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光芒萬丈。當我們遙望天際,那奪目的太陽恰似一顆熠(yì)熠生輝的明珠,高懸于澄澈湛藍的蒼穹(qióng)之上。太陽,這顆恒星蘊藏著無盡的奧秘。為了深入探索太陽的秘密,中國成功發射了一顆特別的衛星 “羲和號\"
太陽的專屬“攝影師”
2021年10月14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羲和號”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等11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從此,“羲和號”成為中國衛星史上第一位太陽專屬的“攝影師”。“羲和號”整星重量為508千克,采用獨特的“雙超平臺”設計,通過磁懸浮技術隔離平臺振動,確保探測精度。

‘羲和號”有個厲害的 “秘密武器”,它就是太陽Hα成像光譜儀。據專家介紹,太陽Hα成像光譜儀只需要46秒就能掃描全日面,收集到差不多1600萬個點的光譜信息相當于給太陽大氣做了一次超級詳細的 \"CT體檢”。通過這些數據,科學家們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太陽的 “小秘密'
太陽的高級 “攝影師
傳統衛星中,探測儀器(科學家稱其為“有效載荷”)與平臺艙固連的設計如同“連體衣”,平臺艙飛輪、陀螺等部件產生的微振動會直接影響載荷探測精度。“羲和號”要執行高精度的探測任務,不穩定可不行。于是,科學家們想到了新辦法一一將載荷艙通過磁懸浮的方式與平臺艙連接,讓它們避免接觸,阻斷振動傳遞路徑。因此,“羲和號”實現了相機對得準、拍得穩,堪稱高級“攝影師”。
通過“羲和號”拍攝的照片、提供的數據,科學家們可以計算出太陽大氣的溫度、密度、速度,更加深入地研究太陽大氣結構,從而提前預測太陽爆發性活動。
“羲和號”讓中國在太陽探測領域實現了從“追趕者”向“并跑者”的轉變,為科學家們提供了第一手、高精度的探測資料。這是我國邁向太陽探測強國的關鍵一步,也開啟了我國自主探索太陽奧秘的新篇章。
小貼士:
衛星一般由平臺和載荷組成。平臺是衛星的“基礎保障系統”,為有效載荷提供穩定的工作環境和服務支持,包括姿態控制(保持指向精度)、推進(軌道調整)、熱控(溫度管理)、供配電(能源供應)、遙測遙控(地面通信)等分系統。載荷是衛星的“任務執行單元”,根據衛星用途可搭載不同的設備。例如:科學探測衛星可搭載粒子探測器磁場計;通信衛星可搭載信號轉發器、天線;遙感衛星可搭載高分辨率相機、多光譜掃描儀。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