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辦法》明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合成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信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包括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平臺在服務提供者的內容上架或上線時要進行審核,核驗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對未標識或疑似生成內容要添加風險提示,從而在傳播端阻斷虛假信息擴散。
近期,騰訊、抖音、快手等平臺均對上述《辦法》出臺細化規則。
8月31日,騰訊發布公告稱,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要求,平臺應對AI生成合成內容添加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為保障用戶信息獲取的透明度與可信度,平臺進一步優化內容識別能力。用戶通過平臺獲取的AI生成合成內容,可能帶有顯式標識或隱式標識。平臺也會對可能是AI生成合成的內容進行相應提示,以便用戶清晰辨識。
9月1日,抖音發布《關于升級AI內容標識功能的公告》,進一步規范平臺上的AI內容創作與傳播。《公告》顯示,抖音已上線兩項核心功能:一是AI內容標識功能,協助創作者為AI內容添加提示標識,方便用戶辨別;二是AI內容元數據標識讀寫功能,可識別并寫入AI內容的元數據信息,為內容溯源提供技術支撐。若創作者未主動添加標識,抖音將輔助添加標識說明。
快手公告稱,已上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和用戶主動聲明功能:首先會在平臺AI生成的內容中添加“AI生成”顯式標識,以及嵌入文件元數據中的隱式標識;其次,在發布或傳播明確由AI生成的內容或被平臺檢測為疑似AI的內容時,會在內容周邊進行顯著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