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它如春風化雨,能激勵失意者奮起,撫慰受傷的心靈;它如冬日暖陽,能驅散寒冷的陰霾,融化隔閡的堅冰。微笑,是無聲的語言,卻能讓整個世界充滿溫暖與希望
曾讀過一則故事:一位猶太人與朋友同行,每遇路人,她必報以微笑。朋友不解:“為何要對素不相識的人微笑?”猶太人指向遠處:“你看,當我對他微笑時,他的眉頭舒展了;他心情愉悅,便會將這份善意傳遞給下一個人。微笑如漣漪,一圈圈擴散,最終溫暖整個世界。”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經歷。兒時的我內向膈腆,像一只蜷縮在殼里的蝸牛,生怕與人交談。每當同學靠近,我便心跳如擊鼓,臉頰發燙,恨不得躲進書頁里。直到那天,一個陌生的女孩靜靜地坐到我身旁。她沒有說話,只是唇角微揚,目光溫柔地落在我手中的書上。那一刻,我仿佛被一縷陽光輕輕擁抱,緊繃的心忽然松弛下來。“你也喜歡這本書嗎?”我鼓起勇氣開口問。她的笑容更甜了,像一把鑰匙,“咔嗒”一聲打開了我緊閉的心扉。后來,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
原來,微笑的力量如此神奇。它如暗夜里的點點星光,雖不耀眼,卻能連綴成璀璨的銀河;它似清晨的一滴露珠,渺小卻折射出整個世界的生機。當我們揚起嘴角時,不僅傳遞了善意,更播撒了一顆種子 -它會在某個角落生根發芽,讓冷漠的荒原綻放出理解與愛的花海。
施老師的話
這篇文章語言優美,情感真摯,通過具體事例和細膩的描寫,生動展現了微笑的感染力。文章結構清晰,從微笑的普遍意義入手,再結合故事和個人經歷,層層遞進,使論證更具說服力。文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增強了文采和表現力。尤其是對童年經歷的描寫,細節生動,心理刻畫真實,使讀者能感同身受,既有哲理思考,又富有人情味。
要說最得意的,還是我的乒兵球技,在學校可沒人敢小看我。上周五課間,隔壁班的“小魔王”挑戰我,他發了個左旋球,我“啪”地往右一抽,球像裝了瞄準器似的飛過球網。他沒能反應過來,球已應聲落地了,看得旁邊的大哥哥直吹口哨。有個高個子忍不住抄起球拍:

“小胖,我來會會你!”他發下旋球時,我心里暗喜:機會來啦!反手一拉,就一板制勝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握球拍的手都在發光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沈陽路小學四(7)班 張昊嘉

六上第四單元:筆尖流出的故事
特邀審題老師:楊豐佳(高級教師,浙江省平湖市黃姑實驗學校) DK特邀點評老師:施月紅(高級教師,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鼎甲橋中心小學)
審題要點分析
本單元的習作主題是:“筆尖流出的故事”。第一次創編小說,如何創設吸引人的情節?怎樣用環境描寫推動故事發展?這些都是同學們需要學習和實踐的。
一、為情節造沖突
課本給大家提供了三組環境和人物,同學們可從中選擇一組或自己創設一組,展開想象,創編故事。
第一組是校園場景,可能涉及同學間的沖突或成長故事;第二組是冬日黃昏的街頭,可以創編幫助流浪動物或老人的情節;第三組是月光下的村莊,可能帶有鄉村或親情元素。
沖突是小說的“油門”。可以從人物關系誤會、自我心理掙扎、人物與環境對抗等角度為情節安裝“變速器”,為人物繪制情感“心電圖”。選擇或自創一組素材,填寫表格,完成創編大綱吧。示例框架如下。

二、用場景講故事
如何進行環境描寫營造氣氛,推動情節發展,烘托人物品質?有一名同學安排了三次月光描寫。
開篇“月光蒼白如病房墻壁’ ' 對應鐵蛋對表哥的抵觸,誤以為對方來嘲笑自己殘疾。
沖突時“月光被云層吞沒” $$ 兩人尋藥途中遇險,鐵蛋發現表哥的夜盲癥。
結尾“月光暖如蜂蜜琥珀” $$ 共同治愈村民,理解彼此。
三、給人物化個妝
人物是故事的靈魂。需特別注意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心理和語言描寫,使故事更加生動。
例1王寒冰眉頭緊皺:“他平時就調皮搗蛋,這次可不能輕易放過他,一定要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例2張明看到王寒冰走了過來,心里一緊,但還是用一貫輕松的語調說:“班長,我就摘幾朵,你別告訴老師,我摘丁香花……是…有原因的。”
四、讓結尾放煙花
好的結尾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同學們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環境呼應法:通過開篇與結局的環境描寫形成強烈對比或呼應。
2.隱喻收尾法:用隱喻的方式表達深刻的主題或寓意。
3.懸念留白法:在結尾處留下懸念或空白,激發讀者的想象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