 .因為
,所以 h2=2h1 ,則
故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 
點求解本題的關鍵在于引入基底
,運用該基底表示
,進而利用向量知識求出
:
4利用平面向量巧求取值范圍問題
例4 在 ΔPAB 中, ∠APB=60° ,若 C 為 AB 的中點,則
的取值范圍為
記 PA=a,PB=b .因為 ∠APB=60°,C 為AB 的中點,所以
,故


在△PAB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當且僅當 a=b ,即 PA=PB 時,等號成立.
又
,所以

故
的取值范圍為 
解題的關鍵是根據題設條件挖掘 PC,AB 與PA,PB 的關系,進而建立分式函數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平面向量在解三角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不僅提供了一種解題的思路與方法,而且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系.因此,當遇到解三角形問題時,不妨嘗試用向量解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