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 意義對象的“非勻質化”
- 布洛說反了:論審美距離的符號學原理
- 符號學方法與普適形象學
- 論歷史唯物主義與政治哲學的內在會通
- 論馬克思正義觀的闡釋方式
- 善治與合法性
- 優先論是一種比平等主義更合理的平等觀念嗎?
——與姚大志教授商榷 - 正義第一原則與財產所有權的民主制
- 論城市的合約性質
- “空間”的崛起及其對新經濟地理學發展方向的影響
- 當代身份認同中的檔案價值*
- 農村勞動力流動及其社會影響
——來自皖東T村的經驗 - “信息文明”的語義分析
- 論中西文明中的天下觀和世界觀
- 文化沖突視角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分析
- 論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
- 論“國學小說”
——以《四庫全書》所收“小說家類”為例 - 金融危機的微觀經濟影響研究述評
- “第八屆全國經濟倫理學”學術研討會綜述
- 符號學與文化意義闡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