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昆明王家營西站貨場里果香四溢,一箱箱來自泰國的榴蓮、老撾的山竹和芒果正通過智能化裝卸系統(tǒng)快速轉運。幾小時后,這些新鮮的熱帶水果將出現在國內各大城市的超市貨架上。與此同時,產自云南的果蔬和長三角的智能家電正搭乘返程列車奔向老撾萬象。這種“雙向奔赴”的繁忙場景,正是中老鐵路賦能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生動縮影。
自2021年12月開通運營以來,中老鐵路已從一條地理通道蛻變成名副其實的“果蔬黃金通道”。截至2025年8月,中老鐵路運輸貨物超6600萬噸,其中跨境貨物約1500萬噸,跨境貨物運輸覆蓋國內31個省區(qū)市和老撾、泰國、新加坡等19個國家和地區(qū),商品種類逾3000種。
“公路、海運的話,運到時限不可控,容易受天氣影響,有的時候五六天貨物都無法到達。”昆明大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雷文武從事榴蓮貿易多年,如今他的公司每年通過鐵路運輸榴蓮約2000柜。讓他做出改變的是中老鐵路帶來的“速度革命”。
素有“水果之王”美譽的榴蓮,對運到時限、保鮮要求高,中老鐵路開行的“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全程運行時間26小時左右,具有到貨時間可控、通關和運行速度快等特點,很好地滿足了榴蓮運輸需求。
每到榴蓮、山竹等東南亞水果運輸旺季,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加大“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開行力度。“公司自今年4月中旬開始,組織了13列適用于冷藏箱裝運水果的車型,投入到“瀾湄快線”班列開行。近期,水果入境運輸最高時達到110輛,我們又增加了2組車底投入使用。”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調度所副主任馬清叄介紹。
水果貿易,鮮度是關鍵。為確保品質,鐵路部門在冷鏈技術上下足功夫。2025年,箱源公司中鐵特貨公司新投用BNX70運輸車140余輛,40英尺背包式冷藏箱300只,總量達1100只。這些冷藏箱采用下出風方式,溫差范圍可控制在0.1攝氏度內,完美契合榴蓮等熱帶水果的運輸溫控需求。
6月3日,50余噸來自老撾的優(yōu)質鮮芒果搭乘“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僅耗時不到50小時便從老撾抵達昆明。鐵路部門全程運用先進的冷藏集裝箱運輸,為芒果打造了恒溫恒濕的優(yōu)質環(huán)境,讓中國消費者能夠第一時間品嘗到新鮮進口的熱帶水果。
效率提升離不開口岸通關的便利化。中老兩國鐵路、海關、邊檢部門加強溝通協(xié)作,完成了磨憨鐵路口岸的擴能改造和智慧化建設。通過引入5G、北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打造數字化、智能化貨場,口岸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較開通初期分別壓縮超過60%和90%,目前跨境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已壓縮至5小時以內。
“我們深入挖掘中老鐵路運輸潛力,推動入境貨物提前申報、‘鐵路快通’等創(chuàng)新模式,開展多式聯(lián)運‘一單制’和鐵路運單融資改革,成功吸引71家客戶落戶,授信總額度高達7億元。”國鐵昆明局貨運部副主任陶檣介紹。
在全球經濟穩(wěn)步復蘇與區(qū)域合作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老鐵路的貨物運輸實現了“從通到暢、從暢到快、從快到旺”的顯著轉變,中老鐵路水果貿易呈現爆發(fā)式增長。2024年全年進出口果蔬運量達到26萬噸,同比增加16.6萬噸,增長率高達175%。其中,出境果蔬運量更是增長了7倍。
國鐵昆明局物流中心副主任李紅星表示:“在中老鐵路帶動下,老撾鐵礦石、木薯粉、橡膠、香蕉,以及泰國的榴蓮、山竹、龍眼等產品國際需求量增加,還通過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運輸網絡,將這些產品遠銷至其他國家。而我國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溫帶果蔬也通過中老鐵路進入東南亞各國,實現了貨物的雙向高效流通。”
我們看到,中老鐵路的輻射效應正在持續(xù)釋放。數據顯示,老撾香蕉、木薯粉通過鐵路直達中國市場,運輸成本降低40%;中國光伏組件經鐵路運輸建設的老撾首座漂浮式光伏電站,每年為當地減排幾十萬噸二氧化碳。目前,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品類由開通初期的橡膠、化肥、百貨等10多種擴展至電子、光伏、通信、汽車等3000余種,涵蓋了農產品、工業(yè)品、日用品等多個領域。

為應對持續(xù)增長的貨運需求,鐵路部門積極拓展“鐵路+園區(qū)+產業(yè)”融合模式,在集裝箱中心站輻射范圍設立“站外站”,提供倉儲、分撥、冷鏈箱充電等“一站式”服務。“我們設立鴻運國際港站外站,主要目的是實現水果的快速分撥。有了外站以后,我們把所有客戶集中到了站外站,實現了高效快速分撥和水果的快速銷售渠道。”中鐵聯(lián)集昆明中心站市場營銷部經理郭建介紹。
榴蓮運輸熱是國際產業(yè)鏈協(xié)同的縮影。鐵路部門持續(xù)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展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等新業(yè)態(tài),推動“鐵路+園區(qū)+產業(yè)”深度融合,在昆明、萬象、曼谷等節(jié)點建設冷鏈分撥中心,帶動泰國尖竹汶、老撾瑯勃拉邦等產區(qū)形成標準化供應鏈,讓中老鐵路成為雙向貿易的黃金大通道。
隨著一列列滿載水果的列車穿梭于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中老鐵路正成為促進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引擎。這條鋼鐵絲路不僅縮短了地理距離,降低了貿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構建了一條中國與東盟國家間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為區(qū)域經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系云南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