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期
刊物介紹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85年,原名《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學報》,1991年更名為《山東工程學院學報》,2003年更名為《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85年,原名《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學報》,1991年更名為《山東工程學院學報》,2003年更名為《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原為季刊,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登山東理工大學和其它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優秀學術與科技論文的理工科基礎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論文,包括機械工程、交通與車輛工程、輕工與農業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建筑工程、資源與環境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數學與信息科學、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立足于理論研究和知識創新,兼顧應用技術與開發,及時反映學術上有特色、代表學科前沿的科技研究成果,推動山東理工大學的學術交流。開設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和技術報告等欄目。創刊近20年來,《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始終堅持“雙百”方針,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遵守《著作權法》,在廣大作者、學者和讀者的鼎力支持下,質量和知名度逐步提高。《山東理工大學學報》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電子科技文摘等數家科技期刊數據庫刊源。更多簡介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一種面向網絡編碼組播樹的隨機拓撲生成算法
- 熱化學預處理玉米秸稈制備沼氣發酵原料
- 聚苯乙烯刷保護的金屬納米粒子的制備
- 基本解法在三維涂層結構溫度場中的應用
- PRBAC:一種基于角色的起源訪問控制模型
- 居民出行停留目的識別模型框架
- 桁架結構的倒變量響應面法研究
- 含時滯反饋控制的1/4車輛模型減振研究
- 實施干預措施在HIV/AIDS預防中的效果
- 道路組合線形對交通安全的仿真分析
- 高頻GPS橋梁動態監測及數據特征信息識別
- AHP模型在焊接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 一種10kV配電網故障定位統一矩陣算法
- 鈣質砂巖水淹層測井響應特征分析及其應用
- W區塊S儲層非均質性對地層電阻率的影響
- IT能力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
- 基于主成分回歸的我國居民主要蔬菜人均年消費量的預測
- 光伏電源接入對配電網饋線電壓分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