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
- “雙減”政策下“建甌唱曲子”校本課程新探索
秋月【摘要】校本課程是學生可主動選擇的適應學生發展需求的課程,注重其多樣化與差異化。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享有教育自主權,小學應積極推進校本教育的研究,推動校本課程的開發。通過音樂這門獨特的課程,學校開設了具有區域特點的音樂校本課程“建甌唱曲子”,強調區域特點,更能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除了熱愛家鄉,還可以使他們比較清晰地認識本地區的地域音樂文化,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近年來,對于如何強化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維護,學校教育已經變成一種強大的
課程教育研究 2024年6期2024-07-12
- 以濟寧漢代碑刻為載體的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群建設研究
建相應的特色校本課程群。分析了濟寧漢代碑刻的教育價值及其與學校課程建設的契合性,提出了以濟寧漢代碑刻為載體的校本課程群開發原則,探討了以濟寧漢代碑刻為載體的校本課程群的構建,研究了校本課程群的實施效果與影響。關鍵詞:碑刻;校本課程;小學教育作者簡介:李鴿(1990—),女,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實驗小學。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地方特色文化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而教育作為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的主要途徑,其改革與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學校特色校
求知導刊 2024年13期2024-07-02
- 小學班主任“文明養成”校本課程開展路徑分析
友鳳摘 要:校本課程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夠為小學班主任開展基礎教學提供比較清晰的思路,還能夠為教學革新創造條件。基于此,本文從小學班主任“文明養成”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入手進行分析,然后從校本課程下的多個教學環節出發,對“文明養成”校本課程的有效開展進行研究。希望這一研究不僅能夠為學生養成文明習慣提供幫助,還能夠為各學段的班主任利用校本課程開展教學實踐提供方向。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文明養成”校本課程 開展路徑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推崇“文明”和“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4年8期2024-06-29
-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AST模型的校本課程開發模式,并以“無人機工程”校本課程為例詳細論述了開發步驟,以期對高中信息技術校本課程系統化設計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指導模型。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校本課程;FAST模型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24)12-0030-03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及選修三大類十個模塊。由于高中階段課時的限制,實際教學僅能完成國家規定的必修模塊,而專門為學生專業發展和興趣發展而設立的選擇性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24年12期2024-06-28
- 基于人地協調觀的地理項目式校本課程設計
的地理項目式校本課程學習是落實人地協調觀培養的重要途徑。文章以“邕江與邕城”為主題,基于時間尺度,從人地協調觀理論出發,按南寧市“江—人—城”發展的主線,設計地理項目式校本課程綱要,探索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基于人地協調觀培養的地理項目式校本課程設計。[關鍵詞]人地協調觀;項目式學習;校本課程;邕江;邕城[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4)13-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4年5期2024-06-23
- 高階思維視角下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角下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探究,能對學生美術學科必備品格、關鍵能力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紙藝課程,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需要結合數學、科學等學科開展跨學科項目設計,促進學生從多維度進行探索和學習;需要借助創意紙藝作品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達到學科育人的目標。【關鍵詞】高階思維視角;小學美術;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紙藝校本課程高階思維視角下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
教育界·A 2024年12期2024-06-19
- 為學生打造人生的“半畝方塘”
學生閱讀素養校本課程基于新課標對整本書閱讀的目標和內容上的建議,內嵌于語文課程之中,滿足語文課程的一般特征及校本課程的靈活性,是學生閱讀課程校本化的產物。該課程積極整合文本資料、網絡資料等教學資料,契合學生學情、教學實情,從目標設定、內容選擇到實施與評價,形成系統的大閱讀課程體系。該課程力求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思維能力,成為真正的閱讀者,學會自主學習,從而實現精神、思想培養和終身發展。【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校本課程;學生閱讀素養朝理學家朱熹曾寫下:“半畝方
教育界·A 2024年12期2024-06-19
-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實施高中化學校本課程,是落實核心素養教學目標和要求的有效途徑。對校本課程進行了概述,并深入探討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路徑與實施策略。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廣西高考綜合改革專項課題“新高考背景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美麗化學》開發為例”(課題編號:2021ZJY1753)。作者簡介:葛靜(1981—),女,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
求知導刊 2024年10期2024-06-18
- 基于“非遺”課程的英語實踐活動設計策略
要】“非遺”校本課程為英語實踐活動提供了多元化的學習語境,有利于英語素養內涵目標的順利實現。“非遺”課程與英語實踐活動的融合教學,豐富了英語學科的文化資源,促進了學生語言與文化的雙向發展。文章闡述從教學研究中總結出編制主題、構建目標和設計任務三大策略,呈現了基于“非遺”校本課程開展英語實踐活動的方式方法。【關鍵詞】文化傳承 “非遺”校本課程 英語實踐活動 設計策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了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4年5期2024-06-16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探究
摘? 要:校本課程是國家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是落實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基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校形成辦學特色。文章深入研究校本課程的內涵,分析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有效策略。關鍵詞:校本課程;全面發展;開發與實施隨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4年4期2024-06-12
- 國際理解教育視野下關于語文學科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思考
前,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面臨著挑戰,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基于此,教師可從國際理解教育視野出發,制定開發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策略,以促進語文學科的全面發展。關鍵詞:國際理解教育 語文 傳統文化 校本課程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4.011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國際理解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語文學科作為核心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
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 2024年4期2024-06-12
- 指向知行融合的演講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知行融合;校本課程;演講課程知行融合是“ 知”與“ 行”的辯證統一,是在人的認知實踐、倫理實踐和社會實踐過程中的結構依存、價值耦合、活動進階與功能轉化所達到的實踐樣式。[1]其教育價值是以尊重人的主體性為前提,以全面發展的育人價值為導向,在“ 知”與“ 行”的互生互促中產生交融與迭代升級,創生新的學習經驗,實現認識與實踐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知行融合的演講校本課程立足于國家課程,遵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 義教新課標”),思考
語文建設·下半月 2024年4期2024-06-07
- 沉浸體驗,暢悅表達:基于生活經驗的初中作文教學校本實踐
生活經驗? 校本課程? 寫作支架? 四位一體模式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半壁江山,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是,現實中仍存在相當一部分初中學生怕作文、煩表達的現象。究其原因,首先是學生寫作欲望不足,具體表現為不愿寫。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經常被學生視為一種達到某種標準和獲得分數的手段,一種應付考試和日常練習的任務,而不是一種表達自我或理解世界的方式。如果學生不能正視寫作的具體目的和意義,他們就很難產生持續和強烈的寫作欲望。其次是教師作文教學理念陳舊。傳統作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4年5期2024-06-03
- 泥土中的學習,童年里的歡喜
習”勞動教育校本課程融入現實生活,又面向未來的“可能生活”,重在激發學生愛勞動、愛自然、愛生活的情感。開發過程中,注重構建擁有“泥土氣息”的“四季課堂”,打造富有“泥土因子”的“農事場館”,開展具有“泥土芬芳”的“農事活動”,涵養葆有“泥土情懷”的“農事團隊”。關鍵詞:勞動教育;校本課程;農事場館;農事活動;農事團隊勞動教育是培養人的健全人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在探索勞動教育實施路徑的過程中,我們緊扣時代脈搏,結合城郊地域特點,開發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4年3期2024-06-01
- 基于“美創”特色的跨學科校本課程設計與實施
,通過跨學科校本課程設計與實施,構建了一個兼具創意性與實用性的學習體系。在具體課程設計中,通過創建多功能區域,涵蓋傳統文化、綜合材料實踐、現代藝術設計和基礎造型創作等領域,培養了學生多元化的技能和全面的藝術素養。項目化學習的實施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實踐能力,學生在過程中不僅獲取了專業知識,更成為問題解決者和創作者。評價策略方面,注重過程與結果的平衡,學生參與制定評價標準,提高了他們的參與度和對自我學習過程的理解。在問題情境的構建上,激發了學生的創意
中小學班主任 2024年25期2024-05-29
- 高中校園文創課程開發與實施
紫竹文創+”校本課程以校園文創設計為切入點,以設計服務輻射社區、街道作為以美育人的重要抓手,旨在通過跨學科項目的教學與實踐,讓學生學習和了解文創設計,并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項目中的一門課程。課程規劃著眼于將跨學科知識與藝術實踐育人兩者結合,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開展多樣化的實踐學習,注重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的實踐性,通過多學科聯動、多部門協調、多形式創新的項目化教學模式,構建了以學校為中心的“藝術志愿”實踐育人新模式。圍繞藝術類高中的特點,
中小學班主任 2024年25期2024-05-29
- 校本課程的開發途徑及有效實施
摘? ?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可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進一步加強學校的育人功能。為了滿足學生及家長的多層次需求,學校充分利用地域資源和教師自身價值,以助力學生全面成長。關鍵詞:校本課程;學科衍生;活動拓展;家長渴求;學生需要中圖分類號:G62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4)07-0009-032001年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規定:“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課程版 2024年3期2024-05-25
- 新時代培智學校德育校本課程“我的10+N”建構與思考
0+N”德育校本課程研發,涵蓋智障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和職高階段的德育內容,激發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認同、自我肯定,推動培智學校德育工作高質量發展。【關鍵詞】 培智學校;德育;校本課程【中圖分類號】 G764【作者簡介】 張年華,江蘇省泰興市特殊教育學校(泰興,225400);常建文,中小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泰興市特殊教育學校(泰興,225400)。《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指出,“保障特殊兒童接受高質量的特殊教育”,并要求“結合學校特色積極開設校本課程”。為了
現代特殊教育 2024年5期2024-05-23
- “藝文雙修”校本課程及教學
“藝文雙修”校本課程研發路徑可使戲導課和語文課相輔相成、事半功倍。關鍵詞 戲劇影視導演專業課 語文課 藝文雙修 校本課程2024年廣西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藝術類專業全區統一考試說明的“戲劇影視導演方向”考試科目為“文學作品朗誦、命題即興表演及敘事性作品寫作”,分別考查考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力、運用有聲語言表達文學作品的能力、在假定情境中組織有機行動的能力、觀察生活的能力、塑造人物的能力以及人文綜合素養水平。戲導方向專業素養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高度契合,具備學科融合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4年4期2024-05-21
- 基于《聊齋志異》實施初中語文校本課程
”的初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教師應明確《聊齋志異》對初中語文校本課程的價值。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理念,根據初中語文課程內容,結合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基于《聊齋志異》探究實施初中語文校本課程的策略,更好發揮該書的教育價值,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關鍵詞 聊齋文學 教育價值 校本課程 閱讀能力 語文素養《聊齋志異》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七年級上冊的《狼》便出自該書。所謂“聊齋志異”,即在書房中敘述古怪奇異的故事。該書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4年4期2024-05-21
- 中國原始彩陶在小學美術陶藝校本課程中的開發與實踐研究
小學美術陶藝校本課程中的開發與實踐。研究首先闡述了中國原始彩陶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特征,然后分析了其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教育價值和可能性。接著,研究提出了一套將原始彩陶知識和技能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具體策略和步驟。最后,研究討論了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和可能的改進方向。本研究的結果有助于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播,同時也為美術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和方式。【關鍵詞】原始彩陶;美術教學;校本課程;教學策略;文化教育【中圖分類號】G623.75 【
中國民族博覽 2024年3期2024-05-21
- 校本課程構建思路
勢。小學科學校本課程的實踐,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培養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本文將介紹該主張的實施目標及意義,并深入探討構建小學科學校本課程的思路,強調貼近學生實際的課程內容設置。通過這一新理念的引入,以期為小學科學教育注入更多生機與活力。〔關鍵詞〕? 小學科學;校本課程;思路〔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14? ? 02
小學科學 2024年14期2024-05-16
- 初高中語文銜接校本課程設計探索
的問題,自編校本課程是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之一;教育部倡導校本課程配合國家課程。因此,根據兩個學段語文課標的具體內容,進行初高中語文銜接校本課程的設計,從初高中語文銜接校本課程的理念與思路、設計及與實施、評價與愿景三個方面展開課程介紹,努力探索構建一個序列化、系統化、可操作化的實用校本課程,對學生的高中語文學習起到一定輔助作用。關鍵詞:初高中語文銜接;課程標準;校本課程初高中語文校本銜接課程不僅有助于學生順利地適應高中語文科目的學習,而且有利于其學習的持續、健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1期2024-05-14
-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決策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自主權,教師作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參與者,雖然有所受限,卻也能夠發揮重要的決策作用,是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展的主力軍。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決策;校本課程;個案研究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02-0141-04隨著教育發展越來越成熟,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始發展,教育者們意識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關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4年1期2024-05-09
- 普通高中生涯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生涯教育;校本課程生涯教育是促進高中生生命成長和人生發展的重要教育內容,他們有多重成長和發展的需求。新高考政策的實施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對高中生的自主選擇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勢必要求普通高中加強對學生進行生涯教育[1]。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生涯教育是發展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核心素養是生涯教育的核心內容,將中國學生發展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4期2024-05-03
- 劇潤童心: 小學校園心理劇校本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校園心理劇校本課程群。為此,學校架構了“主題化”課程內容、“進階化”課程實施與“三全化”課程評價的校園心理劇校本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學習與參與過程中生成積極的心理素養,提升心理自助的能力,促進心理問題的精準追蹤,真正轉變學生認知、行為與心理上的問題偏差,實現身心健康發展。關鍵詞:校本課程;課程評價;心理劇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4)11-0018-04《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以下簡稱《綱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1期2024-04-30
- 初中體育拓展課程的開發研究與實踐探索
要:隨著摔跤校本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體育拓展課程的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為一部分有特長的同學提供一個展示的機會和空間,使他們的一技之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在研究中,我們構建了拓展課程活動的目標體系,探索拓展課程活動的有效實施,研究拓展課程的指導策略,建立拓展課程的評價體系,逐漸深化了學校體育特色文化,形成學校特色品牌。關鍵詞:《摔跤吧·少年》;校本課程;拓展課;
考試周刊 2024年13期2024-04-27
- 初中生生涯規劃指導的實踐與探索
開發了相應的校本課程,從初一開始建立教師全員導師制,開展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社團活動和相關的評價,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生涯規劃。關鍵詞:生涯規劃;社團活動;校本課程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3-0011-04雖然學生各自的能力和學習經歷各不相同,遇見的就業困難也不一樣,除了就業供需矛盾的原因,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工作,應該怎樣面對工作,因此,對生涯規劃的指導作用日漸突出。一
考試周刊 2024年13期2024-04-27
- 融合跨學科實踐的初中生物學課外探究活動
初中生物學;校本課程文章編號:1003-7586(2024)01-0039-03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在課程內容中增設了“生物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主題,強調學科之間的相互關聯,是本次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修訂的重點之一。本文以“花神湖畔又聞花香”為活動情境,結合學校所在區域資源,積極探索融合跨學科實踐的初中生物學課外探究活動實施路徑,為教師開展跨學科教學提供參考案例。1
中學生物學 2024年1期2024-04-22
- 整合數字資源提高大思政課教育效能
云結合起來的校本課程,講好大思政課,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及傳播“一帶一路”倡議,培養道路自信、根植愛國情懷、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目前,利用數字技術賦能成為了思政教育“潮”起來的重要創新要素,大力推動了課堂內顯性教學與課堂外隱性教育并舉。文章以“一帶一路”校本課程開發為例,整合數字資源,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意義。關鍵詞:大思政課;“一帶一路”倡議;數字資源;校本課程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4年2期2024-04-22
-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鄉土文化及教學研究
勢,通過建設校本課程和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促進鄉土文化教育的發展。關鍵詞: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鄉土文化;校本課程作者簡介:陳晨(1981—),女,江蘇省昆山市開發區青陽港學校。一、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鄉土文化溫儒敏教授在《“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一文中指出,“‘部編本語文教材的課文選篇,更加強調4個標準: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當然,還要適當兼顧時代性”。具體來看,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在選文上發生了一些改變:一些經典課文回來了
求知導刊 2024年2期2024-04-22
- 風景寫生在初中美術校本課程中的開發實踐
將風景寫生與校本課程聯系在一起,開發適宜學生的初中美術風景寫生校本課程,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鑒于此,研究通過對初中美術教學中風景寫生的現狀進行探析,旨在能開發出初中美術風景寫生的校本課程,打造高質量的美術課堂,為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提高奠基。【關鍵詞】風景寫生;初中美術;校本課程;開發實踐【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1—207—03美術新課標明確指出,利用地方美術資源開發校本課程,能彌補現有美術
中國民族博覽 2024年1期2024-04-21
- 建設實踐性課程促進高中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發展
摘 要]基于校本課程“中國烹飪藝術”,分析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各階段的主要任務,論述高中語文學科建設實踐性課程的策略及意義。“中國烹飪藝術”課程指導學生結合對著名詩詞、文學名著、菜名文化等的解讀,通過實踐體驗、情境寫作等領悟中國烹飪藝術的核心理念,促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落地。[關鍵詞]實踐性課程;校本課程;語文;核心素養;中國烹飪藝術[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4年2期2024-04-12
- 溯源·建構·活用: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與實施
學校特色開發校本課程,可以更好地推動勞動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湖州市月河小學教育集團通過選素材、建框架、定評價三步走策略,開發了《勞動綜合實踐活動手冊》校本課程,并通過巧設時間、巧用清單、巧開大賽三策略落實校本課程。關鍵詞:勞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校本課程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3期2024-04-10
- 童創谷“勞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勞動教育;校本課程;課程建設;童創谷;“勞動+”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不一樣的教室:兒童參與學習空間開發的案例探索”(批準號:B/2021/02/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我校以“創建樂享生命的童創谷”為愿景,立足校情創設“立根節”,不斷拓展綜合育人的兒童勞動學習空間,開發和實施童創谷“勞動+”課程。一、 五個樟樹根,催生了“立根節”我校成立第一年,校園里五棵高大的樟樹竟然先后枯死。工人更換苗木時發現,樹根下的土壤里混有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4年1期2024-04-09
- 黑龍江美術資源融入高校美術教育探討
校美術教育;校本課程一、黑龍江地域美術資源的概念黑龍江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且當地文化融合了南北文化的精髓。黑龍江位于我國東北邊陲,深受鄰國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中東地區鐵路的修建,把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文化帶入了黑龍江,促進了歐陸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融。因此,黑龍江文化呈現出中外合璧的特點。多種文化在黑土地上碰撞融合,逐漸形成既開放又包容的多元一體的黑龍江地域文化[1],包括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具有很高的時代價值。第一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1期2024-04-09
-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規劃教育實踐探析
”三個階段的校本課程內容,設計“理論學習、主題探究和實踐體驗”三個步驟的教學流程,以“情景體驗式教學和單元主題模塊教學”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掌握職業知識,提升職業選擇和人生規劃的能力。關鍵詞:新高考背景;生涯規劃;校本課程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規劃教育是現代普通高中教育發展使然,是對學生自主選擇和個性化需求的回應。實施生涯規劃教學,應有減負意識,積極整合課程內容,設計融理論與實踐為一體、切實可行、能高效提升學生生涯規劃素養的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2期2024-04-05
- 普通高中紅色生涯教育校本課程實施策略
融入生涯教育校本課程框架設計,通過“基于紅色信仰的生涯喚起、生涯探索與生涯決策”實施,尊重學生選擇權、自主性,提升學生生涯素養,幫助學生堅定紅色信仰,將自己生涯發展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緊密相連,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關鍵詞:紅色文化;生涯教育;校本課程愛國主義教育是一種生動的集體責任感,也是全國人民最純潔、最樸素的情感目標,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核心[1]。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始終堅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1期2024-04-04
- 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美術校本課程的教學探討
過對高中美術校本課程的教學探討,有效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拓展高中美術教育的資源、時間和空間,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成為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動力。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美術;校本課程高中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他們在各領域的核心素養是在高中階段成型的。高中美術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美術方面的知識技能,還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應通過校本課程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使之成為日常美術教學的重要輔助,充分發揮美術的育人作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1期2024-04-04
- 深研突破 聚力啟航
新課改背景,校本課程開發建設已經成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初中物理教師需從長遠的角度考量,切實發展學生物理探究、實踐能力,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形成科學精神。所以,教師需有效依托STEAM項目化模式,驅動校本課程發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引導學生真正進入物理學科領域。文章將從初中物理校本課程視角出發,探究STEAM項目化教學路徑,提出一些針對性建議。關鍵詞:校本課程;STEAM模式;項目化受到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加之中考升
中學理科園地 2024年1期2024-03-31
- 指向文化自信的小學英語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積極推進英語校本課程建設,補充拓展英語學科知識,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師精選英語校本教材《南官Ding Dong——請世界聽我說》中的“Zhongqiu Festival”一課,帶領學生了解中秋節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彰顯文化自信。【關鍵詞】文化自信;小學英語;校本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是英語課程的育人目標,也是時代的要求。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南官小學積極推進英語校本課程建設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24年2期2024-03-31
- 基于學校文化建構校本課程路徑探析
】學校文化 校本課程 養正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新時代教育賦予學校的重要使命,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元素,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載體。學校文化底蘊是學校發展的根脈,彰顯了學校特色,也是學校課程構建的基本根基。基于學校文化建構學校課程能夠讓課程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對促進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學教育集團(以下簡稱“月河小學”)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堅持“守正出新”的原則,賡續學
中國教師 2024年2期2024-03-03
- 中國傳統節日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
日,扎實構建校本課程體系,讓傳統文化厚植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通過整合文化特色、加強學科滲透、創新活動等,做到全方位、多維度、精細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使學生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關鍵詞:中國傳統節日? ?校本課程? ?德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傳承、弘揚、發展、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其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艱苦奮斗的中華兒女,具有豐厚的價值內涵與生
江西教育C 2024年2期2024-03-01
- “思政+勞動”協同育人助推學校思政一體化
;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通知》強調“注重資源整合,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切實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有效性”。為了促進思政一體化的有效實施,威海市南山小學同乳山市第二實驗小學致力于思政教育和勞動課程的深度整合,探索小學“思政+勞動”協同育人新路徑。一、課程雙“整合”,課程內容“新”研發校本勞動課程內容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梳理道德與法治教材,整合形成由低、中、高年級層層遞進的“八課群”主題序列
中小學班主任 2024年2期2024-02-27
- 指向知識建構的校本課程真實性問題解決
[摘要] 在校本課程實施中,以STEAM教育為手段,通過組織學生發現現象、提出問題、發表觀點、研究設計,不斷架設學生的知識結構,有效解決真實性問題,為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綜合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筆者以南京師范大學附屬邗江實驗小學“幸福田園”實踐基地為依托,通過實施“溫室大棚的自主建設”校本課程,探尋解決校本課程真實性問題的科學策略。[關鍵詞] STEAM教育;知識建構;校本課程;跨學科素養STEAM教育是整合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人文藝術等多個學科的綜
中小學班主任 2024年2期2024-02-27
- 讓學習看得見:小學自然筆記的價值追求
[關鍵詞] 校本課程;自然筆記;實施策略一、探尋:自然筆記課程研究的根本動因1.根植學校文化,探索教育新方法學校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倡導下,以“生活因科技教育而更美好”為辦學特色。從創校始,學校結合本地的人文自然特點,營造生態校園、美麗校園。學校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環保教育活動,推進校園的生態文化建設,幫助學生樹立人與環境友好共處的觀念。學校積極開拓環境教育新領域,探索環境教育新方法。2019年開始,學校帶領學生開展自然筆記活動,帶上紙和筆,走進
中小學班主任 2024年2期2024-02-27
- 農村小學勞動教育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小學勞動教育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策略,并探討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提高農村小學勞動教育的質量。【關鍵詞】農村小學;勞動教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中圖分類號】G40-0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4)02—0037—05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利用獨特的資源和環境優勢,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勞動教育。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提高農村小學勞動教育質量,需要我們進一步
甘肅教育 2024年2期2024-02-26
- 小學人工智能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小學人工智能校本課程建設研究,聚焦人工智能課程設計與實施,構建了多趣味、重體驗、廣參與的人工智能校本課程。“AI上智慧古鎮”校本課程以當地古鎮特色文化為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實際問題,通過搭建模型與編寫腳本等項目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探索人工智能教學新模式。【關鍵詞】小學人工智能;校本課程;人工智能教育【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論文編號】1671-7384(2024)01-055-02小學階段人工智能教學的現狀探析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4年1期2024-02-18
- 海南鄉土文化“東坡印記”小學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板塊為載體的校本課程,開發了學科滲透課程、東坡文化主題課程、實踐拓展課程三類課程分支,建構了整合延伸國家課程、滲透特色地方課程、彰顯海南本土特色文化的“東坡印記”校本課程體系,旨在培養具有海南特色印記和瓊島東坡精神的學生。【關鍵詞】校本課程;海南印記;東坡文化;特色課程自號“東坡居士”的蘇軾,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不僅詩詞文賦、書法繪畫登峰造極,其體切民眾、隨緣自適、豁達開朗等精神組成了“東坡文化”的核心內容,更值得我們思考、品味和深悟。習近平總書
新教育·綜合 2024年1期2024-02-01
- 傳承紅色基因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鄉土文化;校本課程【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51-0021-0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一所以姜堰區(原泰縣)縣委書記、抗日英雄徐克強烈士名字命名的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克強學校依托紅色鄉土資源優勢,以傳承紅色基因為己任,以“紅色鄉土文化”課程基地為抓手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12期2024-01-31
- 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校本課程建設
開展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針對性地組織具有技術專長的學生進行培養,運用“實踐探索+技術創新”的教學方法,使其將技能學習、實踐探索、小組合作和延伸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相融合,從而培養他們的技術創新能力。本文將從完整的課程內容、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的課堂空間和有效的小組合作觀點展開闡述,列舉了一些具體做法,希望能為高中信息技術校本課程建設提供一些參考。【關鍵詞】信息技術? 校本課程? 技術創新【課題項目】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以“微課“研究活動為載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12期2024-01-28
- 論小學的課程與教學改革
合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統籌實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校本課程的關鍵是強化三個綜合課程:一是文史哲與國際理解整合的PHIL課程;二是數學與科技整合的STEM課程;三是游戲與體美勞整合的GLAS課程。【關鍵詞】國家課程 校本課程 綜合課程 課程與教學改革2023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各學校建立健全推進機制,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小學的主要責任是高質量落實國家課程,其關鍵是通過教學改革實現“開齊
中國教師 2024年1期2024-01-26
- 文化自信視域下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創新實踐
古詩文教學;校本課程作者簡介:俞雨函(1992—),女,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學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語文課標”)指出,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縱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以下簡稱“部編版教材”),古詩文的占比很大,其不僅是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要想讓古詩文教學能夠更好地發揮育人價值,教師需探尋出一條創新路徑,以提升學生語文核
教育界·A 2023年34期2024-01-25
- 海洋文化特色校本課程的實踐與研究
海洋文化特色校本課程內容的實施策略、實踐內容和框架以及實施途徑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充分挖掘學校的海洋文化,開發校本課程,將海洋文化精神跟學校教書育人結合的辦學實踐。[關鍵詞]海洋文化;特色;校本課程;實踐研究[中圖分類號]? ? G62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30-0020-04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了以學校為本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3年10期2024-01-23
-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對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體育校本課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鍛煉及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學校特色的體育項目及活動順利開展,強化學校的體育課程,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關鍵詞:新課程;小學體育;校本課程1?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1.1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全面發展體育活動豐富多樣,并不是只有單一的跑步、跳遠等項目,如足球、排球、跳繩、沙包等運動形式。學生的身體素質不
啟迪與智慧·下旬刊 2023年12期2024-01-20
- 大單元視角下中國畫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
育目標,美術校本課程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中。在大單元視角下,校本課程需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實際學情與發展水平等各方面展開,主要圍繞辦學特色,學生的興趣、特長,教師的專業特點等,規范性、全面性地安排教學內容,制訂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有新的探索和體會,激發學生對中國畫的熱愛,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個人修養,使學生能夠受益終身。關鍵詞:大單元;初中美術;中國畫;校本課程國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文化、審美、特色、情懷等,學習國畫能夠
課堂內外·初中教研 2023年11期2024-01-20
- 基于校本課程的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
特點,本文以校本課程為導向,重點論述基于校本課程的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旨在彌補傳統教學內容有局限性、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短板,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關鍵詞:校本課程;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實施策略作者簡介:俞書鳳,肇慶市第十六小學。核心素養培養為英語教學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擺脫應試教育思維的桎梏,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深入探究核心素養及其要素對學生能力發展的現實意義,深
校園英語·月末 2023年7期2024-01-19
- 小學曲棍球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初探
了小學曲棍球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學校體育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對實踐經驗的分析與開發曲棍球課程實際所需要條件的探討,結論認為將曲棍球項目作為校本課程來進行開發和實施是完全可行的。關鍵詞:曲棍球;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一、小學曲棍球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曲棍球運動簡介曲棍球是在長方形草皮上,各隊通過配合,用球棍擊打球射門得分的對抗性球類運動。由于它在草地上進行,故又名“草地曲棍球”。1908年,曲棍球運動正式列入第四次奧林匹克運動會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2期2024-01-17
- 新課標理念下機器人校本課程教學策略
了開設機器人校本課程的必要性,同時對機器人教學現狀做了具體分析,并提出以項目為載體的機器人校本課程教學策略:發展問題意識、想象能力、質疑能力,促進思維生成;注重傾聽表達、小組協作、多元評價,記錄思維痕跡;倡導真實情境、批判思維、深度交流,激活深度思維。關鍵詞:新課標;機器人;校本課程;教學策略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24)01-0077-04教育機器人融合了計算機、工程、電子等多種學科知識,是跨學科知識內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24年1期2024-01-09
- 依托“校本課程” 形成閱讀“生長力”
需求,我們在校本課程環境下實施“雙減”政策,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運用實踐驅動、銜接助力、滲透減負三大策略,依托校本課程,減負增效,讓閱讀悄然融入學生的生活,扎根于學生的心中,使學生形成閱讀“生長力”。一、實踐驅動(一)傳統實踐活動1.朗讀實踐詩詞是用來朗讀的,朗讀是心靈的吟唱。紅領巾廣播站開啟了每天的晨讀午誦的快樂時光。各班語文教師將本年級學生喜愛的經典作品帶進課堂,師生共讀。我們還精選了一些學生喜愛的經典詩詞,按年級編成校本課程
新課程·上旬 2023年14期2024-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