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章是我認識14年的朋友,他經營著一家營業時間超過35年的食品企業。起初純做線下門店,逐漸遇到規模瓶頸,發展速度慢下來,利潤變少。老章有些著急但并不焦慮,他覺得企業發展速度有快有慢。在房地產崛起時期他做了適當投資,他的廠房用地和門面升值了很多。
老章隨著市場周期優化團隊,自己也從未放松學習。20世紀80年代,他畢業于復旦大學哲學系。閱讀、跑步、看市場,是他工作之余的堅持。到了互聯網時期,他拓展網絡渠道,也迎頭趕上最火的直播行業,原本被門店數量限制的生產規模,迅速被電商和直播打通了,他又趕上新一輪的爆發。
從企業的生命周期來講,老章已經帶領團隊跨越了好幾輪。
老章重視家庭關系。太太是他的大學同學,畢業后從事金融行業。老章常說太太的理財能力遠勝自己,英文能力也很優秀,在國際股票市場趕上好幾次機會,他自己做實業掙的錢未必有太太理財掙得多。他們的女兒很有個性,成績也不錯。有一次我問他:“女兒大學畢業后,你打算讓她繼承家產嗎?”
老章連連搖頭:\"她有自己的想法,她的工作自己定。”
我有點兒驚訝。因為老章的女兒是獨生女,他的企業規模又非常可觀,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認為,他會讓女兒接手企業管理,未來再配個能干的女婿,像大多數家族企業一樣。但老章告訴我,女兒從小獨立自主,高中選科、大學選專業和學校,都是自己拿主意。他曾經有意把女兒往商管方向培養,最后還是感覺尊重女兒的意愿更好,畢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子女去生活,作為父母,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已經足夠。
后來,老章的女兒以不錯的成績考入大學,并且選擇喜歡的專業讀完碩士。畢業后,她進入上海一家非營利機構做公益,收入不高,但她很喜歡,因為這是她真正想做的。每當有人問老章:為什么不讓女兒去收入更高的金融行業或互聯網大廠?老章都會說,這是孩子的自我選擇,他很支持,并且他認為公益事業價值很大,能夠作為一生的職業。企業方面,他提前做了股份分配,經過幾輪調整,給公司創始元老、職業經理人、新生代管理者都安排了持股比例,自己目前處于半退休狀態。
這是老章的經歷。
他勤勤懇懇經營了幾十年企業,在機遇和實干中逐步積累財富。
接下來要說的小武,是快速崛起的財富神話。
小武原本是個普通工薪族,每天工作朝九晚五。直播行業剛剛興起時,小武抱著娛樂的心態做直播,每天下班后播兩個小時,卻意外地反響巨大,網友們都喜歡他用講段子的方式吐槽職場或逗趣社會現象。小武迅速積累了大量粉絲,順勢辭掉工作,專職做主播,也開始帶貨。
在自身努力和平臺扶持的雙重作用下,不到5年,小武快速實現了財富自由。最好的直播機構和投資人都遞來橄欖枝,希望與小武合作把直播業務繼續擴大,但都被他拒絕。小武的理由是,自己辛辛苦苦賺錢好幾年,該停下來享受了,至于業務,放一放再說,反正賬戶上積累的數字,已遠遠超越了自己原本對“財富自由”的認知。
小武開始熱衷買豪車,買名表,然后換了女朋友,出入奢華的私人會所。直播間偶爾開播,也只是曬曬“戰利品”和目前比較奢侈的生活。因為脫離了過去的環境,他再也講不出接地氣的段子了。
小武直播間的流量直線下滑,隨之而來的是電商銷量暴跌。起初他不以為意,覺得自己白手起家打出一片天地,那是本事。但下滑持續一年后,他焦慮起來,嘗試了各種新方向,但大多是病急亂投醫。他不明白一個殘酷的事實:網紅、明星的身后,有非常多的人在等著替代他們,等著他們在自己的生態位倒下。
事業低谷帶來連鎖反應,小武報復性花錢,以彌補內心的空虛。到創業第六年,他從直播行業淡出,之前賺到的貌似夠花一輩子的錢,短短幾年也沒了。
看到這里,你簡單問自己一句:“掙錢是圖個啥呢?”
大多數人掙錢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如果明確知道財富將帶來不幸,恐怕就不會費盡心力去追尋了。就像小武對我說的:“要是有了那么多錢,還能好好上班,安心談戀愛,不那么浮夸,就不會破產了。”
健康、真情、家庭、善意、充實、滿足、自我…這些具體的存在和感受,才是我們追求財富的意義,就像電影《真情假愛》里的經典臺詞:“我并不愛錢,但我知道錢能帶來獨立和自由,我喜歡的是獨立和自由的生活。”所以,比起“有錢”,我更喜歡“富有\"的狀態,它意味著有一些錢,并且感到了內心的充實和幸福。
擁有財富,其實是為了接近幸福。
(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有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