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著力推進“超高清端到端全鏈條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廣東廣播電視臺全面推進系統性變革的重要節點。6月24日,廣東廣播電視臺推出系統性變革六大工程,6月28日,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順利開播,成為全國第二個實現超高清播出的省級上星頻道,標志著廣東廣播電視臺在落實“超高清先鋒計劃”、推動全鏈條超高清體系建設方面再次走在全國前列,也標志著廣東廣播電視臺系統性變革成功邁出第一步。開播兩個多月來,從頻道開播的聲量造勢,到內容矩陣的全面落地;從技術體系的持續推進,到產業協同的不斷深入,頻道用翔實的數據和扎實的成果,向行業和社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階段性答卷。
使命驅動:打造超高清發展標桿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及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簽署的《中國(廣東)超高清電視先鋒行動計劃》合作備忘錄中,建設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是播出端的重要任務。在廣電總局和廣東省廣電局的指導下,廣東廣播電視臺黨委組建專項工作小組,圍繞制播設備更新、節目內容升級、版面優化、傳輸覆蓋完善及資金統籌等重點任務,扎實開展調研論證,科學倒排工期,實行掛圖作戰,高效推進各項工作,按期完成頻道建設任務。
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建設,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硬件升級,更是一次全流程、全鏈條的系統性變革和躍升。頻道建設之初即明確“三重使命”:一是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推動從播出端引領超高清全鏈條發展;二是引領行業創新,探索產業與內容的深度融合路徑;三是服務全省發展大局,傳播嶺南文化,展現灣區形象。從開播前的緊張籌備到開播后的穩步運行,廣東廣播電視臺以堅定的執行力與扎實的生產力,努力將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打造成為示范項目,展現新時代主流媒體的擔當與作為。
技術深耕:夯實自主可控優勢
在探索超高清技術發展和頻道建設方面,廣東廣播電視臺始終走在前列。2017年,廣東廣播電視臺先行先試,和原中央電視臺在全國率先啟動4K超高清電視技術建設,確立4K HDR制播規范,探索并建立符合電視臺常態制播的4K HDR生產鏈條,在4K電視節目制播方面發揮技術引領作用;2018年,作為全國首個省級4K超高清電視頻道,廣東廣播電視臺綜藝頻道正式調整為4K超高清方式播出。在大型節目制播、體育賽事轉播、XR/AR應用、5G+4K直播、三維聲制作中,培養一批超過400人的技術團隊,積累大量實戰經驗。
憑借八年技術積淀,廣東廣播電視臺在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建設中,首期主要完成4K超高清轉播車、4K播出系統和4K衛星傳輸系統建設;其中,國產設備應用比例達到78%、基礎IT設備實現100%全國產化。這種“自主可控”的技術路徑,不僅降低對進口設備的依賴,更有效反哺國產技術迭代。在具體技術突破上,頻道技術建設實現“三個全國首創”:一是全國首個全IP架構4K轉播車,具備支持8K制作的能力;二是番禺地球站成為全國首個采用2.5kW大功率液冷國產固態高功放的省級衛星地球站,大幅提升信號傳輸質量;三是率先實現AI賦能全流程應用,依托大模型技術進行實時動態范圍與色域優化,推動制播智能化。基于這一技術底座,廣東廣播電視臺正打造一個集多模態數據融合生成、智能理解與調度于一體的創新制播中臺,為未來XR虛擬演播室、云端協同生產等新場景預留廣闊空間。
在完成技術系統建設的同時,廣東廣播電視臺在廣電總局支持和廣東省廣電局指導下,主動對接全國30多家有線電視和IPTV網絡公司,推進信源引入、設備部署、參數接入及落地談判等關鍵環節,廣東衛視4K頻道在全國的落地覆蓋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在6月28日實現全國34個省市有線電視網絡、31個IPTV分平臺和79個IPTV運營商平臺正式上線,如期完成廣電總局部署的“開播即落地”任務。
至此,廣東臺在4K技術上實現從技術體系到全國覆蓋的全鏈條貫通,在行業探索與實踐中發揮積極引領作用,也為廣東衛視超高清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開播出圈:“廣東衛視4K”深入人心
為普及4K在觀眾中的認知,廣東臺特別重視開播階段的宣傳推廣,充分利用全網資源,策劃系統化宣傳攻勢,通過舉辦盛大開播儀式,推出宣傳片、海報、一圖讀懂、系列短視頻等多樣化融媒體產品,疊加影視明星、知名學者、行業專家的錄制祝賀視頻,形成全方位立體傳播格局。尤其是在短視頻平臺上,話題“廣東衛視加入4K超高清朋友圈”迅速沖上抖音娛樂榜TOP1和全國熱點榜TOP8,單話題曝光量數千萬,為頻道開播營造較好的輿論熱度。
開播后的兩個月里,廣東衛視4K宣傳并未止步于“開局熱度”,而是繼續通過“二次傳播”與“矩陣聯動”保持聲量持續高漲。全臺官方賬號與省媒、央媒、互聯網平臺緊密聯動,推動頻道影響力由區域性熱點向全國性話題擴散,微博、快手、小紅書等平臺上的本地熱搜頻上榜單,“廣東衛視4K”的傳播觸角延伸至更多年輕受眾群體。
據統計,開播以來,相關宣傳話題與短視頻總閱播量已突破1億次,全網互動量超過500萬次。新媒體用戶的留言普遍對“畫質清晰”“細節豐富”表示認可,許多觀眾留言稱“仿佛身臨其境”“讓人真正體會到電視大屏的震撼魅力”。這些真實反饋,充分體現廣東衛視4K超高清宣傳聲勢的廣泛觸達和有效引導。
內容升級:超高清賦能視聽體驗
內容是“超高清端到端全鏈條發展”最堅實的根基,是技術創新和傳播拓展的源頭活水。廣東衛視充分發揮身處灣區中心的區位優勢,以“灣區藍、嶺南金、荔枝紅”三大概念原色為脈絡,生動勾勒大灣區的發展活力、文化底蘊與生活煙火,全面展現“百千萬工程”的建設成果。廣東衛視在開播儀式上發布“10+6+N”精品內容矩陣,即“10檔近期推出的全新4K節目、6檔常態化欄目升級節目、N個年內上線的垂直領域特色項目”,明確以全新節目、欄目升級與特色項目為主體的創新布局,4K節目數量在目前開播的4K頻道中處于領先地位。兩個多月來,這一矩陣逐步落地,彰顯廣東衛視推進內容創新、引領超高清發展的堅定決心。
在“灣區藍”發展概念引領下——《眾擎機器人自由格斗賽》融合科技創新與競技文化,彰顯灣區科技產業升級的強勁動能;《行進大灣區·朋友之路》聚焦粵港澳三地與世界的交融故事,展現大灣區“向海而興”的開放姿態;《正義之戰》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制作的80集全景式文獻紀錄片;《烽火赤子心》講述港澳同胞、海外華僑助力祖國抗戰的動人故事,譜寫抗日烽火中的赤子壯歌。
在“嶺南金”文化主題鋪陳下——《把這里唱給你聽·民謠拾光節》以嶺南民謠串聯大灣區城市文化地標,用音樂傳遞廣府、潮汕、客家等多元文化魅力;紀錄片《一代真儒湛甘泉》聚焦明代大儒思想遺產,詮釋嶺南學術傳統與“知行合一”的文化內核;《手信澳門》用手信折射澳門獨特的文旅風味,時光沉淀的美食,不僅是味道,更是情懷。
在“荔枝紅”生活圖景映照下——《大美南粵》慢直播依托全省21地市4K超高清攝像頭實時調度,全景式呈現“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鮮活長卷;《嘉人自友約·宅友版》三個女人一臺戲,以灣區生活為底色,構建當代女性談話節目新樣態;《戀愛特別邀請》打造全新沉浸式婚戀觀察場景,呈現當代青年多元化婚姻情感觀。
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6月28日至9月12日,廣東衛視全國平均收視率較上半年提升5%;廣東省內在省級衛視中排名第1。“10+6+N”矩陣的快速落地,既展示廣東衛視在內容創新上的強大執行力,也凸顯超高清技術賦能節目的巨大潛力。
產業協同:打造開放融合新生態
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建設與發展,與廣東乃至全國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生態緊密相連。廣東是全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的重要集聚地,在產業鏈完整性和技術創新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全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營收超9000億元,4K電視機產量、機頂盒產量、電視面板及4K電視用戶、4K節目時長等,均居全國前列,為推進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建設提供堅實支撐。作為全國超高清產業發展的先行者,廣東廣播電視臺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產業鏈優勢,實現內容、技術和產業一體化協同。
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開播,帶動超高清視頻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廣東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集群,已聚集一批在光學鏡頭、顯示屏、編解碼、存儲芯片等領域具有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此次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上線,進一步拉動上下游產業的應用需求,從拍攝設備的更新換代,到后期制作軟件的迭代優化,再到播出傳輸環節的全面升級,形成從需求牽引到應用落地的良性循環。
作為“超高清端到端全鏈條發展”中的播出終端,廣東廣播電視臺緊扣產業鏈發展需求,已主動對接省內外相關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圍繞播出硬件、制作軟件、內容版權、商業運營等關鍵環節,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推動資源在制播系統、節目生產、技術研發等方面高效集成。目前,廣東衛視正籌備成立全國首個4K節目中心,構建集策劃、制作、播出、直播、經營于一體的全流程4K節目生產體系,全面提升制作能力、生產效率與市場競爭力,并在4K節目生產、人才培訓、內容分發等領域,推動與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努力構建開放、融合、可持續的超高清生態體系。
錨定新征程:再出發再突破
盡管當前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困難,但廣東衛視始終堅定認為,超高清是廣播電視媒體實現轉型升級、重塑影響力的重要戰略機遇,也是未來信息視聽技術演進的必由之路,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以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開播為引擎,廣東廣播電視臺開啟超高清發展的新征程,并將目光投向更長遠的發展目標,將把“技術—內容—產業”三位一體的創新實踐推向縱深,扎實推進系統性變革。8月18日,廣東廣播電視臺和廣州市南沙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目標是建設未來影視產業園,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國家級未來影視產業集群,更好地服務大灣區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開播,是一個起點,更是一段征程的序章。廣東廣播電視臺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步伐,堅定不移走超高清發展之路,向著“再出發、再突破”的目標進發,以實干實績推動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和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