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2期
刊物介紹
《國際博物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48年創刊,是一個交流有關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科學和技術信息的主要論壇。這是 一個獨特的空間,在這里讀者和撰稿者可以通過遍布全世界的遺產分享文化的差異。《國際博物館》如今以新的編輯思路討論國家和國際層面 上的文化政策、倫理和實踐的問題。本刊鼓勵在跨學科(包括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及藝術歷史學、社會學、哲學、博物館學和經濟學等)語 境下交流專業知識,交流保護文化遺產的最佳實踐,以及如何在不斷深刻變化的文化環境下作出政治決策。本刊突出博物館作為遺產和文化知 識反思與生產場所的地位,并提供發生在國際團體中的爭論的信息。各種文化的經驗和知識圍繞相關主題得到展示,從而發展實踐了多樣性并鞏固了國際團結。本刊是就博物館和文化遺產進行國際對話的基本陣地。 《國際博物館》為季刊,以阿拉伯語、英語、法語、中文和西班牙語五種文字出版。本刊還根據主題出版特定語種的版本并向 有關國家的學術機構發行。
國際博物館
- 單霽翔:關于建立科學的博物館評價體系的思考①
- 《譯林》雜志招聘兼職新媒體運營專員
- 單霽翔:關于建立科學的博物館評價體系的思考②
- 水木清輝《東莊圖》(節選)
- 2014第3季度中國博物館(展覽)關注度排行榜Top50
- 2015年全球十大最值得期待的新博物館
- 西班牙博物館的經驗:吸引觀眾的N種方法
- 美國博物館聯盟2014年度“博物館出版物設計獎”獲獎作品賞
- 再見,2014|國際博物館雜志2014年微信全紀錄
- 盤點2014年全球十大考古發現:考古,探索真理的力量
- “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今在南京博物院開幕
- 圣誕禮物第二發:《博物館變遷:博物館歷史與功能讀本》
- 圣誕禮物第一發:《國際博物館》雜志全新出刊
- 法國人買房愛“傍”博物館:能更好融入另一種文明
- 創意設計×博物館:史密森設計博物館五大互動參觀體驗
- 1212=《金色中國》+《大云山》包郵到家
- 互聯網巨頭“搶食”數字博物館|博物館數字化與數字化博物館
- 王婆賣瓜與含沙射影:與臺灣收藏家曹興誠商榷
- 為什么要去博物館?《博物館起源》給你答案
- 搶鮮看!故宮今推首款兒童iPad應用 《皇帝的一天》萌動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