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北美冰球聯盟NHL2025新人選秀大會,圣何塞鯊魚隊用第二輪首位選秀權,挑中了未滿18歲的中國少年王浩西。這位身材魁梧的北京男孩面帶羞澀地穿上鯊魚隊海藍色戰袍,為中國冰球掀開新的一頁。王浩西的母親王彧銘守護孩子在異國他鄉度過了5年的冰訓生涯,一夜間成為成功的“冰媽”。
王彧銘回憶道:“ 去年8月,王浩西代表國王叛亂者青年隊參加了一場安大略青年聯盟錦標賽。經紀人找到我說,孩子火候到了,需要進入NHL雷達體系了。”那天晚上,幾名球探被專程請來觀看比賽。之后,王浩西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中國冰球男孩,突然成為媒體上經常提到的潛力新秀。他參加的每場比賽,都會吸引二十幾個球探到場,緊緊追蹤他的成長數據。進入2025年,在一份份不斷更新的球探報告中,王浩西的選秀預計排名不斷躥升。北美頭牌冰球分析家鮑勃·麥肯濟直接把他列為首輪新秀的候選人。
小學畢業后,12歲的王浩西前往加拿大,開啟冰球成長之路。王彧銘說:“那時候,孩子認定要打冰球,家長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他能有現在的成績,已經是相當幸運。”選秀開始前一個月,王浩西在各家媒體上的排名忽上忽下,很不穩定。王彧銘說:“經紀人擔心,如果不能進入首輪,浩西會過于失落。但我們一點不擔心,能夠順利入選就是最大的成功。”

NHL選秀之夜,鯊魚隊手握兩個選秀權,在首輪第30順位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一位加拿大守門員。這樣,王浩西就成為第二輪第一個亮相的新人,總第33順位也是NHL歷史上選秀順位最高的中國球員,比10年前入選的宋安東提高了139位。
“對我的家人和中國冰球,這都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時刻”,選秀成功后,面對NHL官方媒體,王浩西侃侃而談,帶著一份超乎年齡的優雅和自信。
2025年NHL聯合試訓營中,王浩西以其1米98的身高和稚氣未脫的中國面容,吸引了諸多媒體的關注。王彧銘驚嘆北美冰球體系全方位打造年輕球員,她說:“到選秀時,浩西接受過上百次采訪。從害羞得說不出話,到如今對答如流,滴水不漏,越來越成熟。”在圣何塞鯊魚隊新人訓練營中,王浩西受訪照片發布在各路媒體,臉上的痘痘清晰可見。王彧銘說:“球隊看到之后,馬上讓隊醫開藥,用最快最安全的方式除掉青春痘,將他打扮起來。他們覺得,球員的全方位形象極其重要。”
試訓營中,王浩西展示出的運動天賦同樣令人矚目:垂直跳、縱跳、雙手握力,三項指標都排在前幾名,長達2.1米的臂展更是位列所有青年球員首位。最令球探們驚嘆的是,王浩西有著與身高不匹配的出色移動和滑行能力。這一天賦或許是從當過速滑運動員的姥爺那里繼承的,王彧銘慨嘆,已經去世的姥爺未能親眼看到外孫的喜人成長。
披上鯊魚隊戰袍幾天后,王浩西就出現在圣何塞的訓練場。不少亞洲面孔的球迷現身看臺,為這個中國男孩在場上的一舉一動而興奮。圣何塞所在的加州灣區是亞裔聚集地,王彧銘說:“鯊魚隊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中國球員如果能在灣區取得成功,市場價值不言而喻。”王浩西很喜歡這里,處于重建期的鯊魚俱樂部也會為新人鋪設出走向職業的寬廣路徑。
王浩西團隊和鯊魚隊的想法是不著急,一步一步來。下個賽季,王浩西還要留在青年聯盟磨煉,計劃在2026-27賽季進入大學聯盟。選秀前,美國NCAA冰球聯盟冠軍波士頓大學隊已經向王浩西發出入學預邀請。王彧銘說:“冰球后衛的成長需要更多時間,不管在哪個級別的聯賽,打上球隊主力最重要。”
選秀后,王浩西面對媒體的一句話被廣泛引用:“我盼著有一天,有別的中國孩子能夠打破我的選秀紀錄,在首輪甚至在前十位被選中。中國冰球需要有這樣的目標。”王彧銘表示,兒子的這番表達不是刻意的低調和謙遜。她說:“目前在北美打冰球的中國孩子很多,有很多不錯的苗子。浩西打破宋安東的選秀紀錄用了10年,我相信其他孩子打破浩西的紀錄用不了這么久。”北美職業體育是看臉的,同等水平亞裔青年球員的評估分往往會低一些。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孩子打出好成績,亞裔球員的路才會更好走,王浩西算是完成了第一步。王彧銘希望中國的冰爸冰媽們堅定信心,讓中國冰球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4歲那年,王浩西被幼兒園的小朋友攛掇進了冰球場,一呆就是14年。10歲那年,他在北京五棵松第一次現場觀看了NHL球隊的比賽,完成了職業冰球的啟蒙。王彧銘覺得,中國雖然有很多熱愛冰球的孩子,但是家長們在培養過程中往往操之過急。她說:“一把沙子要捧在手里,不能使勁攥著。攥得越緊,流失得越快。”
尊重孩子,尊重體育比賽的規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應該是家長的入門本領。全身心地專注于培養孩子,王彧銘也成了半個專家。她說:“國外的孩子從小就自己背著包上冰,四五歲就能自己在更衣室換裝備。在中國,孩子12歲了,家長還得背著包跟著。國內很多冰爸冰媽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的訓練、比賽參與太多,恨不得自己替孩子上場打球。而在加拿大,那些大球星的孩子往往最聽教練的指揮。”
讓孩子走體育留學之路,是近些年的新風潮。王彧銘的體會是,練好體育比悶頭讀書更難,對家長的要求也更高。她說:“跟著教練學動作很快,但領悟并不容易。任何運動都要求身心合一,目標是變成更好的人。”她強調,選擇體育之路就要做好隨時停止的準備。一位孩子在加拿大練花樣滑冰的家長,投入了很多金錢和精力后,還是放棄了,言語中透著失落。王彧銘一直思考這件事,以巨大的投入去培養孩子到底值不值?她說:“ 也許我們沒能練成體育明星,沒有進入美國名校,但是我相信,給孩子的投入都會得到回報。那是一筆無價的財富,能陪伴孩子一生。”
本屆NHL選秀,共有4名華裔球員獲得成功。一年前,北京出生、加拿大國籍的前鋒賀凱文在第四輪被噴氣機隊選中,今夏拿到了第一份職業合同。王彧銘認為,亞洲孩子速度快,頭腦好使,動作協調,不容易受傷,而中國人更是有忍耐力,訓練刻苦。相比于北美家庭放養的育兒模式,中國家庭肯付出,對孩子成才很重要。
王彧銘算過一筆賬,送孩子到加拿大打冰球,基礎費用跟留學差不多。關鍵是家長要有充足的準備,提前做好規劃。12歲小學畢業是最好時機,打到16歲,是繼續打球,還是回歸學習,孩子有機會進行第二次選擇。談起加拿大的冰球環境,王彧銘贊不絕口:“大多倫多地區有13支高水平的青少年隊,流動性很好。這里賽程密集,實戰機會很多,孩子和家長不必為打一場比賽跑很遠的路。”
北京冬奧周期,政府有投入,家長有熱情,大批孩子走進冰球場,但近兩年氛圍遇冷。王彧銘覺得,讓年輕人去競技水平高的地區留學,是提高中國冰球的重要路徑。她說:“加拿大幾乎所有男性都是冰球迷,青訓教練的水平很高。融入這樣的文化氛圍,追求更本質的冰球,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北京冬奧周期中,中國冰球家庭沖在前面,許多人至今沒有回頭。王彧銘曾跟冰爸冰媽們開玩笑說:“咱們付出了這么多,應該能在中國冰球史上留下一筆了吧?”王浩西選秀成功,有朋友給了她最新的回答:“這回行了,你已經留下一頁紙了。”
10年前,王彧銘帶著上小學的王浩西去捷克參加夏訓營,第一次感受世界先進的冰球氛圍。他們走訪了很多俱樂部,震驚地發現幾乎每個城鎮都有自己的俱樂部,這些俱樂部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王彧銘說:“中國冰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這一代人要做好自己的事兒,不著急,也不能停。”
責編 王敬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