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好!歡迎來到奇妙的初中數學世界。在這里,數字將變身字母,圖形也開始舞蹈。數學不再僅僅是計算,更是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的工具。希望此文就像一把鑰匙,幫助大家打開從小學數學進人初中數學的大門。
數量與圖形的秘密語言
要想把數學學好,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數學,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在小學學了六年數學,如果讓大家說說什么是數學,這門學科為什么叫“數學”,恐怕有不少同學難以恰當地說出答案。你可能會認為數學就是做不完的題目,也可能認為數學就是概念、公式、法則,等等。其實不然。那么,數學到底是什么呢?
歷史上許多數學家和哲學家從不同角度給出了數學的定義。歐幾里得將數學描述為“知識的科學,研究數量和空間關系的科學”;我國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認為“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是研究數和形的科學”;恩格斯認為“純數學是以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也就是說,以非常現實的材料為對象的”可以看到,數學是對現實世界在兩個研究對象“數量”與“圖形”上的抽象。人們建立數量之間的關系、圖形之間的關系,再通過“數量關系”對“圖形關系”進行精準刻畫、描述,就可以揭示現實世界的本質和變化規律,從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因此,作為初中生,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數學是通過數量關系刻畫現實世界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當然,隨著我們掌握的數學知識的不斷增多和對數學學習的不斷深人,我們還會對數學有新的認識。
開啟解密之旅
要想把數學學好,我們還要知道怎樣學習數學,要對數學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方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小學階段,我們已經知道,數學源于人們的生活需要,這就告訴我們,數學學習應經歷發現數學對象、研究數學對象、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即我們要學會用數學的方式對現實世界進行觀察、思考和表達。
例如,我們通過觀察常見的生活場景、閱讀經典古籍等,發現數學元素及其關系,體驗如何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發現數學對象;通過折紙、剪紙、拼圖等操作活動,感受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化、圖形變化中的不變性;通過對月歷的觀察,發現有序排列的數字的變化規律,感悟問題解決的一般思路與數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體驗如何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研究數學對象;通過探究三角形和水溫的變化規律,了解數學是我們表達和交流的一種語言,也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感悟文字與符號、圖形與表格都是數學語言的表達方式,體驗如何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希望后續我們能在發現與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無處不在,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價值,體會分類討論、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等數學思想方法;體驗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實踐應用的數學學習的完整過程,學會在“手腦協同,動靜交融”中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