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16.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435(2025)09-3077-11
Effects of Different Additives and Mixing Ratios on the Quality of MixedSilageofWhole-PlantCornwithForageTriticale
WANG Wei,Qi Ming-ga,WANG Zhi-jun, ZHAO Mu-qier,GE Gen-tu* (ColegofGrassndcience,InerongoliaAgricultualUnversityKeyaboratoryofFageCulivationandterocessngadHigly EfficientUtilizationoftheMinistryofAgrculture,KeyLaboratoryofGrasslandResourcesoftheMinistryofEducationohot, Inner Mongolia Ol0oll,China)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efects of mixing ratios and additives on the qualityof mixed silage of whole-plant corn(Zea mays) and forage triticale(Triticosecale Witmack),this study prepared silage with fresh weight ratios of 10:0 ( T1) ,8:2( T2) ,5:5( T3) ,2:8( T4) ,and
,supplemented with distilled water(CK), molasses(TM),Lactobacilus plantarum(LP),or Lactobacillus buchneri (LB).After 40 days of fermentationat room temperature,nutritional and fermentation qualities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mixed silag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quality compared to single-crop silage ( .Plt;0.05? .Crude protein,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and acid detergent fiber(ADF)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higher triticale proportions ( Plt; O.05).The TM group exhibited higher 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s and lower ADF than CK (
0 Acetic acid,propionic acid,and pH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riticale ratios (Plt;0.05) .Compared to CK,LB increased acetic acid but reduced propionic acid( Plt;0.05 ,whileTMlowered pHand elevatedlacticacid( Plt; 0.05).In conclusion,the 8: 2 ratio combined with molasse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silage quality.
Key words:Forage triticale;Whole-plant corn;Mixed silage;Molasses;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ctobacillus buchneri
飼用小黑麥(TriticosecaleWittmack)是由小麥屬和黑麥屬經人工雜交、染色體加倍而培育出的優良的糧飼兼用型禾本科作物,其鮮嫩植株可作為青貯飼料和鮮飼料加以利用[1]。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發展和草牧業的興起,飼草短缺問題更為緊迫。小黑麥既可充分利用冬春閑田,又可在收割后復種夏播作物,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具有固土持水和減少揚塵的作用[2-4]。另外,小黑麥對白粉病免疫,蟲害少的優勢,整個生長期內不需要噴灑農藥,是綠色優質的飼料作物,能夠基本滿足反芻動物的生長需要[5-6]。全株玉米(Zeamays),因其產量高、適口性強以及營養價值高等特點,成為全球范圍內種植范圍最廣的青貯原料之一[7]。它也是我國畜牧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飼料資源,對于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和改善畜產品品質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8。青貯玉米的制作方式靈活,貯存期長,能夠四季供應,為春冬季提供了優質的粗飼料,有效滿足牛羊等動物對青飼料的需求。然而,青貯玉米的粗蛋白質含量不高,難以滿足反芻動物在飼料營養上的生產性能要求[9]。
近年來,在北方農牧交錯區推廣,在冬黑麥越冬劉割后復種青貯玉米、飼用燕麥、向日葵和飼用小黑麥等均可顯著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實際應用中,飼用小黑麥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較低,纖維含量高單獨青貯品質較差適口性不佳,混合青貯能夠將營養價值較低、適口性不佳或難以單獨青貯的原料,通過微生物間的相互作用轉化為營養均衡、適口性強的產品。通過調整飼用小黑麥與全株玉米的混合比例,可以優化青貯飼料的營養結構,改善飼料適口性,從而更好地滿足畜禽的營養需求。此外,添加特定的發酵促進劑或營養添加劑,如乳酸菌、酶制劑和礦物質等,可以進一步改善青貯飼料的發酵品質和營養價值。合理的添加劑和混合比例能夠顯著提高青貯飼料的干物質消化率和有機物消化率,同時降低酸性洗滌纖維和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從而提升飼料的整體品質[10]
本試驗旨在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及青貯添加劑對混合青貯營養品質和發酵品質的影響,以期選出最佳的混合青貯方案,為北方地區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科學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青貯原料:原料種植于市土默特左旗北什軸鄉海流圖村內蒙古農業大學海流圖生態農牧業科技園區 (40°31′17′′N,111°23′46E) ,飼用小黑麥,品種為‘冀飼3號’,全株玉米,品種為‘西蒙M1573’,飼用小黑麥于6月20日種植,在乳熟期進行刈割,留茬高度 3cm ,全株玉米于5月31日種植,在 1/2 乳線期進行刈割,留茬高度 5cm ,同期于9月15日刈割。
1. 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雙因素試驗設計,青貯混合比例設置5個比例,分別將全株玉米與飼用小黑麥按質量比
、
廣、
、 2:8(T4) !
。其中 10:0(T1) !
為對照組,添加劑為:CK(對照組)LP(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B(布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buchneri)、TM(糖蜜,Molasses),試驗共計20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青貯時植物乳桿菌和布氏乳桿菌菌劑添加量均為 0.1g?kg-1(1×106 cfu·g-1 FW),糖蜜添加量為 20g?kg-1 。植物乳桿菌和布氏乳桿菌均購自山東某某公司,糖蜜購自聊城某某公司。
原料刈割后晾曬至水分大約 70% 時,將原料粉碎至 1~2cm ,將青貯添加劑分別溶于 30mL 蒸餾水中,CK添加等量蒸餾水(以鮮重為基礎),之后將青貯玉米與飼用小黑麥按質量比共取 250g 樣品噴灑添加劑,混合均勻后裝入聚乙烯真空袋,用真空包裝機抽真空密封,室溫下貯藏40d后開袋取樣進行分析。
表1青貯原料的營養含量
Table1Nutrient contents of silage material

1.3 測定指標
1.3.1營養品質先將原料在 105°C 烘箱內殺青15min ,再在 65°C 烘箱丙烘干 48h 至恒重后粉碎。采用干燥法測定干物質(Drymatter,DM)的含量[1];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粗蛋白質(Crudeprotein,CP)的含量[12;采用濾袋分析法(ANKOMA2000i)測定酸性洗滌纖維(Aciddetergentfiber,ADF)和中性洗滌纖維(Neutraldetergentfiber,NDF)的含量[13];采用蔥酮-硫酸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solublecarbohydrate,WSC)的含量14;采用索氏提取法測定粗脂肪(Etherextract,EE)的含量。
1.3.2發酵品質開袋后稱取10g青貯樣品加入90mL 蒸餾水,使用拍打式無菌均質器拍打120s,過濾得到浸提液,用pH計測定pH值,剩余浸提液放置于 20°C 冰箱中保存,用于測定有機酸及氨態氮。用孔徑 0.22μm 的尼龍微孔濾膜過濾浸提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其系統為Waters2695-2489(紫外),測定乳酸(Lacticacid,LA)、乙酸(Aceticacid,AA)丙酸(Propionicacid,PA)以及丁酸(Butyricacid,BA)含量,分離有機酸采用的色譜柱:Rspak系列,KC811柱, 8mm×300mm ,流動相 3mmol?L-1 優級純高氯酸,流速為 1mL?min-1 ,柱溫為 40°C ,檢測波長為210nm ,進樣量 5μL[15] 。采用苯酚-次氯酸鈉比色法測定氨態氮 Ω(AN,NH3-N )含量[16]。
1.4 綜合評價
為防止不同量綱可能產生的不同影響,使用SPSS26.0軟件對各項指標的初始數據執行標準化處理,并通過主成分分析對這些指標數據進行降維和簡化。然后借助隸屬函數分析,對混合青貯的20個不同處理組的各指標進行標準化。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各指標的隸屬函數值,并計算出綜合評價值。
W(Xi)=(Xi-Xmin)/(Xmax-Xmin)
W(Xi)=1-(Xi-Xmin)/(Xmax-Xmin)

式中: W(Xi) 表示某指標的隸屬函數值; Xi 表示該指標的測定值; Xmax 表示該指標的最大值; Xmin 表示該指標的最小值。
若測定指標與飼料品質呈正相關關系,則選擇公式(1)計算;若呈負相關關系,則選擇公式(2)計算。F表示不同處理青貯各指標的綜合評價值。
1.5 數據處理
先將原始數據用Excel進行初步處理,用SPSS26.0對數據進行雙因素方差分析,采用鄧肯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用Origin2O24軟件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并進行圖表制作。
2 結果與分析
2.1添加劑和混合比例對青貯營養成分的影響
由表2可知,混合比例與青貯添加劑的交互作用對混合青貯的DM和WSC有顯著影響( Plt; 0.05),但對CP、NDF、ADF和EE含量無顯著影響。混合比例對混合青貯的CP,WSC,NDF,ADF和EE含量有極顯著影響( Plt;0.01 ,對混合青貯的DM含量有顯著影響( Plt;0.05) 。同一添加劑組中, T3 組下DM含量顯著低于其它處理組。各處理組中,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CP和NDF含量顯著提高,WSC含量先降低再提高。在無添加劑時,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CP、NDF和ADF含量顯著提高( .Plt;0.05) ,WSC含量先降低后增加,EE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在添加TM時,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WSC含量先降低后增加,ADF含量顯著降低,EE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在添加LP時,與其他處理組相比, ΔT5 組ADF含量顯著提高( Plt;0.05) ,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EE含量先降低再提高,ADF含量顯著提高( Plt; 0.05)。在添加LB時,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WSC含量先降低再增加再降低,EE和ADF含量顯著提高 (Plt;0.05) 。
青貯添加劑對混合青貯的CP、ADF和EE的含量有顯著影響( Plt;0.05) ,對混合青貯的DM、WSC和NDF含量無顯著影響。各混合比例中LB組的EE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在同一混合比例下,添加LB時顯著提高混合青貯CP和EE含量(Plt;0.05) ,添加LP時對DM、WSC和NDF含量無顯著影響。在同一混合比例下,添加TM時,與其他添加劑處理組相比,顯著降低混合青貯的ADF含量。在同一混合比例下,各添加劑組DM含量均無顯著性變化。在同一混合比例下,各添加劑組間DM含量均無顯著性變化。
表2添加劑和混合比例對青貯營養品質的影響
Table2 Effects of additives and mixing ratios on silage nutritional quality

2.2添加劑和混合比例對青貯發酵品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混合比例和青貯添加劑的交互作用對混合青貯的A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 (Plt;0.05) ,對混合青貯的pH值、BA和 NH3-N/TN 含量具有極顯著影響( (Plt;0.01) 。混合比例對混合青貯的pH值、AA、PA、BA和 ΔNH3-N/TN 具有極顯著影響 (P lt;0.01) ,對混合青貯的LA含量無顯著影響。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混合青貯的pH值、AA和PA含量逐漸提高的趨勢且在TM處理下 ΔT1 組pH值最低為3.81;在無添加劑處理下,各處理組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混合青貯的 pH 值、AA和PA含量顯著提高 (Plt;0.05) ,LA和 ΔNH3-N/TN 含量沒有規律性變化。在添加TM時, T1 組LA、AA和PA含量均低于添加飼用小黑麥的處理組, T1 組和 ΔT4 組BA未被檢測出。在添加LP時,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LA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NH3-N/TN 呈現增加的趨勢,在 T3 組BA未被檢測出。在添加LB時,隨著飼用小黑麥的比例增加LA含量呈現降低的趨勢且在 T1 時LA含量最高為7.21%DM ,BA和 ΔNH3-N/TN 含量沒有規律性變化。
添加劑對混合青貯的 pH 值、LA、AA、PA、BA和 ΔNH3-N/TN 具有極顯著影響( ?Plt;0.01) 。在所有混合比例處理組中,LB組的 pH 值和AA值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TM組LA、PA和 ΔNH3-N/TN 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
2.3混合青貯發酵品質和營養品質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
DM,CP,WSC,NDF,ADF,EE,LA,AA,PA,BA,pH值和AN/TN之間的相關關系如圖1、圖2、圖3所示,不同混合比例和添加劑的混合青貯各指標間呈不同程度的相關性。
混合比例和添加劑的交互作用:CP,NDF,ADF,EE,AA和pH值兩兩指標之間均有極顯著正相關(
;PA和CP、NDF和ADF之間有極顯著正相關 (Plt;0.01) ;PA和 pH 值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Plt;0.05) ;LA與AA和EE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Plt;0.05) ;DM,WSC,BA和 ΔNH3-N/TN 與其他指標間均沒有顯著相關性。
表3添加劑和混合比例對青貯發酵品質的影響
Table 3Effects of additives and mixing ratios on silage fermentation quality

不同添加劑:CP與EE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Plt; 0.05),CP與pH值有極顯著負相關 (Plt;0.01) ,EE與pH值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Plt;0.05) ,BA與WSC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Plt;0.05) ,ADF與 ΔNH3-N/TN 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Plt;0.05) ,EE與LA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Plt;0.05) ,EE與 pH 值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Plt;0.05) ,LA與PA有顯著正相關 (Plt;0.05) LAA與PA之間有極顯著負相關 (Plt;0.01) 。
不同混合比例:CP與NDF,ADF,EE和pH值之間有極顯著正相關 (Plt;0.01) ,CP與AA和PA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Plt;0.05) ,NDF與ADF、AA、PA和pH 值之間有極顯著正相關 (Plt;0.01) ,NDF與EE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Plt;0.05) ,ADF與EE、AA和PA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Plt;0.05) ,ADF與 pH 值之間有極顯著正相關( .Plt;0.01) ,EE與 pH 值之間有極顯著正相關 (Plt;0.01) ,AA與PA之間有極顯著正相關(Plt;0.01) ,AA與 pH 值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Plt; 0.05),PA與pH值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Plt;0.05) 0
2.4不同處理的混合青貯的主成分分析和隸屬函數分析
2.4.1主成分分析選取營養品質和發酵品質共12個性狀指標(DM,CP,WSC,NDF,ADF,EE,LA,AA,BA,PA,pH值, ΔNH3-N/TN 進行主成分分析,其Bartlett球形檢驗的P值為O.OOO,具有統計學意義;KMO值為0.597,存在多元線性相關的可能性較大,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
數據處理后提取到5個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大于1),貢獻率分別為 48.202% , 14.691% , 11.642% 8.989% 和 8.582% ,累計貢獻率達 92.105% (表4),說明提取后的5個主成分可以概括大部分數據信息。第1主成分中對應特征向量中絕對值較大的指標為CP、NDF、ADF、pH值、AA和EE;第2主成分中對應特征向量中絕對值較大的指標為LA和PA;第3主成分中對應特征向量中絕對值較大的指標為WSC和 ΔNH3-N/TN ;第4主成分中對應特征向量中絕對值較大的指標為 DM 。第5主成分中對應特征向量中絕對值較大的指標為BA。
圖1不同混合比例及添加劑的混合青貯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圖2不同添加劑的混合青貯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Fig.2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indicators of mixed silage with different additives

圖3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青貯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Fig.3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indicators of mixed silage with different mixing ratios

表4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向量和載荷值
Table 4 Corresponding eigenvectors and loading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2.4.2隸屬函數分析根據主成分分析及相關性分析結果,對不同處理混合青貯的各指標的隸屬函數值(W)和綜合評價值(F)進行計算,綜合評價值越高,混合青貯的飼用價值越高。據主成分分析結果,在挑選出的5個主成分中分別選擇DM、CP、WSC、NDF、ADF、EE、pH值、LA、AA、PA、BA和 NH3–N/TN 含量這12個指標來替代其余指標進行隸屬函數分析并排名。其中DM、CP、WSC、EE和LA為正向指標,NDF、ADF、pH值、AA、PA、BA和 NH3-N/TN 為負向指標。在4個添加劑組中,各添加劑組的平均隸屬函數值最高的是TM組,為0.613;5個混合比例中, T2 組的平均隸屬函數值大于其他處理組,為0.674(表5)。
表5各指標綜合得分及其排名
Table5 Comprehensive score and ranking of all indicators

3討論
3.1添加劑和混合比例對飼用小黑麥和全株玉米 營養品質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表明,混合比例和添加劑對混合青貯發酵品質具有顯著影響。作為青貯飼料營養保存和發酵效率的關鍵指標[17],DM含量在飼用小黑麥比例超過 80% 的處理組中呈現顯著波動,這種現象可能與飼用小黑麥高纖維含量引起的物理屏障效應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在 8:2(T2) 和
混合比例條件下,TM組的DM含量較CK組顯著提升,這種增效作用可能歸因于糖蜜的雙重機制:一方面,其富含的可溶性糖分通過促進同型乳酸發酵加速pH值下降,抑制蛋白水解酶活性和梭菌增殖,從而減少底物分解;另一方面,糖蜜的高黏度特性可延緩青貯原料的水分析出間接維持DM含量[18]
飼用小黑麥的初始CP含量顯著高于全株玉米[19],導致混合青貯中CP含量隨小黑麥比例增加呈現極顯著上升趨勢,這體現了原料固有蛋白質特性的線性疊加效應[20]。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同混合比例下,LB組的CP含量較其他處理組顯著降低,這種差異可能與LB介導的異型乳酸發酵途徑相關—該菌通過代謝將LA轉化為AA的過程中,需消耗碳骨架和ATP,導致氮源重新分配,從而降低總氮保留率。作為青貯發酵的關鍵底物,WSC含量直接影響乳酸菌代謝活性和發酵進程,針對WSC含量偏低的牧草原料,糖蜜添加已成為行業常規實踐[21],其富含的葡萄糖與果糖為附著在植物表層的乳酸菌提供底物,促進發酵過程中以乳酸為主的有機酸產生。有研究發現添加糖蜜能促進發酵產生乳酸,提高青貯飼料質量[22],其強化同型乳酸發酵途徑顯著提升乳酸占比。本研究發現,隨著飼用小黑麥比例增加,混合青貯WSC含量呈現先降后升的動態變化,具體而言,當小黑麥比例 650% 時,玉米主導的高WSC促進乳酸菌快速增殖,抑制纖維分解菌活性,限制纖維源WSC釋放;當小黑麥比例9% 時,系統緩沖能力增強促使纖維分解菌群落重建,通過纖維素酶解作用釋放WSC。值得注意的是,糖蜜組通過外源補充實現初始WSC含量提升,而乳酸菌組則通過微生物競爭優勢抑制梭菌等異養微生物對WSC的消耗,保留了較多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3]。
ADF和NDF是衡量青貯飼料纖維組分的關鍵指標,其含量直接影響飼料的消化率和營養價值[24]。本試驗中,隨著飼用小黑麥比例增加,ADF和NDF含量呈極顯著上升趨勢,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飼用小黑麥的木質化程度較高,限制了微生物對細胞壁的消化率,另一方面混合比例增加直接導致高纖維素的飼用小黑麥占比上升,從而累積更多細胞壁組分[25]。本試驗觀察到,在青貯中添加糖蜜后顯著降低ADF含量,這可能是由于糖蜜通過補充WSC,加速乳酸菌的代謝,促進纖維素的分解,同時低pH環境可能部分破壞纖維結構,增加纖維表面積,促進酶與底物的接觸效率。李龍興等[26]研究表明,外源添加糖蜜可通過促進纖維分解菌活性降低ADF含量,與本試驗中TM組ADF含量降低的趨勢一致。
EE作為青貯飼料中重要的能量組分,其含量變化與原料組成及發酵條件密切相關[27]。本研究發現,隨著飼用小黑麥在混合青貯中的比例增加,EE含量呈現顯著上升趨勢,這一現象可能源于飼用小黑麥中較高的粗纖維含量,其通過物理吸附或包被機制限制脂肪分子在青貯過程中的氧化分解,表明纖維基質可能對脂類物質具有保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添加LB顯著提升了EE保留率,其作用機制可能涉及兩個關鍵因素:首先,LB代謝產生的乙酸降低了基質pH值并維持酸性環境;其次,該菌株通過特異性抑制脂肪分解菌,從而降低脂解活性。
3.2添加劑和混合比例對飼用小黑麥和全株玉米 發酵品質的影響
pH值、有機酸組成及 NH3 -N濃度是評估青貯飼料發酵品質的關鍵指標,但其具體表現受青貯原料種類、含水率及緩沖能力等多因素影響[28]。研究表明,維持較低pH值可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動,保障青貯體系穩定性[29]。本研究發現,隨著飼用小黑麥在混合原料中比例增加,青貯pH值由3.89顯著上升至4.31,這種現象可能源于飼用小黑麥初始WSC含量顯著低于全株玉米,導致乳酸菌代謝底物不足,延緩酸化進程[30]。然而,單一pH值指標并不能完全表征發酵特征[18],實驗數據顯示,當小黑麥占比 950% 時,LA含量的增加幅度顯著超過pH值的上升速率,這一現象表明,具有高緩沖能力的原料需要積累更大量的有機酸才能達到預設的pH閥值[31]。本研究表明,與CK組相比,添加糖蜜顯著降低pH值和AA含量,其可能是由于糖蜜通過補充可溶性糖,顯著提高乳酸菌的代謝活性,快速生成大量乳酸,同時快速酸化抑制異型發酵菌的AA積累,減少堿性代謝物對pH的緩沖作用。飼用小黑麥占比 650% 處理組的pH值高于玉米單獨青貯組,同時LA含量也高于玉米單獨青貯組,其ADF含量顯著低于 T1 處理組,說明在飼用小黑麥-全株玉米混合青貯中,雖然LA的積累對青貯pH值的影響不明顯,但促進了青貯飼料中纖維的降解[32]
LA是青貯發酵的核心產物,其含量直接反映乳酸菌的代謝活性及發酵效率[33。在青貯發酵過程中,微生物起主導作用,但若原料自身所附著的乳酸菌數量較少,便會使得青貯過程中所產的乳酸不足,從而影響pH值快速下降,造成青貯失敗,通常在調制青貯時添加乳酸菌能夠使青貯發酵進程初期階段所需的乳酸菌數量得到保障[34]。本研究表明,添加LB可以顯著降低LA含量和PA含量,顯著增加AA含量,這與Bai等[35的研究結果一致,向苜蓿青貯中添加了LB,使乳酸異化為乙酸來提高有氧穩定性,導致LA凈含量下降;同時飼用小黑麥的高纖維含量(纖維素、半纖維素)在青貯過程中可能被部分降解,釋放戊糖和己糖,LB對纖維降解產物的利用效率較低,且更傾向于將戊糖轉化為乙酸而非乳酸。混合青貯實驗表明,添加 30%~50% 飼用小黑麥使AA含量較玉米單貯組提高,這與Parra等[36在玉米-大豆混合青貯中觀測到的AA增幅形成互證,揭示高蛋白輔料可能通過增強微生物 β -氧化途徑提升AA合成,提高青貯飼料的有氧穩定性[7]。值得注意的是,當飼用小黑麥比例 980% 時,TM組的PA含量顯著升高,這可能可是因為糖蜜中的葡萄糖、果糖等簡單糖分被丙酸桿菌等代謝生成PA,部分乳酸在低 pH 值下可能通過化學或酶促反應轉化為PA。當飼用小黑麥比例 9% 時,TM組通過外源補糖克服原料WSC不足的缺陷,LA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表明糖蜜可優化高纖維環境的發酵效率。BA含量在 T2 組添加糖蜜時為0,這可能是因為糖蜜通過補充WSC,加速乳酸菌產酸,快速降低pH值至4.0以下,超出梭菌的最適生長范圍,導致BA未被檢測到[38]。
NH3-N/TN 可以反映青貯過程的蛋白水解,發酵效果良好的青貯飼料中 NH3-N/TN 值應不超過10%[39-40] ,本試驗中,所有的混合處理組的 NH3–N/ TN值均低于 10% ,說明無不良發酵發生。我們觀察到,隨著飼用小黑麥在青貯原料中所占比例增加,混合青貯的 ΔNH3-N/TN 含量顯著提高,這是由于飼用小黑麥的CP顯著高于全株玉米,其豐富的CP在青貯過程中易被蛋白水解酶分解生成 NH3 -N。
3.3混合青貯品質綜合評價
主成分分析和隸屬函數分析廣泛應用于綜合評價作物品質,通過降維和權重分配,能夠客觀地反映混合青貯的品質[41]。主成分分析能夠將多個變量轉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這些綜合指標能夠反映原始數據的大部分信息。隸屬函數分析則通過建立隸屬函數,將不同指標的數值轉化為可以進行比較的隸屬度,從而對混合青貯的品質進行綜合評價。本試驗根據主成分分析及相關性分析結果挑選出的12個指標與評價青貯飼料質量的主要常規指標一致,隸屬函數評價結果顯示添加糖蜜后,其平均隸屬函數值均大于其他處理組,說明糖蜜可以改善青貯飼料質量。同時,隨飼用小黑麥比例增多,混合青貯品貯表現為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飼用小黑麥單貯的青貯品質最差。
4結論
全株玉米和飼用小黑麥混合青貯并添加青貯添加劑可有效提高青貯品質。在全株玉米和飼用小黑麥比例為8:2并添加糖蜜時青貯效果最好,但在實際生產中考慮青貯實際調制成本的情況下,在全株玉米和飼用小黑麥比例為8:2直接青貯時較優。本研究為北方農牧區冬春飼料短缺問題提供解決路徑,兼具經濟效益與生態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譯尹,李雪穎,王斌,等,鹽脅迫對不同種質小黑麥幼苗水分利用效率和滲透調節的影響[J].草業學報,2024,33(4):87-98
[2] SIEZENRJ,BAYJANOVJR,FELISGE,etal.Genome-scalediversityandnicheadaptationanalysisofLactococuslactisbycomparative genome hybridizationusingmulti-strain arrays[J].Microbial Biotechnology,2011,4(3):383-402
[3]KARBARZ M,TYRKA M,STRZEMBICKA A M,et al.Quantitative trait loci mapping of adult-plant resistance to pow-derymidew in triticale[J].AnnalsofApplied Biology,2010,25(4):615-622
[4]TARI I,LASKAYG,TAKACSZ,et al.Response of sor-ghum to abiotic stresses:A review[J].Journal of Agronomyand Crop Science,2013,199(4):264-274
[5] 張玉潔,趙亥山,薛瑞林,等.小黑麥干草對羔羊生產性能及采食行為的影響[J].草業科學,2020,37(2):355-362
[6] 張晗,盛子陽,趙新鋼,等.飼用小黑麥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動物營養學報,2022,34(8):4867-4875
[7] 孟亞軒,姚旭航,周寶元,等.青貯玉米混合青貯研究進展[J].作物雜志,2023,(02):24-29
[8]吳鵬鑫,王勝男,王嘉麟,等.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隸屬函數分析研究刈割期和留茬高度對全株玉米青貯飼用價值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24,36(6):4022-4035
[9]連露,胡國富,李冰,等.青貯玉米種植密度及與秣食豆混播比例對青貯品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17,25(01):178-183
[10]胡凱軍,劉曉東,王健,等.不同添加劑對大豆、玉米全株混合青貯發酵效果的影響[J].飼料研究,2024,47(14):124-127
[11]張文潔,董臣飛,丁成龍,等.收獲期對多花黑麥草營養成分和青貯品質的影響[J].中國草地學報,2016,38(5);32-37
[12]張麗英.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49-47
[13]楊燕燕,孫宇,吳春會,等.脫氫乙酸鈉對苜蓿干草營養品質與霉菌的影響[J].中國草地學報,2023,45(11):75-81
[14]張義順.植物生理學實驗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23
[15]趙牧其爾,王志軍,包健,等.不同青貯添加劑對飼用谷子青貯品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22,30(4):1021-1026
[16]珠拉,王志軍,包健,等.不同耐低溫乳酸菌添加劑對天然牧草青貯品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24,32(11):3610-3618
[17]張相倫,張正,李俊玲,等.混合比例、菌劑和壓實密度對玉米秸稈和花生秧混合青貯發酵品質和營養價值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24,36(4):2633-2647
[18]徐鵬飛,王旭哲,楊寒珺,等.添加糖蜜對棉稈微貯品質及有氧穩定性的影響[J].新疆農業科學,2023,60(3):715-726
[19]韓學琴,李蓮紅,羅會英,等.辣木與高丹草混合青貯效果的研究[J].草業科學,2024,41(7):1747-1756
[20]鄭敏娜,康佳惠,鄒璨陽,等.黃花萊莖葉與青貯玉米混合比例對青貯質量和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草地學報,2024,32(12):3962-3972
[21]黑夢琴,曹正宇,王志遠,等.添加復合乳酸菌和糖蜜對不同水分含量苜蓿青貯品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24,32(5):1601-1609
[22]賈冬文,曹陽.優質安全青貯飼料用添加劑研究進展[J].飼料工業,2024,45(12):53-58
[23]羅俊杰,肖燕子,侯美玲,等.不同添加劑對苜蓿與羊草混合青貯品質及維生素含量的影響[J].草地學報,2025,33(3):992-1000
[24]丁婉,邢寶龍.青貯玉米與大豆秸稈混合比例及添加劑對青貯品質及微生物數量的影響[J].核農學報,2023,37(7):1489-1495
[25]李誠,王亞利,艾尼瓦爾,等.飼草型小黑麥不同生育期纖維含量變化動態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07(S3):86-90
[26]李龍興,龔正發,黎俊,等.糖蜜和乳酸菌對去穗玉米秸稈青貯發酵品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18,26(4):1026-1029
[27]王思偉,劉高坤,李魁英,等.不同比例全株玉米與高梁混貯對青貯發酵品質的影響[J].飼料研究,2022,45(17):111-114
[28]閆艷紅,李君臨,郭旭生,等.多花黑麥草與大豆秸稈混合青貯發酵品質的研究[J].草業學報,2014,23(4):94-99
[29]張佳偉,賈玉山,格根圖,等.不同丙酸濃度對天然牧草青貯品質及有氧穩定性的影響[J].草地學報,2022,30(9):2522-2528
[30]刁王虹姚曉化 謝德莊 等飼田小里套品種(系)生產性能和飼用品質的綜合評價[J].分子植物育種,2024,22(14):4657-4670
[31]COSTAACM,JARAGES,ORRICOMJA,etal.Fermentative parameter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ixedsilages from corncrotalaria intercropping[J].Animal Feed Sci-enceand Technology,2023,305:115779
[32]匡宗洋,穆麟,魏嵐,等,不同混合比例和乳酸菌添加對全株玉米和大豆混合青貯品質及有氧穩定性的影響[J].草業學報,2025,34(6):227-238
[33]烏力塔,陳肅,胡夢潔,等,紫花苜蓿與無芒雀麥不同混合比例對其青貯品質的影響[J].飼料研究,2024,47(13):118-123.
[34]陳萍,師慧娟,郝怡欣,等.青貯乳酸菌類型和乳酸合成途徑的研究進展[J].中國飼料,2024(19):1-7
[35]BAIJ,DINGZT,SURN,etal.Storage temperatureismoreeffective than lactic acid bacteria inoculations in manipulatingfermentation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diversity,cooccurrenceandfunctionalityof the whole-plant corn silage[J].Microbiol-ogySpectrum,2022,10(2):10122
[36]PARRAC,BOLSOND,JACOVACIF,etal.Influenceofsoybean-crop proportion on the conservationof maize-soybeanbi-crop silage[J].Animal Feed Scienceand Technology,2019(257):114295
[37]ZENGT,LIXL,GUANH,etal.Dynamicmicrobial diversityand fermentation quality of the mixed silage of corn and soybeangrown in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20,313:123655
[38]黃秋連,周昕,王健,等.添加乳酸菌、糖蜜和無機酸對羊草青貯飼料發酵品質及體外干物質消失率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21,33(1):420-427
[39]王亞芳,姜富貴,成海建,等.不同青貯添加劑對全株玉米青貯營養價值、發酵品質和瘤胃降解率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20,32(6):2765-2774
[40]賈婷婷,徐梓萌,王鐵梅.萎蔫和添加劑處理對燕麥青貯品質和蛋白質組分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24,36(11):7371-7382
[41]JIX,TANGJ,FanW,etal.Phenotypicdifferences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alt resistance of walnutwith four root-stocktypes[J].Plants,2022,11(12):1557
(責任編輯 彭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