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田徑運動員迪拉德是奧運會歷史上唯一在100米跑和110米欄中都獲得金牌的男運動員。1948年,他在倫敦奧運會上成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男人”,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上,他又在跨欄項目中奪魁。
威廉·迪拉德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小時候個子不矮,但太瘦了。這個身形像竹竿的孩子對田徑情有獨鐘,尤其愛好短跑和跨欄。8歲的時候,迪拉德開始練習跨欄,用從廢舊汽車上卸下來的坐椅作為障礙,在跑道上訓練。到了上學的年紀,雖然還是那么瘦,但是他的短跑、跨欄能力在學校無人能敵。
迪拉德和美國田徑巨星杰西·歐文斯是同鄉。1936年,當這位黑人英雄在柏林奧運會上贏得4枚金牌,大放異彩的時候,迪拉德只有13歲。享譽世界的歐文斯凱旋,家鄉克里夫蘭舉行盛大游行,歐文斯坐在彩車上,向馬路兩邊的人群頻頻招手致意。迪拉德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偶像,十分激動,站在路邊的人群中拼命鼓掌。興奮至極的迪拉德回到家中,對媽媽說:“我見到杰西·歐文斯了,我也想成為他那樣的冠軍!”看到兒子如此興奮,媽媽鼓勵他說:“你一定會實現的!”

這次游行過后沒多久,迪拉德又一次見到了歐文斯,兩人近在咫尺。這是一次夏令營,克利夫蘭的許多小學生聚在一起,有的玩游戲,有的跑跑跳跳。在小學生們的短跑比賽上,迪拉德充分發揮了短跑特長,在眾多小選手中脫穎而出。歐文斯看到這一切,對站在一群孩子中的迪拉德青睞有加,徑直走到他的面前,遞給迪拉德一個盒子,說:“這是給你的,孩子?!笨粗约旱呐枷?,迪拉德高興極了,不知道說什么好,只是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
他打開盒子一看,發現是一雙精美的跑鞋——這是13歲的迪拉德擁有的第一雙跑鞋。第二次與歐文斯的見面改變了迪拉德的一生。
有了歐文斯的鼓勵,有了這樣珍貴的跑鞋,迪拉德全心投入跑步訓練中。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做一個像歐文斯那樣的英雄。后來他考進了東部技術高中,和歐文斯成了隔空的校友,在這所充滿體育氛圍的學校里,他的跑步技術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中的田徑教練伊萬·格林教給了迪拉德基本的跨欄技術,甚至還給他起了個綽號“排骨”,以此形容迪拉德“骨瘦如柴”。同學們也常同他開玩笑:“排骨,你可別跑到一半就散架了,還是多吃些牛排補一補吧!”但是“排骨”很爭氣,每次比賽都名列前茅。
后來迪拉德進入鮑德溫·華萊士學院,加入皮蘭達·皮伊國際兄弟會,兩年后被征召加入美國陸軍,在92步兵師中服役。退役后他回到大學,恢復田徑運動。在當年全美大學體育協會舉辦的運動會110米欄比賽中,他以13秒6的成績平了世界紀錄。不久,迪拉德在美洲大學協會舉辦的運動會200米欄比賽中,以22秒3的成績再平世界紀錄。
轉眼之間到了奧運年,戰后恢復的第十四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辦。這年,美國國內賽事頻繁,先是全美錦標賽,迪拉德報了4個項目,比賽的間隔時間很短,要在一個小時左右完成,結果他全部失利,沒有獲得一個冠軍,就連最擅長的跨欄,也只得了第二。一周以后,他又參加了全美奧運會選拔賽,可在110米跨欄中,他從跨越第一個欄架時就發生了問題,一直到第七個欄架,不得不跌跌撞撞地停下來,放棄了比賽。在自己最強的項目上棄權,眼看迪拉德的奧運之夢無法如愿。所幸,他在100米短跑比賽中獲得了第三名,得以入選美國奧運代表團,總算還能前往倫敦。
第十四屆奧運會的男子100米短跑決賽高手如林。世界紀錄保持者佩頓、同樣跑出過平世界紀錄的美國人埃維爾和代表巴拿馬參賽的拉比茨,這三個人的實力不分伯仲,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們身上,沒有人關注迪拉德。和他們一起站到決賽的起跑線上的還有兩名英國本土選手。第一次起跑有人搶跑,無形中增加了選手們的壓力。第二次發令槍響過后,迪拉德像一道閃電第一個沖了出去。后面的幾名選手奮力追趕。迪拉德一直保持著微弱的領先優勢。70米過去了,80米過去了,90米過去了。這時,埃維爾在接近終點的時候突然發力,迅速靠近了“排骨”,他們兩個人幾乎同時沖過了終點線。迪拉德不知道到底誰贏了,只知道自己和埃維爾一起沖過終點。還沒有收住腳步,埃維爾就已經開始慶祝了。他顧不得平息自己的呼吸,就在原地跳起舞來,對著每一個對手說:“我贏了,我是冠軍了!”
跑在他們后面的拉比茨似乎有不同的看法,他走向埃維爾,輕輕地對他說:“伙計,你可沒贏,贏的是‘排骨’。”聽到這話,埃維爾平靜下來,等待裁判宣布成績。過了一會兒,裁判們在看了終點攝影以后,做出裁決:迪拉德和埃維爾的成績都是10秒5,但迪拉德贏得了冠軍,因為迪拉德的身軀比埃維爾更接近終點線,埃維爾只能屈居亞軍。
這是奧運會比賽第一次使用終點攝影機,分辨率比肉眼要高出許多倍。對手走上來向迪拉德表示祝賀,其中包括埃維爾,雖然他剛才已經在用跳舞慶祝自己奪魁了,但還是非常有風度地走向“排骨”,與他握手擁抱。在場的8萬多名觀眾被這一幕所感動,把熱烈的掌聲獻給了他們。那個讓埃維爾安靜下來的拉比茨贏得了銅牌,成為巴拿馬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運動員。這是迪拉德首次獲得奧運冠軍,當時他25歲。而后,迪拉德作為美國隊4×100米接力隊的一員進入決賽,以40秒6再奪一枚金牌。
4年后,迪拉德29歲了,仍然是一名世界級的跨欄運動員。第十五屆奧運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迪拉德當然不會放過再奪金牌的機會,輕松通過國內110米欄選拔賽獲得參加奧運會資格。他隨美國奧運代表團來到赫爾辛基,一路過關斬將闖入110欄決賽。決賽場上站立的各國選手都比他年輕,但是迪拉德寶刀不老,以13秒7贏得了比賽,獲得了他的第三枚奧運金牌。
與上屆奧運會一樣,他仍然參加了4×100米接力比賽。這次與他合作的隊友已經換人了,但是美國運動員強大的實力和迪拉德的卓越表現,以40秒1的成績獲得冠軍。迪拉德贏得了第四枚奧運會金牌,終于說出了埋藏在心底的話:“歐文斯先生,我沒有辜負你的期望!”
30歲時,他參加了猶太人在以色列舉辦的馬卡比亞運動會,贏得了110米欄金牌。3年后,迪拉德迎來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辦的第十六屆奧運會,他想通過預選賽獲得參賽資格,但失敗了,在選拔賽決賽中只獲得第七名。
從此之后,迪拉德基本不參加體育比賽了,他曾在克利夫蘭印第安人棒球隊擔任球探和公關工作,主持過一個關于克利夫蘭的無線電廣播談話節目。他還曾在克利夫蘭市學區擔任業務經理多年。
迪拉德于2019年11月15日因胃癌去世,享年96歲。當時,他是美國最高壽的奧運金牌獲得者。
責編 陶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