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
修改是寫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革寫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過功夫。馬克以寫“資本論”,據(jù)說從計劃到草稿都經(jīng)過了多年的多次的修改。“資本論”第一卷寫完后,他還要作一次文體上的修飾,他給恩格斯寫信說:“這自然就像生小寶寶一樣,在一陣劇痛以后用舌頭去遍舐那活寶寶,多愉快呀。”德文本出第二版,馬克思又改了一遍。對于法文譯本,據(jù)說馬克思為了使法國的讀者容易了解,又作了許多修改。在文學家方面,托爾斯泰寫“戰(zhàn)爭與和平”,有的說改過五遍,有的說改過七遍。他們寫那樣大的作品還改了又改,我們平常寫短文章就更應常多加修改了。
普通所說的修改,是在文章寫成以后;其實在文章未寫以前,對于立意布局的反覆推敲,對外寫作提綱的再三斟酌,都帶有條紋的性質(zhì)。這種下筆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緊不過了,正如蓋房子首先要打好圖樣,作戰(zhàn)首先要訂好計劃一樣。要是這第一步功夫沒有用夠,寫起來就常常會寫不下去,或者勉強寫下去了結果還是要不得。這種事先的構思或?qū)懱峋V,一般人都是做的,但功夫卻不一定都用得夠。
中國過去有文不加點的說法,就是說有的人寫文章不用途改一個字。又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伙文學家在寫文革之前,總是把墨磨得很充足,然后鉆到被子里去睡。睡了起來就揮筆寫成,也是一字不改。這些說法如果是真的,我想一定是他們先就在腦子里修改好了的緣故。
我們現(xiàn)在寫文章,倒也用不著要一字一句都完全想好才下筆。并且現(xiàn)在的事物和我們對于事物的看法都比古代復雜,下筆以前多思索,多醞釀,仍常常只能完成一個圖樣,一個計劃,還是需要下筆以后邊寫邊改來充實,來修正,還是需要寫完以后根據(jù)自己的審查和別人的意見來再三修改,來最后寫定。這種寫作過程中和全篇寫好后的修改,一般人也都是做的,但功夫也不一定都用得夠。
怎樣才算修改的功夫用夠了呢?改的遍數(shù)多還并不就等于改得夠。衡量夠不夠的標準我想有兩個:一個是內(nèi)容正確,一個是讀者容易接受。毛主席在“反對黨八股”中講:“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復雜的、必須反覆研究,才能反映恰當,在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獲得做文章的ABC。”這是從根本上說明了文章要多改的理由,同時也就推出了修改的目標。客觀事物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認識清楚完全,多一次修改就是多一次認識。表達我們的認識的文字和形式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選
擇適當,多一次修改就是多一次選擇。能否做到內(nèi)容完全正確,自然要看我們的思想水平怎樣;但如果我們采取謹慎態(tài)度去修改,自己多用腦筋,加上向別人說教,對每一個論點每一個看法卻不隨便放過,也就可以去掉或減少許多內(nèi)容上的錯誤。內(nèi)容正確,就具備了說服讀者的基本條件。不過要讀者容易接受,也還依靠好的表現(xiàn)形式。還得在布局上,邏輯上,文字上再花些功夫,才能夠使文革的每一句,每一段,一直到全篇,一下子打進讀者的腦筋。能否做到表現(xiàn)形式很完美,自然要看我們的寫作水平怎樣;但如果我們采取替讀者著想的態(tài)度去修改,總是想著我們所寫的一般讀者能不能完全了解,會不會相信贊成,是不是感到柏燥沉悶,也就可以去掉或減少許多表現(xiàn)形式上的缺點。
一般文革的毛病,根本成問題的大概不外乎觀點錯誤,不合事實,教條主義,空洞無物等項。并不是整篇要不得而是局部內(nèi)容或表現(xiàn)形式非改不可的文章相當多,就我所能想到的毛病列舉出來,就有這些:
一、抽象籠統(tǒng),敘可不具體,說理不分析。
二、根據(jù)不足,就下斷語,我要這樣說就這樣說,信不信由你。
三、強調(diào)一點,不加限制,反駁別人,易走板端,沒有分寸,不夠周密。
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說得很多,以為只有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
五、別人不知道的事情說得很少,以為自己知道別人也應該知道。
六、許多事情或問題,隨便放在一起,沒有中心,沒有層次,逐段讀時也還可以,讀完以后一片模糊。
七、寫到下句不管上句,寫到后面不管前面。
八、信手出來,離題萬里,偏又愛惜,舍不礙割棄。
九、抄書太多,使人昏昏欲睡。
十、生造詞頭,亂用術語,疙里疙疸,詞不達意。
十一、沒有吸取說話里面的單純易懂,生動親切等好處,只剩下說話里面的羅嗦重復,馬虎破碎等缺點。
十二、沒有學到外國語法的精密,卻摹傲翻譯文字造長句子,想把天下的事情一口氣說完,一直是逗點到底。
這是我們常寫的敘事說理文章中的一些毛病。文藝作品還有別的特殊問題,這里不去說它。我們犯這些毛病,也并不完全由于我們的思想水平寫作水平真正就那樣低,而常常由于我們花心思花功夫不妨,尊重讀者體貼讀者不夠。
內(nèi)容要正確,表現(xiàn)形式要恰當,都是為了讀者。好文章不僅要讀者容易懂得,相信,并且還能夠吸引讀者,讀者讀起來能夠得到一種提高,一種愉快。這個境界不易達到,但我們總應該努力把文章寫得講究一點。文革也是一種重要的革命工具,發(fā)表出來是要對群眾負責的。因此,從未寫以前到出完以后。從內(nèi)容到形式,凡屬可能做到的反復研究,充分修改。都大有必要。我講這些,并不是說我就做到了這樣,剛剛相反,正因為我也是粗心大意,不僅得做文章的ABC,現(xiàn)在有些覺悟,愿從此努力而已。
一九四九年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