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假期,很多同學會跟隨父母外出旅游。那么,怎樣將旅途中的見聞和感受付諸筆端呢?不少同學有“風景好看,游記難寫”的感受。若想把游記寫精彩,建議做好以下“加減法”。
一、加點精彩描寫
要想讓筆下的花草樹木、亭臺樓閣、江河湖海等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只一句“真好看”“真壯觀”“太雄偉了”是不夠的,還要學會“五感法”,即調(diào)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官,描其形、摹其狀、寫其聲、繪其色,將景物寫出立體感。
例如,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觀潮》一文的第三、四段,主要是從聽覺和視覺上描寫潮水的聲音與形態(tài),生動地展現(xiàn)了錢塘江的潮水來臨時的景象,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聲音方面:“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如同山崩地裂”等再現(xiàn)了潮水聲音的變化,描繪了潮水由遠及近的動態(tài)過程,體現(xiàn)了潮水逼近的緊張感,讓人如聞其聲。形態(tài)方面:“一條白線”“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飛奔而來”等生動地描繪了潮水的形態(tài)變化,充分地展現(xiàn)潮水的壯觀,令人贊嘆錢塘江大潮的非凡氣勢。
當我們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動人的山水畫卷后,若想讓讀者能有條不紊地“游覽”全文,還需要一條清晰的線索作為“導游”,帶領(lǐng)大家穿梭于字里行間。 1
二、加條游蹤線索
這條線索可以是時間順序,也可以是地點變換的順序。下面這篇學生習作《春游潁(ying)州西湖》就是按照地點變換的順序來寫的:
我們沿著湖岸來到兩座漂亮的院子前。第一個院子里有用許多石頭刻成的雕像——八仙過海、天女散花、鯉魚跳龍門院子的東邊排列著十二生肖的雕像,有可愛的兔子、威風的老虎、憨厚的老牛、頑皮的猴子…走進第二個院子,中間是“百龍亭”,欄桿和柱子上刻著許多龍,有的順柱子盤繞而上,有的互相戲耍,形態(tài)各異,惟妙惟肖。
此段首先描寫第一個院子里的石雕,其次描寫第二個院子里的百龍亭及各種姿態(tài)的龍。通過以地點變換為線索的描寫方式,讀者能清晰地跟隨作者的腳步,仿佛走進這兩座院子。
清晰的線索讓游記結(jié)構(gòu)井然有序,不過,若想讓文章更具深度與趣味,還需為游記增添一些獨特的“調(diào)料”。
三、加點獨特“調(diào)料”
單純的景物描寫看多了也會令人乏味。為了讓游記更吸引人,可以再加點“調(diào)料”,如:在描繪自然風光時,補充地理知識;在描繪秀美山川時,穿插故事傳說;在介紹名勝古跡時,穿插歷史知識請看學生習作《美哉,湖光巖》片段:
離開鏡湖往左走十分鐘,綠樹叢中有尊4米高的“仙女騎牛飛天”的雕像。“仙女與水牛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會連在一起?”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給我講了個動人的傳說:“從前,鏡湖邊有位老奶奶與一頭老水牛相依為命。有一年發(fā)生大旱災,村民們餓得奄奄一息。老水牛見狀,懇請老奶奶把自己殺了,拯救村民。老奶奶含淚殺牛,將牛肉分給村民,村民因此得救。老奶奶死后化作美麗的仙女,騎著老水牛升天而去。”聽完故事,我被老奶奶和老水牛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
小作者將視線鎖定“仙女騎牛飛天”的雕像,穿插一個民間傳說,增強了文章的底蘊,更能引起讀者的興致。
看來,給游記加點“調(diào)料”是寫好游記的制勝法寶之一。不過要注意,游記并非事無巨細地記錄,學會精簡內(nèi)容同樣關(guān)鍵。
四、減一點“旁枝末節(jié)
旅游中所見所聞,冗余繁雜。寫作時,如果把所有的人、事、景、物等事無巨細地納入筆端,文章容易成為了無生趣的旅途“流水賬”,因此要根據(jù)主題的需要,擷(xié)取最有特色、最感興趣的景物,進行重點描寫。
其他內(nèi)容,如游覽前的準備工作、坐什么車等,若無需要,可一筆帶過或者干脆不寫。請看學生習作《勝歸山游記》片段:
國慶期間的一個清晨,旭日剛剛探出頭,我們就已向勝歸山這一期待已久的景點駛?cè)ァR宦飞献囀鄠€小時,無聊之余,我們就在車上玩游戲、唱歌、講笑話,還領(lǐng)略了一些宜人的景色:一會兒綠草茵茵,一會兒菊蕊綻笑,一會兒翠竹婆娑,一會兒鶯歌蝶舞…
終于,我們安全抵達目的地。我抬頭仰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入云的勝歸山頂峰,感覺可望而不可即。可能因為來得早,所以登山的游客并不多,顯得有些冷清。我們拾級而上,邊走邊欣賞風景。雖然初冬已至,但是那些耐寒的花卉一長壽花、四季海棠、長春花等依然傲然綻放。墨蘭開得正歡,一簇(cu)一簇紅艷艷的,散發(fā)著誘人的清香;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更是把山谷點綴得異常美麗。“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我情不自禁地輕吟黃巢的詩句,感嘆大自然的天工之作。
選文第一段寫“我們”乘車奔赴勝歸山及路上所見景色,一筆帶過,文字簡練;“我們”在車上的活動則可刪去。因為多余的內(nèi)容,只會讓文章顯得臃(yong)腫冗雜。
綜上所述,同學們寫游記類文章時,如能參照上述幾個寫作技巧并加強訓練,便能用生花妙筆將眼前的優(yōu)美景象轉(zhuǎn)化為文字,令讀者感同身受,產(chǎn)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