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我們班特殊的存在:總是搞惡作劇,不是打了這個同學,就是把那個同學弄哭了,班里的同學都討厭他,都不愿意跟他玩。他叫小帥。
教室里的蝌蚪
初春的陽光溫柔地照著學校的操場,已經很久沒有下雨了。學校廢棄魚池邊的柳樹懶洋洋地吐出嫩芽,操場邊干枯的小草似乎剛剛有些綠意。
早晨巡視班級是我一直保持的習慣。一天,我剛進教室,發現窗臺上有個臟兮兮的礦泉水瓶,瓶子里黑乎乎的。走近仔細一看,原來是小蝌蚪。環視一圈教室,孩子們齊刷刷地望向我,我厲聲問道:“這是誰帶的小蝌蚪?”小帥怯怯地站了起來:“老師,是……是我。”
此時,小娜站了起來:“老師,小帥把蝌蚪撈起來,把尾巴掐去,然后扔掉。”同學們相繼告他的狀:“老師,他還往我們身上扔蝌蚪。\"“老師,他把養蝌蚪的水往我水杯里倒。\"我氣不打一處來,瞪著小帥:“還掐小蝌蚪的尾巴,掐你大腿,你疼嗎?往你身上扔東西,你樂意嗎?往你杯子里倒養蝌蚪的水,你喝嗎?”最后我大聲地噻了一句:“把小蝌蚪放回去!”
小帥小聲地嘟嚏了一句:“小蝌蚪早晚都是要死的。”\"什么?早晚都要死?\"我更生氣了。
小帥咬了咬嘴唇,說:“老師,您不知道,河水都干了,河里有很多蝌蚪,過不了多久都會干死的。如果把蝌蚪放回去,更可憐。\"看著不合群的小帥,我瞬間感覺到他內心也是溫柔的。是啊,從立春到現在還沒下過雨,河水都干了,蝌蚪當然活不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同學也附和著:“老師,是啊,河里有很多蝌蚪。水都干了,它們也活不了多久,還是養著吧。”我點了點頭,語氣緩和了許多,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既然是這樣,那要好好養!不過,應該換個干凈點的瓶子。”
小帥直了直身子,顯得很得意,仿佛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蝌蚪有新家了
第二天,我再走進班級,教室里多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瓶子,瓶子里裝的都是蝌蚪。一問才知道,因為我沒有反對,頭天放學后,小帥帶著所有的同學一起到河邊撈蝌蚪,想把它們都養在教室里。
看著窗臺上的蝌蚪,一個養蝌蚪的計劃悄悄在我心里誕生了。我站在講臺上,皺著眉頭:“同學們,這么多高高低低的瓶瓶罐罐,擺在這里不好看。再說,小蝌蚪再長大一些也裝不下,怎么辦呢?”學生們一下子來了興趣,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
我順勢召開了“尊重生命一—小蝌蚪的未來\"主題班會,專門研究養小蝌蚪的問題。大家提出了很多的辦法,有說拿回家養的,有說換大瓶子養的,還有說先養一段時間再說的最后,小帥提出了一個辦法:把小蝌蚪養在學校廢棄的魚池里。班長立即提出了反對意見:“校長能同意嗎?誰去清理魚池?水從哪里來?\"幾個問題擺在眼前,大家一籌莫展。小帥想了想,站了起來:“我去跟校長請示。魚池咱們一起清理,然后大家一起抬水。\"我笑著,微微點了點頭。看來,他對養蝌蚪挺感興趣。
下午,小帥來到了我的辦公室,告知我結果。他告訴我,校長開始不同意,但在他的一再懇求下,最終同意了在魚池內養蝌蚪的想法。小帥不知道的是,我已經提前和校長進行了溝通。
小帥在后勤處借了鐵鍬、簸箕、掃帚等。課間,他帶著班上的男同學開始清掃魚池,忙得滿頭大汗。放學后,全班同學有的拿水桶,有的拿舀子,兩人一組抬水,沖洗水池、舀水、灌水,大家一起為魚池忙活了起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魚池里已經裝滿了水。大汗淋漓的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禁哈哈大笑了起來。
剩下的工作就是把瓶子里的蝌蚪放到魚池里了。小帥跑在同學的前面,手捧著裝蝌蚪的瓶子,像托了件寶貝似的,然后輕輕地將蝌蚪倒入魚池里。魚池里漸漸地有了生機,小蝌蚪在水里歡快地游來游去。蝌蚪終于有自己的新家了。
站在魚池邊的小帥,擦了擦臉上的汗珠,似乎真的變“帥\"了。
蝌蚪生病了
每天魚池邊都聚集著很多學生看小蝌蚪游泳。
過了兩天,小帥跑來問我:“老師,蝌蚪每天不停地游來游去,我感覺它們應該是餓了,蝌蚪吃什么呢?”
我微笑著說:“我又不是養蝌蚪的,我哪里知道。”
“那我查查吧。\"說話間,他跑出了辦公室。
當天下午,他跑來告訴我:“老師,蝌蚪是雜食性動物,它們啥都能吃。”看著小帥跑前跑后,我決定將喂養蝌蚪的任務交給小帥。他高興地說保證完成任務。他拿來很多好吃的,米飯、菜葉,還有自己最愛吃的餅干,全部喂給了蝌蚪。
第二天早晨還沒有上課,小帥焦急地跑進辦公室:“老師,老師,蝌蚪死了!蝌蚪死了!”
“好好的,怎么死了?”

蝌蚪的食物要多樣、優質,要掌握好合理的投食量,不可過少或者過多,每天定點投喂一次,隨著蝌蚪長大而逐漸增加食量。
“今天早上,我去魚池看蝌蚪,剛到那里,就發現好多蝌蚪都死了。”小帥向我敘述著發現的過程。我立即和他一同跑向魚池
后來,我發現小帥愛讀書了。他為了喂好蝌蚪,經常去圖書室查閱資料,經常看書。圖書室里關于動物養殖的書本來就少,他基本借了一遍。
只見魚池邊上圍了一圈學生,他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魚池里很多蝌蚪躺在水底,露出了白肚皮。會是什么原因呢?我開始詢問小帥,小帥說他昨天只給蝌蚪喂了食,沒有干別的事情。他像犯了錯誤似的,眼巴巴地盯著蝌蚪。一會兒工夫,他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摸著小帥的頭,安慰著他:“沒事的,小蝌蚪和人一樣也會生病,找到病因才是最重要的。”
了前腿,尾巴不見了,長成了小青蛙。
又有一天,小帥向我征求意見:“老師,我們需要更換魚池里的水。因為蝌蚪身體弱小,對外界環境敏感,適合生長在干凈的水里。”我同意了他的請求。小帥立即帶領同學們為蝌蚪換水。在他的帶動下,學校好幾個班級的同學都來幫忙換水。
小帥也已經融入了班級生活,和同學們的關系也融洽了,惡作劇也少了。
放青蛙回\"家\"
中午,小帥帶著幾個同學撈出魚池里的蝌蚪尸體,把它們“安葬\"在校園的柳樹下。
時間過得很快。夏天來了,天氣漸漸炎熱起來,河里的水也已經漲了起來。
再后來,天氣越來越熱。小帥為了讓蝌蚪避免陽光暴曬,居然找到校長,在水池上拉起了遮陰網,還在魚池里加裝了凈化系統。
隨后的幾天,又陸續有很多小蝌蚪死了。最著急的是班上的孩子們。他們找生物老師探討,請家長幫忙調查,跑圖書室查找資料…一時間我們班被\"蝌蚪死亡”的陰影籠罩著。
小水池里已經有上百只小青蛙了。食物也從每天的一些米飯、菜葉變成了很多米飯、菜葉和小蝦、小蟲了。
在這個過程中,小帥每天忙于查找有關養小蝌蚪的資料,照料小蝌蚪。小蝌蚪漸漸地長出了后腿,尾巴也短了很多。小帥又在魚池里面放置了一些石頭,為它們搭建了一些“陸地”,讓長腿的小蝌蚪在\"陸地”上活動。
一天早上,我的車還沒停穩,小帥滿頭大汗地跑過來,眼中似乎充滿著光,急切地告訴我:“老師,找到原因了,找到原因了,蝌蚪是被撐死的!”其實,小蝌蚪連續死亡,我也著急,但我一直沒有參與,我希望借此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小帥還告訴我,喂養
課間,我和孩子們圍坐在魚池邊的柳樹下乘涼。看著小青蛙在魚池里的\"陸地”上跳來跳去,小青蛙的未來在我腦海浮現。我嘆了口氣:“同學們,蝌蚪伴隨著我們走過兩個多月了,成了我們班的一部分。我們有過快樂、有過悲傷,但是暑假即將來臨,這么多小青蛙怎么辦呢?”學生們一下子安靜了
小帥每天奔波于教室、魚池間,忙于喂食、記錄,學生們每天參觀、研討。小蝌蚪成了小帥和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
過了一段時間,小蝌蚪長出下來。“尊重生命—青蛙的未來”主題班會在魚池邊召開,學生們與小青蛙一起參加。
孩子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小帥第一個發言,他講述著自己和蝌蚪的故事。他說要繼續養,直到把它們養大。有的學生說:“為了讓青蛙更快樂,應該放它們回‘家’。\"班上產生了“養\"和\"放\"兩派,雙方都闡述了自己的理由。最終大家決定:帶青蛙回\"家”。
青蛙回“家”的日子到了,學生們早早來到學校。小帥為青蛙準備了小蝦、小魚、米飯和蔬菜。大家都靜靜地圍站在魚池旁,眼睛里已經擒滿淚水。小帥將食物放進魚池,嘴里還念叨著:“青蛙啊青蛙,多吃點吧,你們將要回家了。\"這時,一只小青蛙跳上水中的“陸地”,眼睛町著小帥,似乎也不愿意吃“離別飯”。
誰都不愿意向青蛙拋出第一網。最終,小帥拿起漁網撈起了第一只青蛙,放進了盆子里,蓋上了蓋子。孩子們陸續打撈,有的學生光著腳丫進入魚池,將青蛙放進水桶里。也許青蛙已經知道自己要回“家”了,它們使勁地往魚池里跳。
孩子們端著盆子、提著水桶,排成了長長的一隊,小帥走在最后面。到了河邊,他們輕輕地將小青蛙放進了河里。
那個掐掉蝌蚪尾巴、往同學身上扔蝌蚪、朝同學水杯里倒養蝌蚪水的小帥,在陪著蝌蚪長大的過程中漸漸成長。他依舊是班級中特殊的存在:不僅愛讀書,而且主動參加班級活動,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懂得尊重、懂得奉獻,變得有情義、有責任、有擔當。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縣六溝學區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