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國恢復在國際泳聯合法席位,一年后首奪跳水世界冠軍,1984年首獲奧運金牌。1988年奧運會,洛加尼斯男子板臺雙衛冕之時,緊隨其后的都是中國選手。女子金牌被中國包攬。這屆奧運會后,洛加尼斯告別賽場,美國也隨之走下跳水第一強國王位,中國時代大步走來。
習慣性地刷著手機,各類資訊快速掠過視線,一個名字躍入眼簾,讓目光停頓──洛加尼斯。報道說,他之前拍賣了3枚奧運獎牌,如今已離開美國,定居巴拿馬。對年輕一代而言,這是一個遙遠得有些陌生的名字,但在上世紀80年代,他是無數人心目中璀璨的跳水明星,享有“空中王子”與“跳水天王”的美譽。
1960年,洛加尼斯生在薩摩亞,生父是當地人,母親來自瑞典。8個月大時,他被美國加州一戶人家收養,取名格雷格·洛加尼斯。1歲半,他就開始學習舞蹈與雜技,那些騰躍與翻滾被他“挪用”到泳池戲耍當中,小小年紀便無師自通地掌握了跳水動作。被收養的身份,混血的膚色和樣貌,喜歡的運動,都與他人迥異,他因此成為被嘲笑的對象,也因此而沉默、孤獨。唯有在舞蹈、跳水和表演的世界里,他可以恣意釋放。11歲,洛加尼斯獲得全美青少年跳水冠軍,5年后入選了1976年美國奧運跳水隊。
那時的男子跳臺,意大利名將迪比亞西自幼跟隨拿過全國冠軍的父親練跳水,傲視群雄。1964年,他才17歲,在東京首次站在奧運聚光燈下,以1.04分微弱差距輸給上屆冠軍美國人韋伯斯特。金牌得主對淚灑賽場的少年說:“下一屆,你會超越所有人。”
4年后的墨西哥城,迪比亞西果然在跳臺上超越所有人,成為意大利首位跳水奧運冠軍。1972年,他在慕尼黑衛冕。1976年奧運會,29歲的迪比亞西受肩傷困擾,打了止痛針上場。決賽前3輪,洛加尼斯領先。之后,穩定的迪比亞西反超,最終奪冠。奧運跳水個人項目三連冠,迄今為止他仍是史上唯一。洛加尼斯也如當年的迪比亞西,從銀牌出發,走向王位。
因美國抵制1980年奧運會,洛加尼斯時隔8年,1984年重返奧運舞臺。他以壓倒性表現包攬男子板臺雙金。漢城奧運會的衛冕之路充滿波折。跳板預賽,他在反身翻騰時頭部撞到跳板,血染泳池。決賽,縫針的傷口并未影響發揮,洛加尼斯蟬聯桂冠。幾天后的跳臺決賽,14歲的中國少年帶給他空前壓力。倒數第二輪結束,熊倪領先三分。最后一跳,熊倪幾近完美。洛加尼斯的入水有瑕疵,但他有更高的難度與印象分,最終以1.14分險勝。盡管這枚金牌伴隨爭議,但無人否認洛加尼斯的實力與氣場。兩屆奧運包攬四金,他成為奧運跳水男子第一人。
洛加尼斯的成長路上,韓裔美國人李森美是關鍵人物。1948及1952兩次跳臺登頂,李森美是首位奧運衛冕的跳水男選手。當年,他一眼看中洛加尼斯:這少年力量與柔韌性都極為出眾,膝蓋與腳尖筆直,動作有著舞者的優雅。李森美決定親手雕琢這塊璞玉。他將洛加尼斯接到家中居住,免費施以嚴格訓練,日后的天王由此突飛猛進。
李森美指導過的頂級選手不止洛加尼斯,還有1960、1964兩屆奧運男子跳臺冠軍韋伯斯特,以及帕特·麥考密克──這位加州姑娘在1952和1956兩屆奧運會,包攬女子跳臺與跳板四金,是奧運跳水史上達此成就的第一人,這項輝煌至今仍是唯一。
李森美還曾擔任多項國際大賽裁判長,在業界聲望極高。1979年7月,他到訪中國。當時,中國仍在國際泳聯門外,李森美接到“提示”,若與中國合作,可能遭受處罰。但他并未退卻,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地交流授課,細致講解國際裁判規則,為中國跳水帶來寶貴的國際視野。同時,他驚嘆中國跳水竟已自力更生攻克世界頂尖難度,壓水花技術更是一絕。此后,李森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向眾多國際同行介紹中國跳水成就。
1980年,中國恢復在國際泳聯合法席位,一年后便首奪世界冠軍,1984年首獲奧運金牌。1988年奧運會,洛加尼斯板臺雙衛冕時,緊隨其后的都是中國選手。女子金牌被中國包辦。高敏和李青掛上女子跳板金銀牌,身旁的銅牌得主是帕特·麥考密克的女兒凱利·麥考密克。這屆奧運會后,洛加尼斯告別賽場,美國也隨之走下持續已久的跳水第一強國王位。中國時代大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