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故宮博物院院長。參與“指南針計劃”,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005 年3月獲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杰出人物獎”;出版專著《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走過關鍵十年》等。2014年9月,榮獲文物保護專業內的最高學術榮譽“福布斯獎”。
[英國]
1998 年英國政府開始引入公共服務協議,按照效果導向原則、分權原則、問責性原則、透明度原則,對包括博物館在內的政府公共支出項目全面設置了可測度目標。同時,通過制定一系列非強制性的和鼓勵性的建議,為博物館機構提供一個政策框架,使它們在這個框架內運作,以實現其宏觀管理意圖。英國政府對博物館進行操控的另一項重要措施是實行達標登記制度,登記制度包括自我評估、同行評議、定期復查、重新登記四個階段的運作過程。博物館登記制度的實行,為英國的博物館界提供了共同的行為準則和基本標準,為博物館的撥款機構和贊助機構提供了客觀的依據,幫助博物館解決了一些重要的發展問題,促使博物館進行完善和提升,也促進了館際的合作與交流。“它成為英國博物館工作表現的一個指示器,也提供了一個準確的博物館統計數據庫”。
[法國]
法國政府為了將文化資源配置向地區傾斜,解決博物館在不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2002 年頒發的博物館法律中,規定向具備一定資質的博物館授予“法國博物館”的稱號,為發展地區博物館提供法律支持。該法律規定擁有文物藏品的機構或個人均可以提出享有“法國博物館”稱號的申請,在經過博物館最高委員會審核之后,由法國文化部頒發該稱號。一座博物館必須擁有一定價值的文物收藏,擁有對文物藏品進行科學研究的計劃,擁有使每位觀眾都能認知文物藏品并了解博物館的政策,擁有與文物藏品匹配符合觀眾需求的館舍,才能被授予“法國博物館”稱號,擁有“法國博物館”稱號的博物館要與國家簽署協議,國家給予博物館文物保護技術支持,文物藏品進行編號保護,不可轉讓,博物館同時承擔向公眾開放,進行科學研究等相應責任。
經過近10 年的發展,法國目前共有1214 座博物館擁有“法國博物館”稱號。這些博物館分布在各大城市、鄉村甚至海外屬地,有的屬于大區,有的屬于省、市、鎮、協會以及基金會,其中82% 的博物館隸屬于地方政府。 授予“法國博物館”稱號的做法,使擁有文物藏品的機構在保護方面得到政府專業指導的同時,承擔向社會民眾展示文物藏品的義務,肩負進行相關科學研究的責任。同時,“法國博物館”的文物藏品通過捐贈、購買、遺贈等方式不斷得到豐富,切實承擔起傳播文化的使命。法國博物館界每年都由博物館的上級管理部門組織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社會力量,以及市民代表、學生代表和議會議員等,對博物館進行評估考核,不僅包括博物館面向社會的各項展覽和服務等,而且將社會公眾對博物館的滿意度作為重要指標。
[認證制度]
博物館登記制度需要合理的評估體系予以支撐,而評估體系的建立涉及評估主體,由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共同組成的評估主體,才能全面評價博物館的優劣,而評估的實施最好由第三方牽頭。一些國家由博物館專業協會進行認定評估,目的在于維持或維護博物館事業的品質及社會責任,進而確保社會對博物館的信任度,從長期來看有助于提升博物館的專業水準及社會形象。在博物館專業協會方面,最具有影響力的是美國博物館協會認證制度,其認證制度的認證程序分為三個階段:自我評估、同行評估與認證委員會評估。
[美國]
美國博物館協會認證制度采用以核心問題為導向進行評估,分幾個方面考察博物館具體的業務運作:包括博物館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方式要可以有效的推動任務的完成;博物館藏品要符合任務目標并進行有效率的管理、收藏、保全、建檔與保存的工作;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與文化活動要有利于推動博物館文化傳播,要合理計劃并適當創新,以提供觀眾學習欣賞的機會;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與文化活動要以適當的研究來有效地呈現,要符合現有及潛在觀眾的特點與需求,要有效組織觀眾參與;博物館要有效的評價其陳列展覽與文化活動,與觀眾進行雙向溝通;博物館的研究活動要符合學術標準。
美國博物館協會的認證項目,是美國同類項目中涉及面最廣的國家項目,是為博物館經營制定美國國家標準和最佳做法的有效途徑。自1971 年美國第一批16 家博物館通過認證以來,美國至今約有778 家博物館通過了美國博物館協會組織的認證,但是其數量尚不足總數的5%。通過此項認證能夠說明該博物館至少具備以下四個特征:符合美國博物館國家標準和最佳做法,能夠實現其使命并滿足公眾信托責任,充分展示自己作為公眾信托資源優秀保管人的形象,致力于博物館運行和機構持續發展的最佳狀態。
[日本]
與美國博物館協會認證制度相比,日本的博物館認證制度是一種由政府組織的博物館認證制度。日本自1951 年起實施的博物館法規定,申請設置博物館,需向當地都道府縣的教育委員會申請登記。由于體制及隸屬原因,日本博物館認證制度的運行出現一些問題,全國成功登記為“博物館”的數量偏低。為了以較為理想的標準去評估并且選擇可認定的博物館,日本文部科學省于2001 年至2002 年委托日本博物館協會進行名為“有助于博物館營運的活力化、效率化的評價方法”的調查研究,并于2003 年發行報告《博物館期待的樣貌:與市民共同創建新時代的博物館》。
該項調查重視對博物館獨特性的尊重,以所有博物館為對象,設定了3 項基本原則與9 項約定,作為各館自我評價并檢討改進的標準。3 項基本原則與9 項約定分別對應以下三個方面作出要求。在使命與運營方面,以明確社會使命,對所有人公開營運為原則,約定事項包括:使命與計劃;設施的整備與管理;咨詢的發布與公開;市民參與;組織人員及財務與社會資源等內容。在藏品方面,探求受社會委托的文物,以傳遞于下一代為原則,約定事項包括:文物的收藏;保存與修復等內容。在研究、展示及教育活動方面,以與眾人分享知識性的刺激與喜悅,創造嶄新價值為原則,約定事項包括:調查與研究;展示與教育普及活動。
(未完待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