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統一部署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以下簡稱“深圳廣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扎實推進廣電總局戰略部署,于2025年6月28日成功實現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衛星全國覆蓋試播,實現技術生產播出4K化、智能化升級。
該頻道的建成與運營,不僅是深圳廣電集團推進系統性變革、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助力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一次重要實踐。
筑牢技術底座
構建自主創新的超高清制播體系
在項目設計和建設中,深圳廣電嚴格遵守廣電總局《4K超高清和高清兼容制作及頻道同播實施指南》《4K超高清頻道建設指南》等規范要求,按照“安全可靠、融合發展、技術先進、經濟實用、產業聯動”的指導原則,注重與深圳科技資源優勢深度共融,注重與深圳衛視特色優勢緊密結合,具有以下七個特點。
設備國產化比例高,筑牢安全底座。項目全流程設備國產化率近80%,大量采用華為、中興等國產品牌設備,覆蓋從拍攝、制作到播出各個環節。這不僅有效改善廣播電視制播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況,更為安全播出構筑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技術底座。
技術水平先進,引領行業風向。系統全面采用IP化、云原生架構,奠定面向未來的技術基礎。同時,深圳廣電堅定不移地支持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SUVC、AVS2等技術標準,為國產標準的規?;瘧锰峁氋F“試驗田”和“示范窗”。
輕量化裝備賦能,重塑新聞生產。深圳廣電配備大量國產輕量化攝錄設備,如DJI大疆Osmo Pocket 3、榮耀智能手機等。這使得記者可以“單兵作戰”,在新聞現場快、穩、準地實時報道,畫面可快速回傳至集團內容歸集共享平臺,大幅提升新聞時效性,也讓觀眾能夠通過記者的第一視角,獲得沉浸式現場體驗。
融合特色鮮明,實現一體制播。深圳廣電4K超高清內容生產系統設計之初就兼顧傳統電視播出與互聯網傳播雙重需求,實現橫屏與豎屏內容協同生產、電視大屏與手機小屏融合制播。一套素材、一次生產,即可衍生適配不同渠道和觀看習慣的多版本產品,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內容覆蓋面,有力支撐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建設。
本地傳輸覆蓋領先,保障用戶體驗。深圳廣電旗下天威公司已實現全市廣電寬帶網絡全光纖覆蓋,城域網核心骨干層鏈路實現100G互聯,可全面支撐4K/8K超高清視頻等業務普及應用。目前天威公司共有機頂盒125.29萬臺,其中,4K超高清智能機頂盒超102萬臺,占比近82%;集團旗下廣信IPTV共有機頂盒約51萬臺,其中,4K超高清智能機頂盒43萬臺,占比84%,區域全光纖網絡覆蓋、4K超高清機頂盒比例全國最高。
智能化能力嵌入,賦能生產全流程。深圳廣電同步規劃并建設智能媒體中臺,將AI技術深度應用于4K超高清內容的采集、生產、管理、分發等環節。例如,利用AI進行智能拆條、智能配音、智能剪輯等,顯著提升內容生產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為未來媒體的發展前瞻性布局。
場景開放、生態融合發展。深圳廣電成立深圳衛視超高清生態聯盟,將集團建設的大灣區唯一的粵港澳超高清數創產業基地,向華為媒體軍團等上下游合作企業全場景開放,同時歡迎更多4K產業鏈企業加入其中。深圳廣電集團、深圳衛視力爭成為最佳超高清示范應用場景、超高清+AI示范應用場景,為4K產業鏈企業提供超高清真實應用環境,提升產品研發成熟度,助推深圳、廣東乃至全國4K超高清產業發展與升級。
此外,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建設創造三項“首個”:全國首個實現新聞資訊類節目采編播全流程4K化的電視頻道,全國首個在制播全流程采用SUVC技術標準的4K電視頻道,全球首個支持HDR Vivid 4K播出的電視頻道。
構建高品質、多維度的4K超高清節目體系
技術是載體,內容才是根本。相較傳統制播,4K內容對制作工藝、成本投入和周期提出更高要求。全新的4K超高清衛星頻道采用“自制+修復+引進”多元化內容戰略,致力于打造內容豐富、品類齊全、品質精湛的超高清節目供應機制。
樹立標桿,全力打造三大節目矩陣。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立足深圳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定位和火熱實踐,立足深圳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全球視野,以新聞、城市、文化三大節目矩陣為核心,以更繽紛多彩的視聽語言生動立體地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深圳故事。其中,新聞節目矩陣重點推動《深視新聞》《正午看天下》等日播新聞節目及《軍情直播間》《決勝制高點》《深圳,我來了》等王牌周播欄目實現全流程4K制作,以清晰的畫質和沉浸式的音效,為觀眾帶來更具沖擊力和臨場感的觀看體驗。城市節目矩陣精準匹配城市特質與用戶內容需求,發力科創、財經、時尚、青春四大特色賽道,重點打造《科創最前沿》《直財經》《深圳,我來啦!》《超級發布會》《Y深圳》等創新節目。文化節目矩陣將鏡頭對準深圳的山海連城盛景與大灣區城市的人文風情,推出《美好深圳》《每日新品》《兩天一夜山嶼?!贰稙硡^子時第二季》《深圳非遺》《探秘時刻》《課間行見江山》《溫暖在身邊》等文化類節目。
修復經典,讓優秀歷史素材“老樹發新芽”。深圳廣電不僅著眼于自制內容生產,更致力于盤活優質歷史資產,通過先進的4K修復技術,對《探秘時刻》《溫暖在身邊》等一批廣受好評的精品專題紀錄片進行修復與重塑,讓其煥發新生,以超高清面貌重現熒屏。
引入精品,豐富超高清內容供給。為快速豐富播出內容,滿足觀眾多元化需求,深圳廣電精心遴選并引進《我的阿勒泰》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4K熱播電視劇和紀錄片,確保頻道內容儲備充足與高品質。
此外,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內容不僅通過有線電視、IPTV等傳統大屏覆蓋全國,更將全面對接“第一現場”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實現“大小屏”同步播出、聯動互促。這意味著,觀眾無論在家中,還是戶外,都能隨時隨地享受集超高清畫質、沉浸式聲效與智能化體驗于一體的視聽盛宴。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建設,有效加速4K內容生態的成熟,培養用戶的超高清收視習慣,并有力牽引4K終端消費與超高清產業鏈的全面發展。
未來展望與思考
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順利開播是新的起點。展望未來,深圳廣電將持續優化4K超高清內容的制播升級和生態建設。一是積極跟蹤并適時引入VR/AR、8K、AVS3等前沿技術,持續提升頻道的技術承載能力和用戶體驗。二是加大4K原生內容的創意和生產投入,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深圳特色4K節目IP,形成內容核心競爭力。三是深化與生態聯盟成員的合作,探索超高清技術在文博展覽、智慧城市、零售電商等領域的應用,拓展產業邊界。
4K超高清產業及生態發展是一個全新領域,亟待深圳廣電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攜手推進。在此,深圳廣電也對當前產業和生態的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亟須加強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深圳廣電在集成過程中發現,由于產業鏈各環節缺乏統一的國產標準,不同廠商設備在接口、色域、標準支持上存在差異,增加系統集成的復雜度和成本。深圳廣電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統籌,強化標準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二是持續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我國超高清產業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攝像機感光器件、高端顯示材料等核心元器件對外依存度較高。國家、地方、企業要形成合力,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努力突破“卡脖子”技術,真正實現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三是內容與應用是產業發展的最終牽引力。當前,優質的原生4K內容供給不足,仍是產業發展的瓶頸。深圳廣電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鼓勵內容創新,降低制作成本,同時大力開拓“超高清+”在千行百業的應用場景,以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應用,驅動終端消費和產業升級。
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建設,是深圳廣電集團順應技術革命、推動媒體深度融合、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主動作為。它凝聚了來自政策、產業、技術各方的智慧與力量。未來,深圳廣電將繼續秉持“敢闖敢試、開放包容”的特區精神,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全國一流的數智化傳媒文化集團為目標,在超高清視聽技術的星辰大海中繼續破浪前行,為繁榮中國廣播電視事業、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