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煌
銅器的出現
傳說中的“夏代”,太概是新石器時代的上期。是氏族社會的野蠻上期。這時原始共產社會已經到了末期。
這時期的銅器,現在已經發現。較早的有山東歷城龍山鎮的遺物,有銅制的鶴嘴鋤。我們可以由此推想到當時商族首先用銅。在西北的夏族,也會用銅。從甘肅洮沙縣的辛店、臨洮縣的寺洼山、民勤縣的沙井等村,都發現了銅器。特別是在沙井的遺址,發現的銅器很多,在其中還發現了帶翼的銅鏃。地下發掘出來的銅器,和“夏代”用銅的傳說,是相符合的。
當時因為銅器的發明,不少的工具改用銅做。所以這時的石斧、石鐮等石器,并沒有多大改進。但陶器卻有高度的發展。如沙井、辛店等村掘出來的陶器,有各種復雜精致的花紋。還有人、馬、車輪等形的圖案書。從圖案畫里有車輪形,可以想見當時已有車的發明。和“左傳”上所說:“夏初奚仲作車”,也正符合。
還有,傳說中的“夏代”,會筑城郭,有“峻宇雕墻”的建筑。龍山鎮就有相當好的板筑圍墻的殘存。寺洼山的遺址也有。根據科學家的意見,這時期應該有鐵器的出現,可是到現在還沒有掘到這時期鐵制的遺物。但是除鐵以外,野蠻上期的特點,在“夏代”全都存在。
私有財產的出現
人類第一次大規模的社會勞動分工,是在原始共產社會中出現了專門從事畜牧的氏族。各氏族便各有各的生產品,于是產生了氏族之間的物物交換。傳說中神農氏的時候,便是“日中為市,交易而退”(易緊辭)。
隨著銅器的出現。勞動工具造得很巧,很多。使得氏族內各家族,以家族為單位能夠用獨進行生產。當時用了銅制的農具,加上施肥、灌溉的發明,使得在一小塊地面上便能收下很多的糧食。氏族共有的土地,便分給家族去種,起初幾年重分一次,后來就不分了。這些家族分了的地,起初只有土地使用權,逐漸成為家族的完全私有。家畜也從氏族共有,成為家族私有。弓箭的發明,使得人們能夠單獨打獵,弓箭很早便成為私有。勞動工具日益復雜,以致人們對自己的工具,使用時需要熟練。這樣也就上逐漸成為私人所有。歷史上便出現了私有財產。
家族分解了氏族社會
接著若干大小家族,專門從事各種手工業,于是便逐漸地走向手工業與農業分離,從沙井遺址中所發現的精巧的陶器與銅器,便可推想到手工業已經成為專業了。這是人類第二次大規模的社會勞動分工。這時氏族內部各家族間的交換出現。便產生了貨幣。沙井遺物中的貝、玉,大概就是傳說中“夏代”的貨幣。“夏代”又發明了車子更可以看到當時交通發達,交換關系的發展了。在中國的“夏代”,由于氏族內部家族交換關系的發展,使得氏族向家族方向崩潰。夏代孔甲的時代,“綱監匯纂”里說:“諸候多版。”說明了家族分解了氏族社會。加上筑有城郭的古代市區的出現,使得氏族組織更加無法維持下去。
階級的產生
在以前,一個人勞動的成品,至多養活自己。氏族之開發生了戰斗,捉到的俘屬全殺了,因為養不活他。如傳說中黃帝與蚩尢戰于涿鹿之野,黃帝“擒殺蚩尤”。后來由于農業與畜牧業的發達,一個人勞動的成品有了剩余,能夠養活別人。加上牲畜成為家族的私有財產,人的增加,不如牲畜繁殖得快。為照顧牲畜,需要人多,于是俘虜變成了奴隸。如夏族的啟滅了有扈氏,便叫有扈氏族里的人,去做管牲畜的奴隸。夏族的杰伐有施氏取妹喜,伐岷山氏取琬、琰二女。妹喜、琬和琰,都成為古內奴隸。人剝削人的事情發生了。歷史上便產生了階級,產生了被剝削階級與剝削階級——奴隸和奴主。隨著私有財產的擴大,階級的對立更加明顯。氏族社會的原始共產制度更趨崩潰。
東方新起的商族,征服了夏族,建立了奴隸制的國家。夏代的滅亡,在中國歷史上便結束了原始共產社會。私有財產社會從此開始。從這個時期起,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便是一部階級斗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