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底,全球最大的旅游社區和旅游評論網Tripadvisor發布了2014全球熱門博物館排行榜名單。據稱,這份名單由全球上百萬的全球旅行者的真實點評選舉而得。很顯然,旅行者的點評體現了博物館的熱門程度。
回顧中國博物館界,中國博物館協會也對國家一級博物館作運行評估并以報告的形式發布,這一評估可以體現博物館的專業程度。然而,博物館及其展覽在社會進程中的角色評估,不太可能只用單一指標——無論這個指標是藏品數,觀眾人數,或是展覽數量——衡量。旅行者僅僅是博物館觀眾的一部分,旅行者評估也未將博物館所在地的觀眾以及博物館在館外的影響力納入評估范圍,因此這一指標并不能真實反映一個博物館的影響力;而中國博物館協會的運行評估則過于專業,一般民眾很難理解其中復雜的專業規則和定量統計轉換,而博物館影響力只是評估體系的一部分,所以這兩種評估雖然有自己的科學性,但是卻并不能視為博物館影響力的反映。
目前,中國的博物館及其展覽在社會上所受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有鑒于此,本刊特別邀請了潘守永先生組織部分學者,以項目的形式,對博物館(展覽)社會關注度進行了一些研究。
社會關注度是在現有的文化環境下,社會對博物館展覽和傳播行為的回應和反饋,通俗的說就是博物館社會職能的評估量度,不但受展覽本身的質量和水平影響,也受博物館本身公共形象疊加的影響。博物館(展覽)社會關注度排行,通過對博物館及其展覽在社會各類媒體上的呈現頻率進行量化統計,計算出博物館影響力的相對大小。主要思路為:通過國內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百度,最常用的新浪微博(關鍵詞搜索)、微信(關鍵詞搜索)等網絡媒體,按照“電視”、“報刊”、“網絡”、“微博”、“論壇”等關鍵字,統計出與某一種博物館相關的條目,此條目的總量稱為“曝光率”。本排行榜即依據此“曝光率”加以排序。
本次研究的時間段為2014年第3季度。未來項目組還將根據各方面反饋,對影響排行榜的各指標進行修正。
需要說明的是,相同標題以及同一內容,在不同媒體發布則分別計算次數。博物館名稱以正式名稱為準,個別館常用名影響力遠大于正式館名的,則取常用名(如中國科技館)。由于媒體經常使用“簡稱”,如“中國國家博物館”經常使用“國家博物館”或“國博”,“故宮博物院”經常使用“故宮”,省級媒體在報道本省博物館時則經常使用“省博”,等等,本統計中將此類情況另外計算,作為“參考項”。
本排行榜的計算,暫時沒有考慮不同媒體的“權重”關系。從受眾量來看,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微博”、“微信”)、報刊平媒的受眾量是有區別的,而“論壇”以及大眾“網絡”均有“點擊量”的累計。此外“微博”的不同博主之間其“影響力(權重,表現為粉絲數量)”有較大的差別,“ 報刊”、“電視”暫時則無此類統計。這些“點擊量”和“影響力權重”,稱為“影響力系數”。本榜單已考慮了此“影響力系數”,包括了博主的粉絲數及單篇閱讀數,該數據可在未來以供咨詢。
中國國內博物館的總數已經發展到4165座,本榜單根據上述數據來源,取前100名博物館(展覽新聞)的綜合數值,根據這100名數值綜合計算“影響力系數”,形成為國內博物館(展覽)關注度TOP名單。因篇幅所限,本排行只刊出前50位。
在本榜單中排名居前10位的是:
本期TOP10簡析
在關注度TOP10中,文化部直屬的兩家國家級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出意外上榜。從上榜博物館屬性來看,歷史類博物館占最大比例,不算故宮、國博,上榜的歷史類博物館有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與首都博物館,這四家也同屬于中央與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8+3)。美術館與科技館分別有中國美術館、北京天文館上榜。紀念館則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上榜。
在TOP10中,故宮博物院(含故宮)位居關注度榜首,且各項數據均大幅領先。項目組認為,這與以下幾方面因素相關:第一,故宮博物院積累多年的品牌影響力使故宮的大小事件都有可能被媒體關注;第二,故宮博物院非常重視與媒體的關系,無論是院領導或是院業務活動,均可獲得媒體大量報道;第三,本季度包含中小學生暑假,故宮博物院接待觀眾量居高不下,也帶來了媒體更多的關注;第四,第七屆“文博會”(廈門)的預熱,令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成為社會熱詞,而故宮博物院在文創產品的策劃、推廣上,近期連續發力,亦為關注度提升貢獻不少。
中國美術館位居第二,甚至超越了不少傳統意義上的強館,這一結果亦令項目組較為意外。經觀察數據,主要原因是美術館的展覽多為美術作品展,其布展周期相對較短,布展難度相對較小,因此其展覽數量較多,品種豐富,也就不斷成為新聞熱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排第三,符合其國家博物館身份。一是國家博物館基本陳列始終吸引著觀眾,二是國博的臨時展覽豐富,歷史類展覽(如“正義的勝利——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75周年”展)及藝術類展覽(如“西藏唐卡藝術——多吉頓珠、丁噶唐卡作品展”)等均引起相當關注,三是國博的地位特殊,易于成為各類重大政治社會新聞的發生地,如“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進早餐”(7月8日)算是博物館重要新聞(有意思的是,這條新聞從媒體反映看并不熱烈,甚至沒有進入國家博物館自身新聞的前TOP5),之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與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夫人卡里莫娃共同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8月19日)則形成了短期熱點。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位于第5位的北京天文館。無論從館的規模、藏品、展覽等各方面指標考察,北京天文館都不能算傳統意義上的強館。但是其關注度卻相當高。項目組認為,這與該館長期重視科普、善于捕捉社會熱點推出各類科普活動,重視媒體宣傳有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