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3期
刊物介紹
《國際博物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48年創刊,是一個交流有關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科學和技術信息的主要論壇。這是 一個獨特的空間,在這里讀者和撰稿者可以通過遍布全世界的遺產分享文化的差異?!秶H博物館》如今以新的編輯思路討論國家和國際層面 上的文化政策、倫理和實踐的問題。本刊鼓勵在跨學科(包括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及藝術歷史學、社會學、哲學、博物館學和經濟學等)語 境下交流專業知識,交流保護文化遺產的最佳實踐,以及如何在不斷深刻變化的文化環境下作出政治決策。本刊突出博物館作為遺產和文化知 識反思與生產場所的地位,并提供發生在國際團體中的爭論的信息。各種文化的經驗和知識圍繞相關主題得到展示,從而發展實踐了多樣性并鞏固了國際團結。本刊是就博物館和文化遺產進行國際對話的基本陣地。 《國際博物館》為季刊,以阿拉伯語、英語、法語、中文和西班牙語五種文字出版。本刊還根據主題出版特定語種的版本并向 有關國家的學術機構發行。
國際博物館
- 宋向光:實物收藏與人文情懷是基礎
- 盜墓?考古!聽北大教授科普考古那些事兒
- 四月天,去東京國立博物館賞櫻
- 博物館里開商店,其實是個「技術活」
- 關注「肉身坐佛」續:文物返還相關國際法律選編
- 國家文物局啟動追討被盜肉身古佛 荷蘭已突然撤展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亞洲藝博會迎來黃金時代?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館百年慶:希望收藏更多亞洲文物
- 神偷是如何潛入博物館的?盤點全球博物館藝術品失竊案
- 博物館「裸展」是非說:說明文字很少的展覽,是不是好展覽?
- 「The Design Museum 設計博物館」設計控必收藏的APP
- 尼尼微:被洗劫的考古圣地
- 博物館藏品保護基本實踐:控制有害氣體
- 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博物館條例》
- 我的眼睛怎么了?!日本幻覺藝術博物館的奇妙體驗
- “金羊開泰”
- 隱藏城市掌紋和溫度的小博物館
- 博物館的數字化浪潮:追捧與爭議
- 大都會博物館館長坎貝爾:用創意接駁東西方美學
- 單霽翔:關于建立科學的博物館評價體系的思考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