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名新疆的移民管理警察,我們駐守在邊境一線,深知維護國家安全和邊疆穩(wěn)定的極端重要性。新疆的長治久安,是國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福祉所系”
雪山巍巍,戈壁茫茫。寬度24 0公里、長度8 0 0公里、平均海拔超過5500米的新疆喀喇昆侖山脈,是世界山岳冰川最發(fā)達的高大山脈。在喀喇昆侖山脈腹地的“生命禁區(qū)”,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喀什邊境管理支隊執(zhí)法調查隊教導員陳暢一待就是二十三年。他將邊疆當作故鄉(xiāng),用腳步兌現(xiàn)著自己的諾言。
為國戍邊二十余載,從青蔥芳華到不惑之年。他扎根高原苦寒之地,堅定守護邊境地區(qū)安寧,忠誠履職盡責,帶領戰(zhàn)友積極參與高原救助,熱忱服務轄區(qū)群眾及過往旅客,用實際行動彰顯警察本色,用真心真情譜寫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動人篇章。
使命光榮
2025年9月25日,是陳暢永生難忘的日子。
在烏魯木齊,作為駐守在喀什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曾獲全國“最美基層民警”等榮譽的他參加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等活動,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
陳暢回憶,當合影大廳大門打開后,習近平總書記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走進來的瞬間,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總書記好”的問候聲此起彼伏,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動,他的眼眶也濕潤了。“我感到十分榮幸和激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對于我來說是一份崇高的榮譽,一次精神的洗禮,更是對我工作莫大的鼓勵與鞭策。這份榮耀不僅僅屬于我個人,更是屬于喀什支隊全體民警,屬于全體民警的家屬!”
在參加慶祝大會時,陳暢認真聆聽了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xié)、中央軍委關于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的賀電,中央以及自治區(qū)相關領導發(fā)表的講話和群眾代表的發(fā)言,同樣心潮澎湃。作為親歷者,他見證著這些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各項事業(y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奮斗、砥礪前行。“以我們基層單位為例,從宿營車到現(xiàn)在四層樓房,有了長明電、自來水,庫地轄區(qū)還修建了昆侖一號隧道。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這片有著祖國六分之一面積的廣袤土地,從昔日的邊陲之地,發(fā)展成為今天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核心區(qū),處處煥發(fā)著蓬勃生機與活力。新疆的穩(wěn)定與繁榮,離不開包括移民管理隊伍在內的各方力量的共同守護。“作為一名新疆的移民管理警察,我們駐守在邊境一線,深知維護國家安全和邊疆穩(wěn)定的重要性。新疆的長治久安,是國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福祉所系。”陳暢的話語鏗鏘有力。
這樣的榮耀時刻與激動心情,陳暢在金秋九月先后體驗了兩次。9月3日,他作為全國移民管理警察的代表,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會,近距離觀禮盛大的閱兵儀式。
陳暢說,此次觀禮的最大感受就是六個字:震撼、驕傲、感恩。他幾次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尤其是在閱兵開始前大合唱之時,內心的認同感、幸福感油然而生。“有幸在北京天安門現(xiàn)場親眼見證九三大閱兵的盛況,這對于我來說是一份崇高的榮譽,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更是對我工作莫大的鼓勵與鞭策!作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我為自己能生活在這個強大的國家而自豪,為成長在喀什支隊而自豪。我將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感受,腳踏實地,爭取工作上取得實績。”回到支隊后,陳暢第一時間與戰(zhàn)友、家人分享了近期的所思所感。
回首往昔,這條漫漫“勇者之路”他走了二十余載,至今初心不改。
從湘江畔到“無人區(qū)”
已過不惑之年的陳暢出生在湖南長沙縣的一個四口之家,勤勞樸實的父母每日在田間勞作。自幼,懂事的他便十分自覺、自律——“從小到大,認認真真上學也不調皮,沒有讓父母操過太多的心”。
2002年,19歲的陳暢出人意料地作出了參軍的決定。當被問及原因時他坦言:“一是想鍛煉自己,也想看看通過自己的努力能不能考上軍校。”盡管父母心中萬般不舍,但最后還是尊重了兒子的選擇。在父母的目送下,他登上了遠赴新疆的列車。陳暢至今清晰記得母親眼含熱淚抽泣的情景,直到列車啟動出站后,他忍耐已久的淚水才潸然落下。
五年后,自軍校畢業(yè)的陳暢主動請纓,前往距家5000余公里之遙的喀什邊境管理支隊庫地邊境檢查站(以下簡稱“庫地檢查站”)工作。第一次前往庫地的情形他依然歷歷在目,也理解此處的得名由來——在維語中,“庫地”意為“猴子翻不過去的山”。因路況不佳,從喀什到庫地,460公里的路程需要近8個小時。一路之上,翻過一座山又是一座山,一邊是千仞絕壁,一邊是萬丈深淵。隨著海拔逐漸升高,他開始出現(xiàn)頭痛、喘不上氣、嘴唇發(fā)紫等高原反應。“帶車的班長說,‘我們正在翻越海拔3800多米的達坂(山口)’。這是我第一次翻越達坂,從那之后,我的人生有翻不完的達坂。”
喀什邊境管理支隊所屬最偏遠、條件最艱苦的庫地檢查站位于新藏線219國道160公里處,轄區(qū)有多處通外山口,90%的區(qū)域都是雪山戈壁。對于庫地檢查站環(huán)境的艱苦,陳暢曾有所耳聞,然而實際情況遠超他的想象:駐地平均海拔3500米,方圓百里都是無人區(qū),晝夜溫差達20度,全年的風力幾乎都在6—10級,除了生命力最頑強的高原紅柳,幾乎見不到其他植被。
陳暢抵達時,庫地檢查站正式建站不久,營房仍在修建中,他和戰(zhàn)友們暫住在兩輛宿營車中。“車里空間小,上下鋪只能住6個人,還要生一個煤爐子。水源倒是有,只是水里礦物質含量太高,長期喝容易得腎結石。”雖無用水之憂,但缺電的煩惱他卻深有體會。庫地檢查站于2023年9月3日正式接通長明電,在此之前,一直使用柴油單缸發(fā)電機,在夜間供電通常不足3個小時……常年駐守高原,民警們大都出現(xiàn)頭暈失眠、指甲凹陷、脫發(fā)等高原疾病,這也是陳暢二十余年來戍邊生活最真實的寫照。但即使條件再艱苦他也從未想過放棄。究其原因,既有榜樣的力量,也有不變的初心。
2008年,庫地檢查站原站長吐洪退役離隊。臨行前,他將自己經(jīng)過實地踏查后親手繪制的邊境地形圖交給大家,并叮囑他們一定要守護好轄區(qū)。被深深打動的陳暢下定決心,接力扛起衛(wèi)國戍邊的責任,守護好百余公里邊境線和0.89萬平方公里的轄區(qū)。正如喀什支隊隊歌《我把青春獻給高原》里的一句歌詞:“把青春融入荒涼的高原,把熱血鑄成警察的擔當。”陳暢說,他的青春夢想就是在這片熱土上生下根、發(fā)出芽。
有了明確的目標后,為了盡快提升業(yè)務水平,陳暢主動參加實地踏查,盡快熟悉、掌握轄區(qū)基本情況,并利用業(yè)余時間積極主動向老同志“拜師”,系統(tǒng)學習業(yè)務知識。“如果想把管控的點位都走到的話,開車得一個來星期,踏查途中還遇到過泥石流、落石、爆胎等險情。”憑借著這股拼勁,很快他就成為轄區(qū)的“活地圖”,對山中的交通網(wǎng)絡、水源分布、牧民分布等情況都了如指掌,成為站里的業(yè)務能手。
“天路守護神”
庫地檢查站扼守著從新疆葉城通往西藏阿里的咽喉要道,是新藏公路上唯一24小時通行的邊境檢查站,承擔著對過往人員、車輛的查緝驗證、反恐維穩(wěn)、道路救援等工作任務,年均檢查人員40余萬人次,車輛30余萬輛次,查緝任務十分繁重。因群山密布、地形復雜,時常有不法分子企圖借助地形掩護由此內潛或外逃。對此,陳暢與戰(zhàn)友們經(jīng)過總結分析,形成符合邊境山地實際的工作模式,將主動權牢牢掌握。
2013年4月的一天,數(shù)名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企圖從轄區(qū)非法越境。接到任務后,陳暢與戰(zhàn)友們立即連夜出發(fā),開展邊境抓捕。他們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連續(xù)進行了12小時邊境搜捕,高強度的搜捕工作讓不少人出現(xiàn)強烈的高原反應,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一個人掉隊。在凌晨5時左右,陳暢等人發(fā)現(xiàn)目標,順勢將其圍堵在一座峭壁之上,但狡猾的犯罪分子負隅頑抗,利用制高點優(yōu)勢向他們投擲了幾十顆自制炸彈。炸碎的石頭四處飛濺,陳暢身邊一個戰(zhàn)友棉帽上的警徽瞬間被炸成了兩半。“當時戰(zhàn)友摸了摸頭頂,只說了一句‘腦袋還在’,便繼續(xù)投入到戰(zhàn)斗中。不法分子不停地向我們投擲自制炸彈,戰(zhàn)友們一次一次迎著炸彈投擲的方向沖鋒。一邊沖一邊說‘再沖一次,我們一定能攻下來’。那一刻,我才理解‘越是艱險越向前,生死關頭更凜然’的真正含義。”陳暢動情地回憶。為了保護戰(zhàn)友,他的手和腳多處被灼傷,但他依舊沖鋒在前,組織戰(zhàn)友實施反擊,成功將犯罪分子悉數(shù)抓獲。
巍巍喀喇昆侖,萬里熱血邊關。庫地像一道鐵閘門,扼守著通往邊境地區(qū)的道路;庫地更像是一個生命驛站,守護著每一名過往旅客的安全。“榮耀,因為我們是來自反恐一線的鐵拳和尖刀,摧毀敵人一次次不法活動;堅守,是為了讓各族群眾安定祥和地生活在這片熱土上。”陳暢如是說,也如是做。
庫地檢查站所處的新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況最險的公路之一,也被稱為“勇者之路”。沿途分布著崇山峻嶺、戈壁荒漠、永凍土層,加之高原氣候多變,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發(fā),交通事故也經(jīng)常發(fā)生。因此,陳暢和戰(zhàn)友不僅要做好日常查緝工作,還要肩負起搶險救援等任務。“我剛去的時候條件有限,就是帶一些常規(guī)的藥品和物資,后來配備了救援設備,包括切割機、氧氣瓶等。”陳暢介紹。
他帶領戰(zhàn)友們將檢查站打造成“高原生命救助站”,從專業(yè)救援工具配備到高原救援經(jīng)驗積累,總結出一整套高原救助模式,一次次挽救旅客的生命。在這處“生命禁區(qū)”,庫地檢查站幾乎是那些身處險境的游客唯一的希望,因此,陳暢和戰(zhàn)友們被當?shù)馗髯迦罕娮u為“天路守護神”。
2011年3月,一輛滿載數(shù)十名乘客的大巴因剎車失控,在新藏線220公里處拐彎時側翻掉下百余米的懸崖。其中一位傷勢相對較輕的乘客搭乘過往車輛前往庫地檢查站報警,接警后,陳暢帶領10余名民警帶上棉大衣、擔架等救援物資火速前往。事故現(xiàn)場車輛受損嚴重,受傷乘客需盡快轉運開展救助。在零下20多度的高原,傷者隨時有生命危險,必須爭分奪秒!陳暢和戰(zhàn)友們以最快速度搶救受傷群眾,協(xié)調過往車輛運送傷員,為生命垂危的傷員贏得了最寶貴的救援時間。“我們把傷員放到擔架上,再從懸崖底下盡快抬到路基上。很多人也出現(xiàn)了高反癥狀,但我們都顧不上。”
立足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各種突發(fā)事件頻發(fā)的實際情況,庫地檢查站專門成立了高原搶險救援小分隊。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多年來陳暢先后帶隊參加泥石流、暴雪、山體滑坡等高原搶險救援320余起,救助遇險司機群眾2000余名,挽回經(jīng)濟損失近1000萬元,獲贈錦旗感謝信達100余面(封)。
面對群眾對自己工作的認可,他謙遜地表示,非常慶幸雖然身處偏遠的祖國西陲,也能被一方百姓需要。
“人民至上”
庫地檢查站轄區(qū)面積0.89萬平方公里,最遠的居民點在距離檢查站120公里之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陳暢幾乎十天半月就前往居民點進行日常走訪、調解治安糾紛、解決鄰里矛盾、入戶講解國家政策等工作,實實在在為轄區(qū)群眾謀幸福。這二十余載,他走訪轄區(qū)群眾的里程足以繞地球一圈半。
除此之外,他還積極參與服務轄區(qū)群眾工作。檢查站駐地的群眾多以放牧為生,經(jīng)濟基礎薄弱,陳暢便與戰(zhàn)友們組建了轄區(qū)“黨員先鋒隊”,開展“一對一”貼心服務。他們?yōu)橛欣щy的群眾協(xié)調駐地醫(yī)院開展義務就診,幫助駐地組建駱駝運輸隊,義務照顧殘疾老人,引導轄區(qū)青年加入護邊員隊伍,解決轄區(qū)群眾的急難愁盼。
因為經(jīng)常與游客打交道,陳暢得知他們大多是前往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喬戈里峰游覽,準備租用駱駝運送登山物資,但不知去何處尋找;而轄區(qū)內一些飼養(yǎng)駱駝的牧民,由于居住分散、通訊不暢,無法及時獲知此類商機。于是,他靈機一動,將熟悉的牧民召集起來,組建了一支駱駝運輸隊,既能為游客解決燃眉之急,又能為牧民家庭有效創(chuàng)收。
轄區(qū)的殘疾老人努爾阿吉長年患病,加之兩個兒子一直沒有工作,家庭條件比較困難。陳暢了解情況后,便經(jīng)常去老人家探望。“我剛去的時候,他家住的還是氈房,就是幾個木頭架著,上面鋪點干草和泥巴。因為種不了地,只有養(yǎng)羊的一些收入。日常吃的馕餅子,還要到160公里外的縣城才能買到。”此后,他經(jīng)常自費購買米、面、油等生活物資送給老人,力所能及地提供各種幫助。為從根本上幫助這家人解決困難,當陳暢發(fā)現(xiàn)老人的兩個兒子符合護邊員選拔標準時,就通過積極走訪鼓勵他們報名加入,為祖國守邊貢獻力量。經(jīng)過他的不懈努力,老人的兩個兒子雙雙入選護邊員隊伍,努爾阿吉家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后來他的兩個兒子都成了家,老人也住進了國家給他們蓋的富民安居房,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他欣慰地說。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由于工作成績突出,自2015年起,陳暢的職務逐步提升至副站長、政治教導員。變遷的是職務,但衛(wèi)國戍邊的初心從未改變。在他的帶領下,這些年來,檢查站全體民警始終在嚴格查緝、維護邊境安全穩(wěn)定、服務群眾上下功夫,不斷取得新突破,展現(xiàn)新作為。
英雄背后
從警23年來,陳暢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戍邊事業(yè),留給家人的,只有深藏的愧疚。成婚13年來,陳暢的妻子周莎知道他工作性質特殊需要24小時在崗,所以幾乎從不在晚上聯(lián)系他。唯一的一次例外是2014年的某日凌晨,當接到周莎的電話,聽到她故作鎮(zhèn)定說“兒子病了,要不要回來一趟”時,陳暢立即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當他匆匆趕到湖南省人民醫(yī)院,發(fā)現(xiàn)僅七個月大的兒子因重癥手足口病引發(fā)腦炎已經(jīng)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16天。為了不讓陳暢擔心進而影響工作,周莎選擇了自己默默承受……兩周之后,兒子終于脫離了危險,但從此身體一直比較虛弱。這些年,周莎一邊獨自照顧著雙方老人,一邊幫助兒子調養(yǎng)、恢復身體,以一己之力撐起了三代之家,也撐起了陳暢的半邊天。
在千千萬萬個“戍邊人”的背后,是無數(shù)個像周莎般的家人,以最無私的理解與大愛,造就了戍邊人最穩(wěn)固、可靠的后盾,令他們可以放心遠離小家,在生命禁區(qū)保衛(wèi)著“大家”。
在祖國的邊境線上堅守23年來,陳暢獲得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稱號,獲評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第二屆“十大國門衛(wèi)士”、2024“最美基層民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新疆邊檢總站首屆“十佳戍邊民警”,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連續(xù)13年被喀什邊境管理支隊評為年度成績突出個人……面對諸多褒獎,他說,自己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做了平凡的事。“這份榮譽更屬于新疆邊檢總站這個優(yōu)秀的集體,還屬于全國戍邊民警以及所有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們的家人。”
去年7月,陳暢離開了奮斗了22年的庫地檢查站,調至喀什邊境管理支隊執(zhí)法調查隊擔任政治教導員。他表示,作為萬里邊關上的一名戍邊民警,他將繼續(xù)發(fā)揚“忠誠為民、擔當奉獻、專業(yè)文明、公正廉潔”的移民警察職業(yè)精神,鑄牢忠誠警魂,不斷提升履職能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為維護新疆邊境轄區(qū)安全穩(wěn)定貢獻力量。“我堅信,新疆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 趙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