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化轉型是當前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對企業會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推進企業會計信息化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首先,分析企業會計信息化構建的現實意義,剖析當前會計信息化構建中存在的戰略規劃脫節、系統集成度不高、人員能力不足、安全和內控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其次,提出制定頂層設計、優化業務流程、強化數據治理、加強人才建設等對策建議。企業應將會計信息化融入數字化轉型整體規劃,持續推進財務與業務深度融合,打造高質量會計信息資源,全面提升財務團隊數字化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企業會計;信息化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25.016
引言
數字經濟時代正在重塑各行各業的發展格局,面對數字化轉型浪潮,企業財務管理需要與時俱進,構建現代化會計信息系統,運用數字技術優化業務流程,成為企業適應新形勢、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舉措。《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會計數字化轉型,強化會計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加快企業會計信息化進程,對于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強化經營風險防控、推動業財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是順應數字化發展大勢的需要,更是引領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企業應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將會計信息化建設作為重點任務,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 企業會計信息化構建的現實意義
1.1 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優化企業財務決策
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對于提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優化財務決策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應將其與傳統會計工作深度融合,通過構建集成化、智能化的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會計數據自動采集、集中管理和實時共享。一方面,這規范了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強化了內部控制,從源頭上杜絕了人為錯誤和舞弊行為發生的可能,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這打破了傳統會計信息滯后、碎片化的桎梏,大幅提升了會計信息生成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诟哔|量的會計信息,財務管理者能夠全面把握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深入剖析背后的影響因素,準確預判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企業重大財務決策的制定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和科學合理的參考依據[1]。由此,財務部門由被動的信息記錄者轉變為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參與者,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經營管理,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1.2 推動會計業務流程再造,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的不斷深入,會計信息化成為提升財務管理效率、推動會計業務流程再造的關鍵抓手。以往會計核算、資金管理、稅務申報等各項業務分散在不同部門或系統,缺乏統一協調,財務與業務數據難以打通共享,導致業務流程割裂,效率低下。通過會計信息化建設,能夠將財務、業務、管理等環節的數據和流程進行充分對接、優化整合,形成“業財稅”一體化的信息閉環,真正實現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場景的數據貫通和協同聯動。憑借信息化手段的企業,能夠持續優化會計業務流程,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提高業務一致性,促進各業務環節的標準化、自動化和智能化。財務人員借助信息系統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可以擺脫繁瑣的手工作業,將工作重心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移,投入更多精力分析數據、把控風險、參與決策,更聚焦于企業價值管理,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實現人崗匹配,從而激發更大潛能。
1.3 適應數字經濟時代,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廣泛融入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數據資源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面對市場競爭加劇、消費需求多元化、商業模式創新等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企業必須加快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運營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才能在數字經濟浪潮中搶占先機,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作為連接業務運營和管理決策的樞紐,財務部門理應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主體。通過加快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財務部門能夠全面、系統地采集、加工、分析經營過程中海量的業務與財務數據,多維度、動態化地展現企業運行狀況,及時發現潛在經營管理問題,為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和智力保障[2]??梢哉f,沒有會計信息化的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就如同空中樓閣,根基不穩,難以為繼。同時,會計信息化對財務組織變革與流程再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企業財務管理從傳統的價值核算向價值管理轉變,推動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和落地,真正地將財務嵌入業務,參與到企業戰略制定、風險管控、績效管理等各環節,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
2 當前企業會計信息化構建的局限性
2.1 會計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戰略規劃脫節
縱觀當前眾多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實踐,普遍存在著一個突出問題,即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戰略規劃相脫節。一些企業管理層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清晰、全面的認識,沒有意識到其在新時期企業轉型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未能將會計信息化建設納入企業整體戰略布局和長期規劃,導致會計信息化建設淪為財務部門的“自娛自樂”,成為一項孤立的、臨時性的工作,缺乏系統性、持續性和前瞻性。脫離企業戰略需求的信息化建設,必然難以適應業務發展需要,無法為經營管理決策和戰略目標實現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企業對會計信息化投入規模、投資節奏的決策往往缺乏科學論證,沒有充分考慮自身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盲目跟風、超前投資,或者吝嗇投入、應付了事,都不利于信息化項目的有效實施和深入推進。
2.2 信息系統集成度不高,數據孤島現象突出
“信息孤島”問題是困擾眾多企業的一大頑疾,在財務領域尤為突出,極大地制約了會計信息化價值的充分發揮。缺乏全局視角和頂層設計,企業內部往往存在多套業務系統,且財務系統各自運行,不同系統使用不同的技術架構和數據標準,彼此間缺乏有效的數據接口和集成機制,形成了“數據孤島”和“信息煙囪”,導致會計數據在采集、傳輸、處理、存儲等各環節出現斷點,財務與業務數據邊界模糊,數據缺失、錯漏、重復等問題頻發,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和時效性。財務人員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數據清理、校驗、對賬,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而割裂的數據也極大地阻礙了管理會計的開展,財務人員難以及時、全面掌握經營情況,更無法深入挖掘數據價值,為決策提供有效支持。
2.3 會計人員信息化意識和技能有待提升
推進會計信息化,既是技術問題,更是人的問題,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其信息化意識和專業技能直接關系到信息化成敗。當前,面對數字化轉型浪潮,部分會計從業人員的思想觀念仍較為滯后,對信息化持抵觸、排斥態度,擔心信息系統的應用會威脅自身地位,不愿改變原有習慣做法,缺乏學習應用新技術的主動性,這極大阻礙了信息化項目的有效實施。同時,會計信息化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需要掌握會計、審計、稅務等傳統領域的專業知識,需要具備計算機、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技能,還需要擁有管理學、統計學等知識,具有數據分析、風險管控、決策支持等復合型能力。然而,當前會計從業人員普遍缺乏系統的信息化知識培訓,專業能力結構難以適應未來財務轉型發展,因此,加強會計人員信息化教育培訓,提升信息化意識和專業技能,已成為當務之急。
2.4 信息安全與內控機制亟須完善
會計信息化在為企業帶來效率提升、管理優化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信息安全問題。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在財務領域的廣泛應用,大量敏感的財務數據從企業內部遷移到云端,面臨的安全威脅不斷加劇,一旦發生數據泄露、篡改、丟失等安全事件,極易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和聲譽危機。令人憂慮的是目前不少企業在推進信息化建設時,過于關注系統應用功能,而忽視了信息安全防護,缺乏關鍵數據分級、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數據加密等必要的安全管理策略和技術手段,信息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潛藏巨大風險隱患。同時,傳統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機制也難以完全適應會計信息化環境,尚未實現從事后的被動應對向事前的主動防范轉變。如何在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同時,構建與之相匹配的現代內部控制體系,加強財務業務全流程風險管控,已經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3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構建的策略
3.1 制定頂層設計,融入企業數字化轉型總體規劃
在數字化浪潮的裹挾之下,企業紛紛開啟了變革之旅,財務作為連接業務運營和戰略管控的紐帶,理應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主體和關鍵抓手。面對這一時代命題,企業必須以高度的戰略思維審視會計信息化,將其上升到事關企業未來發展的全局性、長遠性問題來謀劃推進。因此,需要企業高層領導對會計信息化給予高度重視,將其與企業整體數字化轉型規劃相融合,進行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具體而言,財務部門應從全局角度,深入研判內外部環境,全面評估自身管理現狀和信息化基礎,借鑒同行先進實踐經驗,科學制定符合企業實際、滿足長遠發展需要的信息化建設規劃和實施路徑[4]。這一規劃應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做到與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相匹配,與各業務領域轉型升級相協同,與財務轉型方向相一致,與企業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稟賦相適應,體現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規劃的制定和落地過程中,還應成立由企業高層領導牽頭,財務、業務、IT等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的領導機構,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和過程管控,確保規劃能夠獲得必要的資源保障,各項舉措能夠協同聯動、落地見效。
3.2 優化業務流程,推進財務與業務深度融合
會計信息化建設絕非簡單的系統堆砌,更不是財務部門單打獨斗就能完成的,從本質上說,其是一場觸及企業運營管理各個方面的深刻變革,需要系統性地謀劃和推進,更需要業務與財務的協同聯動、交叉賦能。因此,企業必須以會計信息化為契機、以客戶為中心、以流程為紐帶,對業務流程、組織架構和管理機制進行系統再造[5]。在不同業務場景下,梳理識別具體的業財融合點,實現業務流程和財務核算的精準匹配、高效協同,通過構建集中統一、多級授權、實時對賬的共享財務平臺,打破業務系統、財務系統的條塊分割,消除數據孤島,實現業務與財務主數據、業務單據、核算流程、風險管控的標準統一和無縫對接,形成“點線面”協同的運營管控閉環。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財務流程的精益化、自動化,通過業務、財務的一次錄入,實現數據全過程留痕,切實提升業財數據傳遞效率和質量。財務部門還應參與到預算編制、業績考核等環節中,建立全面預算與業務計劃的聯動機制,強化財務對業務活動的事前計劃、事中監控和事后分析,提升財務管理的針對性、有效性。同時,順應業財融合趨勢,優化調整組織架構和崗位設置,建立財務駐業務部門的業務財經管理員機制,搭建財務人員參與業務運營管理的橋梁。
3.3 強化數據治理,打造高質量會計信息資源
數據不僅是數字經濟時代最關鍵的生產資料,也是會計信息化的根本所在,但面對爆發式增長的海量財務與業務數據,不少企業在數據管理方面仍顯薄弱,存在數據標準不統一、質量不過關、價值未釋放等諸多問題,因此,企業必須樹立“數據即資產”的理念,將數據治理作為會計信息化的戰略基礎工程來系統推進。首要之策是構建一套科學規范的數據治理框架,而且還需要加快數據標準化進程。通過制定統一的會計科目與業務主數據標準,規范業務單據格式,為數據高效采集、傳輸、共享奠定基石。此外,應注重數據價值管理,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加快財務、業務、管理數據的關聯融合,構建一體化的數據應用平臺。通過數據資產全面盤點、價值評估和開發利用,深度挖掘財務大數據所蘊含的規律性認知,為預測分析、業績管理、風險預警、決策優化等管理活動提供精準畫像,推動管理會計向數據驅動型轉變。凡此種種,標志著企業會計數據治理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資源體系初具規模,數據價值得以充分釋放。
3.4 加強人才建設,提升會計團隊數字化能力
新時期,會計信息化對財務人才的素質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財務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財務專業功底,更需要掌握信息技術、數據分析等復合型技能,擁有創新意識和變革勇氣,因此,作為會計信息化的主導者和參與者,企業財會團隊必須加快知識結構優化和能力結構重塑的步伐,推動思維方式、專業素養與時俱進。一方面,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積極營造數字化學習氛圍。企業應加大信息化教育培訓投入,開展形式多樣、貼近實際的培訓,幫助財務人員盡快熟悉信息化建設流程,掌握信息系統操作要領,了解數字化管理理念,牢固樹立數字思維。同時,鼓勵先進典型引路,發揮示范效應,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應強化關鍵能力建設,相關責任方應著眼財務轉型發展需要,聚焦數據分析、業財融合、風險管控等新增職能,有針對性地加強專項能力培養。通過嵌入式學習地圖,項目化訓戰平臺等方式,提升財務人員大數據思維和數字化工具運用能力,鍛造一支懂業務、精財務、諳信息化的高素質隊伍。此外,應加強財務與IT、業務部門的橫向協同,成立跨部門信息化項目組,強化各領域人才的交叉互動、融會貫通,積聚起推動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磅礴力量。同時,針對轉型過程中的疑難問題,系統梳理形成信息化知識庫,為后續人才培養和實踐積累提供智力支持。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字化時代,企業會計管理面臨轉型變革的時代命題,破解會計信息化難題,需要企業上下達成共識,加強頂層設計,著眼大局謀劃,聚焦業務需求,強化財務業務融合,優化資源配置,打造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資源,而且還應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財務人員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充分釋放會計數字化轉型紅利,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江彩惠.新質生產力賦能企業會計信息化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5(05):63-71.
[2]李影.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路徑分析[J].現代營銷(上旬刊),2025(04):91-93.
[3]丁翔.新形勢下的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中國會展,2025(05):127-129.
[4]管宏斌.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電子商情,2025(05):96-98.
[5]王永恒.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決策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子商情,2025(05):77-79.
作者簡介:商競文(1982-),女,漢族,北京人,碩士研究生,中級會計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會計、數字化轉型、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