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騰訊音樂研究院發布的《2024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過去一年,華語新歌數量135.1萬首,同比增長66.2%。但播放量破億的頭部歌曲數量減少12%,音樂市場“分眾化”趨勢明顯。
“如此龐大的新歌數量,唯有借助有效的傳播途徑,才能讓大眾接觸這些新歌。”江蘇衛視總監助理姜方明面對這樣的數據心生感慨,直言這亦是《打歌2025》誕生的初衷。
《打歌2025》是江蘇衛視全新打造的直播打歌綜藝。自7月25日晚開播以來,該節目憑借專業品質和創新形式備受關注,在大屏與小屏兩端均表現亮眼。眾多觀眾及音樂人在社交平臺上紛紛發聲,稱贊《打歌2025》是“真正為音樂提供肥沃土壤的打歌平臺”。
打破“音樂繭房” 助力更多新歌“出圈”
在海外,“打歌節目”是電視臺爭奪收視率、與藝人經紀公司形成良性互動的重要依托。實際上,中國綜藝市場廣義上的“打歌”傳統也由來已久。從電臺時代到電視時代再到如今互聯網平臺,“打歌”形式不斷翻新,與音樂、綜藝產業深度融合,在不同階段呈現獨特風貌。
然而,隨著短視頻蓬勃發展、算法推薦機制廣泛運用,聽眾容易陷入“音樂繭房”,只能接觸自己熟悉喜愛的音樂類型,進而錯過諸多優秀作品。相應地,歌手發布新作品獲得關注的難度與日俱增。姜方明表示,近兩年雖有多家平臺紛紛嘗試涉足,但市場上專門推廣新歌的節目依舊匱乏,新歌也難以迅速被主流市場接納。
在姜方明看來,江蘇衛視策劃直播打歌節目,本質上是發揮省級衛視創作能力、拓展創作邊界的有益探索。一方面,在直播技術領域,電視臺經驗更為豐富。多年來,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堅持真唱標準,持續打磨直播技術、錘煉制作團隊,積累豐碩成果與寶貴經驗。另一方面,江蘇衛視近年來深耕音綜賽道,打造《音樂緣計劃》等高品質音綜IP。打造聚焦新歌發布的音樂綜藝,也是江蘇衛視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旨在助力原創音樂發出更大聲量,進而形成音樂與綜藝創作生態上的良性循環。“每首歌都有其獨特命運,我們無法確保每首推薦歌曲都受大眾喜愛。但我們堅信,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讓更多新歌走進大眾視野。”
突破競演邏輯 賦予音樂人表達新自由
《打歌2025》每期節目呈現6首新歌,通過Live演唱、創作訪談打造沉浸式舞臺,全方位展現作品魅力。除了完整演繹一首歌曲,歌手們更有足夠的表達空間闡述自己的創作理念和情感表達,讓觀眾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同時,節目構建“大眾聽審+專業評審”的聯合評議機制,線上線下觀眾共同參與,評選“最能打歌曲”。
姜方明介紹,作為一檔以新歌推薦、舞臺共鑒為核心要義的音樂節目,《打歌2025》突破傳統競演邏輯,將表達權毫無保留地交還音樂人。“傳統音樂綜藝對歌手及歌曲選擇的介入程度較深,因為這關乎整個節目的調性與風格走向。但《打歌2025》并未設置過多限制條件,無論是資深唱將,還是新生歌手,均有機會在舞臺上盡情展示風采,并且在打歌曲目選擇和演繹上擁有絕對的主動權。
在姜方明看來,“全開麥,無修飾,全直播”是《打歌2025》區別于傳統音樂綜藝的核心亮點所在。然而,直播在各類綜藝中難度最大,充滿諸多不確定性。對于藝人而言,直播沒有“補救”機會,一旦失誤,便無法挽回,這無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挑戰。對于節目來說,以“直播”回歸“真實”,需要構建全面的保障體系,通過嚴謹的流程設計、一流的技術實力及充分的排練打磨,保障直播舞臺的高品質呈現。《打歌2025》主創團隊為此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例如燈光、音響控臺等均制定完善的備用方案。
首播當晚,何潔演唱新歌《Kill the Flowers》時,副歌高音出現破音,相關話題#何潔破音#登上熱搜,引發觀眾熱議。此外,由于下半年江蘇衛視將上線4K超高清頻道,首期節目采用新系統設備,且首次應用于跨屏直播,播出后聲音轉換和畫面呈現存在一些小瑕疵。姜方明認為,直播節目無法像精心編排剪輯的錄播節目那樣絕對流暢,但其魅力恰恰就在于不可預知性,有些“小意外”反而增添一些小插曲,在嘗試新事物過程中積累寶貴經驗,“《打歌2025》目前處于探索階段,需要通過實踐積累經驗、解決問題。我們堅信,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和技術的持續優化,直播效果會越來越好。”
創新多屏互動 打造共生式音樂生態
作為江蘇衛視推進系統性變革進程中的典型實踐范例,《打歌2025》構建多場景、強互動的全周期內容生態體系。在直播前一周,節目借助ai荔枝、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布歌曲預熱信息,并依據熱度數據確定歌手們挑選舞臺順序的優先權;直播結束后,迅速上線Live音頻及高光片段,持續推動熱度攀升,形成“預熱-直播-長尾追蹤”的完整傳播閉環。
與此同時,節目開啟大小屏多平臺(江蘇衛視、ai荔枝、愛奇藝、抖音、B站)多元聯動直播模式,并在江蘇衛視新媒體矩陣增設“《打歌2025》上班直播”環節,提前預熱、積聚人氣。特別是ai荔枝節目專區推出的直拍機位、專屬應援、福利抽獎等新穎玩法,進一步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實現從單向播出向共生式音樂生態的升級轉變,深度融合“內容生產”與“用戶參與”,達成雙向賦能的良好效果。
姜方明透露,《打歌2025》最初規劃為常態化播出,期望每周都能為觀眾推薦新歌,但在具體落地實施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需逐步攻克難題。談及未來想要突破的瓶頸,姜方明直言《打歌2025》有著清晰明確的方向與追求,首要目標便是確保音樂品質過硬,“我們希望至少能獲得音樂行業人士的認可,讓大家看到我們是在用心做音樂,這關乎我們的態度與初心。”其次,要讓大眾通過節目感受到音樂人創作時的真誠態度,真切領略音樂的獨特魅力與強大力量。再者,江蘇衛視期望打通全年音樂矩陣布局。姜方明介紹,江蘇衛視自去年起便積極推進長遠規劃,從今年上半年播出的《音你而來》到《打歌2025》,再到《音樂緣計劃2》直至年底的跨年演唱會,始終致力于構建多元豐富的音樂生態,搭建多方共贏機制,探索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