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夢想需要靠努力實現,只要堅持下去,就會離夢想更近一步。
馬背上的少年身著騎裝,身姿挺拔,左手穩穩持弓,右手迅速從箭囊掏箭、搭弦,“嗖”的一聲,箭矢直指靶心……這段畫面的主角是年僅9歲的啟東男孩劉羿,他的海邊騎射視頻曾先后登上新華社、人民網等央媒平臺,評論區里滿是“鮮衣怒馬少年郎”“壯哉,我中國少年”的贊嘆。在啟東的江海之畔,劉羿用熱愛與堅持,在馬背上走出了屬于自己格外鮮活的童年。
興趣在陪伴中萌芽
劉羿與騎射的緣分,始于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在上海生活時,他的父母經營著一處農場,農場里飼養的馬匹,成了他幼年最特別的伙伴。4歲那年,劉羿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馬匹,在教練的牽引下,馬匹以輕快的步伐帶著他慢慢前行。劉羿媽媽回憶:“當時他坐在馬背上,笑得特別開心,眼睛里全是對新鮮事物的好奇。”
最初,父母只是想讓孩子多接觸戶外運動,強身健體。但意外的是,劉羿對騎馬展現出了濃厚的熱情,每次到農場,都拉著大人要去騎馬。這背后離不開父親劉坤的專業引領。作為持有教練資格證的騎射領域從業者,劉坤對馬術與騎射有著深厚的熱愛和獨到的理解。他從不刻意教劉羿技巧,而是在陪他喂馬、遛馬時,不經意地講些馬匹習性:“你看馬兒的耳朵豎起來時,就是開心啦。”“走路要輕一點,別嚇到它。”騎馬時也會耐心引導,“身體坐直,腳踩穩馬鐙,這樣馬跑起來你才不會晃。”
起初,劉羿主要學習英式馬術,從最基礎的如何與馬匹建立信任,到盛裝舞步的優雅姿態、場地障礙賽的精準操控,父親和教練一步步為他打下扎實基礎。7歲時,劉坤開始教劉羿射箭,看著兒子在射箭時專注的模樣,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把馬術和射箭結合起來?”彼時,國內學習騎射的孩子很少,加上家里有現成的馬匹可以調訓,這個想法很快落地——劉羿正式開啟了騎射學習之路,而這份偶然萌發的興趣,也逐漸成長為他心中堅定的熱愛。
江海之畔的汗水與熱愛
為了給劉羿提供更優質的訓練環境,2022年,一家人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從上海搬到啟東,將海邊一處廢棄馬場改造成專業的馬術訓練場。如今的訓練場,不僅有適合騎射訓練的七色跑道、訓練基地,還配備了半室內大棚,即便遇到陰雨天氣,訓練也能正常進行。
在這里,劉羿的訓練生活規律而充實。上學日的下午4點半,他放學回家一放下書包,就會立刻奔向馬場,教練則根據他的當天狀態和訓練進度,制訂專屬課程。從馬匹熱身、基礎動作練習,到騎射配合訓練,一個小時的時間里,他幾乎沒有停歇。到了節假日,訓練強度會加大:上午要先后騎乘三匹馬,每匹馬訓練半小時,下午還要再騎乘兩三匹,累計在馬背上的時間達到三個小時。此外,馬下的射箭姿勢矯正、力量訓練也從不間斷。
作為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騎射中的難度動作對劉羿來說是不小的挑戰。例如“回頭望月”(回身射箭)需要在馬高速奔跑時,同時兼顧身體平衡、手部拉弓速度與射箭精準度,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剛開始練習時,劉羿常常因為動作不協調導致箭矢偏離靶心,甚至從馬背上摔落。“他在馬下練了好久,馬背上也摔過好幾次,哭是哭過,但從沒說過‘不想學了’。”劉羿媽媽說,每次劉羿摔倒后,父母會先檢查他是否受傷,只要確認無礙,就會鼓勵他自己站起來,重新回到馬背上。為了減少受傷風險,劉坤還專門教他摔馬時的保護動作,讓他在一次次嘗試中學會克服恐懼、調整節奏。
備賽期間,劉羿的訓練強度還會再升級。此前備戰北京的比賽時,劉羿除了日常的馬背訓練,每天還要額外增加兩小時的馬下射箭訓練。正是這樣日復一日地打磨,使他的騎射技藝不斷精進,也讓他在面對比賽時多了一份從容——即便在賽場上遇到突發狀況,他也能快速調整心態,冷靜應對。
在馬背上放飛夢想
劉羿的騎射之路上,有一匹馬始終與他并肩作戰,那就是和他同一年出生的卡戴珊。從第一次參加比賽,到日常的馬球訓練、跳障礙訓練,幾乎所有重要時刻,卡戴珊都陪伴在他身邊。這份默契,源于劉羿日復一日的悉心照料:每天訓練前,他會給卡戴珊喂飼料、梳毛;訓練結束后,又會耐心地為卡戴珊摳蹄、洗澡,偶爾還會偷偷遞上幾根胡蘿卜作為獎勵。“我們一直告訴孩子,馬是伙伴,不是工具,只有真心對待它,它才會在訓練和比賽中配合你。”劉羿媽媽說,如今的卡戴珊對劉羿格外親近,只要劉羿給出一個細微的指令,比如腿部輕輕一夾馬腹、手部微微調整韁繩,它就能立刻領會意圖,無論是提速還是轉彎,都配合得恰到好處。
憑借著扎實的技藝以及與卡戴珊的完美配合,劉羿在賽場上屢創佳績。7歲那年,他第一次參加比賽——南京英式馬術比賽,當時父母只希望他能感受比賽氛圍、順利完賽。可賽場上的劉羿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鎮定,最終順利完成所有項目。此后,他的比賽之路愈發順暢:2024年內蒙古皇家獵苑原野騎射大賽,他斬獲少兒組亞軍;2024馬上江南馬術障礙賽,他拿下60厘米級別冠軍……在這些賽事中,他常常是年齡最小的選手,卻總能憑借穩定的發揮脫穎而出。
在劉羿心中,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參加2030年卡塔爾亞運會騎射項目。當他從父母口中得知騎射有望成為亞運會比賽項目時,便堅定地說:“那時候我14歲,剛好符合年齡要求,我想代表中國參賽,為國爭光!”為了這個夢想,他每天都在默默努力:訓練結束后,他會復盤當天的不足;看到高級別的騎射賽事視頻,他會認真觀察選手的動作技巧,記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如今,啟東訓練場的靶心上,密密麻麻的箭孔記錄著劉羿的努力;場地里一圈圈疊加的馬蹄印,見證著他的成長。這個小名叫作“小箭頭”的少年,正帶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對騎射的熱愛,在馬背上朝著夢想奔跑,綻放屬于中國少年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