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如果給你一張從北京飛往世界各地的飛機航線圖,你會發現,這些航線都是彎曲的。這讓人忍不住問:不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嗎?飛機為什么不沿著地圖上的那條直線飛呢?比如從北京飛往巴黎,如果沿著地圖上的直線飛,會不會更快呢?
地球是個大西瓜,航線其實是弧線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地球并不是一張平面地圖,而是一個巨大的球體。我們在地圖上看到的“直線”,事實上在三維空間中可能是一條彎曲的弧線。想象一下,北京和巴黎是地球表面上的兩個點,如果在地圖上畫一條連接它們的直線,那么這條線其實是“穿過\"地球內部的。而飛機不可能鉆地飛行,只能沿著地球表面航行。因此,真正的飛行路徑是一條“圓弧”那么問題來了:過北京和巴黎的圓弧有無數條,哪一條才是最短的呢?
數學實驗來解密,半徑越大弧越短
假設我們固定好兩個點,然后畫出經過這兩個點的不同圓弧,你會發現這些圓弧的半徑有大有小。有些圓弧很“陡”,如圖1半徑很??;有些圓弧很“平”,如圖2半徑很大。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半徑越大的圓弧,長度越短。就像你在平面上拉一根橡皮筋,兩點之間的線段是最短的;而在球面上,隨著圓弧的半徑越來越大,這條弧會越來越接近直線,因此長度也越來越短。
圖1

圖2

那么,圓弧的半徑能無限大嗎?當然不能,因為地球的大小是有限的。最大的圓弧半徑是多少呢?答案是地球本身的半徑!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畫一個圓弧,它的圓心正好是地球的球心,那么這條圓弧的半徑就是地球的半徑,而這條弧線就是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
切“瓜”求大圓,跨洲飛行取短弧
為了更好理解,我們可以把地球想象成一個巨大的西瓜,一刀下去,怎么切才能讓切面的圓最大呢?當然是“對半切”,也就是讓刀經過西瓜的中心,如圖3。這樣切出來的圓擁有最大的半徑,其他切法得到的圓的面積都會比這個小。
圖3

同樣的道理,北京和巴黎之間的最短航線,就是“對半切”地球時得到的那個大圓弧。這條圓弧的圓心是地球的球心,半徑是地球的半徑。因此,飛機沿著這條弧線航行,走的就是最短路徑。
相信聰明的你已經明白為什么地圖上的航線是彎曲的了吧!因為地圖是把三維的球面“壓扁”成二維的平面,球面上的最短路徑在地圖上看起來就是一條曲線。因此,飛機航線看似彎曲,其實在三維空間中是一條嚴謹的“最短路徑”。下次坐飛機時,就可以自豪地告訴身邊的人:“別看航線是彎的,這可是數學計算出來的最短路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