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問題鏈教學是以問題為橋梁、逐層推進的教學策略。通過仔細塑造問題情境,推動學生深入情境,自主探究,積極學習,在培養科學學習興趣的同時形成具有科學特點的思維,提高個人科學素養。面對實踐教學階段出現的一些問題,例如教師執教水平較低、課時受限等問題,本文提出靈活組織教學、健全科學評價反饋等方式,解決教學問題,深入探討實踐教學??傊?,問題鏈教學方式對小學科學教學創新具有重要作用,在人才培養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關鍵詞〕" 小學科學;問題鏈;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5)24" " 0049-03
問題鏈教學作為現代教育改革成果,為小學科學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這不但是教學方式,更是思維培養手段,依托邏輯完善、結構嚴謹的問題鏈條,通過科學啟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加深對科學的認知與理解。這一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學習興趣,主動接觸課程知識,從而提高科學探究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
一、問題鏈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科學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教師習慣采取填充式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這種情況下,學生所處位置過于被動,只能單純地從教師處吸收知識,整體教學活動缺少積極性、主動性與探究性。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興趣必然逐漸下滑。問題鏈教學通過多種邏輯嚴謹的教學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探索問題解決路徑,逐步激發學生探索欲與興趣。學生依托自身能力解決學習問題后,內心深處不自覺生出成就感,樹立學習信心,對學科內容更感興趣。
(二)提升學生科學思維能力
科學思維能力培養既是小學科學教學主要目標,也是提高學生個人科學素養的關鍵,而問題鏈教學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學科優勢。在問題鏈教學活動中,學生要應對遞進式問題帶來的挑戰,要想完美解決這些難題,學生需要從不同角度入手,運用觀察、對比、整理、判斷、假想等多種手段。由問題入手深入分析,針對預想結果組織實驗,采集數據并分類整理,結合實驗反饋結果得出具體結論,進一步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同時,問題鏈教學方法應用要求學生立體化思維,要求學生突破視野限制,立足多維度看待問題,這對學生思維邏輯強化及觀念調整較為有利。
(三)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水平
問題鏈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教學環節中,要求學生依靠自身力量面對問題帶來的挑戰。通過漸進式重復練習,學生逐步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包括信息匯總、資源合理分配、時間分配等。同時,問題鏈教學要求學生基于知識基礎,自主探索學科內容,視情況處理問題,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加快自主思考習慣養成,強化個人學習能力。除此之外,針對問題鏈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學生要做到隨時反思自我,結合學習過程客觀評價個人表現,及時調整學習方式,把握前進方向,這有利于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問題鏈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方式,在學生成長道路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問題鏈的推動下,學生圍繞問題探究能充分吸收學科知識,掌握相應技能,最重要的是可以鞏固科學思維培養基礎。一般情況下,問題鏈教學要求學生根據實際生活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帶來的問題,這方便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逐步養成服務社會的意識。自主探究階段,學生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逐步養成合作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包括誠實守信、尊重師生等,這些都是科學素養培養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問題鏈教學側重培養批判性思維,對學生具有個人主觀意識的質疑給予高度肯定,鼓勵學生主動挑戰權威,這對學生人格塑造、品質養成等具有促進意義。
二、問題鏈教學的實施
(一)精心設計問題鏈,突出層次性
通過問題鏈進行小學科學教學時,最關鍵的部分在于問題鏈設計,要確保層次鮮明。在問題鏈設計過程中,需確定教學中心思想及課程難點,仔細挑選合適情境,推出針對性問題,使問題銜接結構縝密嚴謹,突出漸進式特點。問題鏈設計要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由艱難內容入手逐步深入,進而透露內容本質,后一個問題是前一個問題的拓展與延伸,引領學生不斷前行。問題鏈構成要保持一致性與完整性,側重不同問題之間的聯系,防止邏輯缺失。在多層次問題支持下,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提高對課程內容的認知,實現升華個人科學素養的目標。
(二)合理運用問題鏈,注重啟發性
教師采取問題鏈進行科學教學時,要注意方式方法運用,以引導學生思考為教學目標,不能一味灌輸教材知識。面對問題時,教師要為學生預留足夠思考、探究時間,要求學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交流,分享彼此心得。教師要注意問題的布置方式,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如果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面臨某些困境,教師要及時從旁予以幫助,但不能讓學生輕松獲得結果,而是要通過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探尋問題解決路徑。這一具有啟發特征的教學手段,可以推動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在實踐中收獲知識,提高個人學習能力,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例如,學習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太陽、地球和月球》時,教師可從實際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思考三者之間的關聯性,向學生提出“太陽、月球與地球之間的關系怎樣?”給予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假設。之后,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如何通過實驗驗證提出的假設?實驗需要哪些條件支持?”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結合個人提出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選擇三個球體代表太陽、月球和地球,模擬太陽與月亮升降現象。在實驗進行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瞅準時機提出啟發問題,如“實驗”結果與預期假想是否一致。接下來,在教師助力下,學生得出地球圍繞太陽運動,月球圍繞地球運動這一結論。在這些問題的啟發下,學生能自主設計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體系框架,強化科學思維,增強實踐能力。
(三)靈活組織教學,強調探究性
問題鏈教學具有多變性、靈活性等特點,與傳統教學模式存在顯著差異。教師要結合學生表現、教學中心、課程內容及現有條件,合理化設計問題鏈,適當調整教學模式。在探究階段,教師要基于課程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從旁輔助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觀察、假設、驗證等多種方式整理數據,通過對比、交流等探尋問題解決路徑。授課階段,教師要積極營造公平公正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給予足夠尊重,提升學生課堂地位,為激發學生科學學習興趣奠定基礎,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心中想法。在這種開放式教學下,學生科學態度在實踐中會更加積極,能力不斷提高。
(四)科學評價反饋,重視發展性
在問題鏈教學模式支持下,科學反饋機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評價機制不能局限于學生表現及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要側重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及實踐收獲。為此,教師要采取多種評價方式,包括動態觀察、交流溝通、組間分享、學習報告等,掌握問題鏈教學階段學生實際表現。這一評價方式可以從客觀角度點評學生知識掌握與技能熟練程度,最重要的是評價學生思維邏輯及個人實踐能力。評價階段,教師要積極反饋數據,幫助學生正確認知自我,明確學習中存在的缺失及有待改進之處,引導學生步入正確的學習道路,把握未來學習方向,靈活運用學習策略,高效汲取課堂知識。同時,建議學生定期評價自我,提升個人管理能力。
(五)發掘教材設計問題鏈,關注啟發性
教師基于教學目標推出問題鏈時,需對教學內容有深入且全面的了解,這樣可以精準確定問題出發點,以便起到啟發學生思維的作用。相比于數學、語文等科目,科學教材具有固定的特點,教師在授課之前需對教材內容進行階段總結,合理設計問題,使問題銜接更為緊湊,完善問題鏈邏輯的同時突出合理性,方便思維培養。小學科學教材內容具有廣泛性特點,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考慮學生是否能夠接受,在授課之前開展調查,提升問題鏈的針對性。教師要深化教材,挖掘深層次知識,從信息層面為問題鏈設計提供支持,豐富問題鏈內容的同時調動學生思維。
學生面對問題鏈時,都能夠積極展開思考和討論,其思維順利啟動。在解讀問題時,學生給出的答案呈現多元性。有學生說,辨別材料當然要用眼睛看,對其成分、屬性做詳細觀察和判斷。如板材,我們拿到后要看其形狀和紋理,判斷是合成板材還是純木板材。如金屬材料,也分為鐵、鋼、鋁等不同類型,都需要做觀察分析。也有學生說,在判斷材料屬性特點時,不僅要看,有時候也需要觸摸和聆聽,有時可以用敲擊的方式來做分析。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問題交流活動,細致傾聽每一名學生的獨特見解,并給予恰如其分的點評,以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條件允許時,教師更可鼓勵學生主動嘗試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順利且自然地啟動學習程序。
教師在導學環節精心構建問題鏈,源于對教材內容的深入分析。這些問題鏈緊扣學生熟悉的知識點,促使他們輕松上手,積極回應。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及討論,學生逐步沉浸于學習狀態,學習研究氛圍日益濃厚。隨著問題鏈的引導,學科學習程序自然展開,學習活動推進流暢。在問題的思考與討論中,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化理解,形成鮮活的學習認知。教師則巧妙地運用問題鏈,既調控課堂節奏,又激發學生思維,牢牢掌握教學主動權。
三、結語
總而言之,結合上述分析內容可以看出。問題鏈教學有利于小學科學教學活動的展開,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興趣,激發其自主思維,提高學習能力,實現核心素養提升目標。雖然這一教學方式推廣過程中面臨各種挑戰,如教師專業能力、資源分配等,但這也是加快科學教育模式創新的核心動力,促使教師持續鉆研這一教學方式。未來,伴隨著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問題鏈教學方式將持續深化,在實踐中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司徒敏.培養小學高年段學生論證能力的教學策略初探:以《滑動和滾動》一課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9(6):58-61.
[2]劉琴.因“問”而生 因“問”而長:小學科學問題探究式學習例談[J].湖南教育(C版),2019(2):60.
[3]劉琳華.小學科學問題探究式學習模式研究:以《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4(22):138-140.
[4]周建飛.小學品德課堂解決科學問題更精彩[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8):66.
[5]金奕莼.關注課堂“四問”培養科學“問題生”:小學科學教學中促進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對策[J].山西青年,2018(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