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購糧證吃飯,靠了十幾年,澇洼湖還是澇洼湖。一發階級之憤,自己起來干,澇洼湖就變成了米糧川。
我們大隊是臨沂縣有名的澇洼湖。一千八百畝土地只有三百來畝能種谷子和地瓜,其余大部分只能種can子。大雨一來,莊稼沒頂,地里行船;遇到干旱,地板梆硬,到處裂縫。好年景畝產百八十斤糧食,歉年成二三十斤,甚至顆粒不收。解放前貧下中農靠賣兒賣女、逃荒要飯活命;解放后生產雖有些發展,但澇洼湖沒根治,還得年年靠國家救濟。
咱村的貧下中農和社員,原來都是有覺悟有干勁的。但由于年年受災,勞動情緒受到影響。常??繃揖葷縼砜咳ィ簿陀腥苏f:“咱是貧下中農,干多干少,地里打不打糧,國家還能讓咱餓著!”國家經常給我們發領救濟糧的購糧證,有時一年發三次。又有人說:“咱村啥時候也得靠國家,不如干脆發個‘鐵購糧證,啥時也使不壞。”這種說法,確實代表了當時很大一部分社員的思想,成了我們大隊生產發展的嚴重障礙。一九六二年上級黨委號召我們根治澇洼湖大修臺田時,部分社員就怕苦怕難不愿干。問題很明顯,要發展生產,要使后城西大隊的面貌得到徹底改變,就要徹底克服“鐵購糧證”思想。于是黨支部領導全村進行了憶苦思甜的階級教育。
提起解放前,咱村哪家貧下中農都有深仇大恨。老貧農張緒發,一家人沒房住,在地主的破車架子下過夜;沒有被子蓋,用破簸箕遮風御寒;沒有飯吃,撿爛地瓜、爛菜葉子吃;沒鞋穿,光腳丫子在雪地上走……貧農張緒成的老伴從小就靠討飯生活,結婚以后還是討飯;因為沒有飯吃,她家逃荒幾十年,她的兩個孩子活活餓死……很多人為了活命賣掉了兒女;很多婦女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槍殺、活埋,……我們貧下中農的血淚仇真是說不完,道不盡?。?/p>
緊接著訴苦會,我們又算了兩筆帳。一筆是解放前的苦情帳:全村一多半人家逃過荒、要過飯;僅一九四0年到一九四一年,全村一百八十戶、八百六十口人就有一百二十戶、五百多口人逃荒要飯;還有十六戶賣兒女。另一筆帳是解放以后黨和毛主席對我們的恩情帳: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二年四年時間,國家給我們的救濟糧就有二十三萬多斤,救濟款五千四百多元。通過訴苦算帳,我們挖到了苦根:苦根就是舊社會,就是地主富農國民黨反動派。我們也找到了甜源:甜源就是共產黨、毛主席。人們說:“沒有共產黨和毛主席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從今后黨叫干啥就干啥,毛主席叫干啥就干啥,二話不說。”也有人說:“咱貧下中農當家作主了,咱們不干讓誰干,難道讓地主富農干?他們不但不干還搞破壞呢!”
訴了階級苦,又訴大自然的苦。大伙討論:為啥階級敵人已經打倒了,我們在經濟上還沒徹底翻身?原來還有個自然敵人在壓迫我們。我們大隊的自然敵人就是澇。解放以來就有十一年受災,近四年就有三年受災,就是豐收年也不夠吃。這一訴群眾革命干勁來了:有黨和毛主席領導,我們打倒了地主富農和國民黨反動派,現在也一定能打倒自然敵人,把澇洼湖改造成良田。于是,黨支部向全體社員提出一個戰斗口號:徹底改造澇洼湖,堅決丟掉購糧證。
趁熱打鐵,趁水和泥。訴苦會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大隊全體社員和青年,響應黨支部的戰斗號召,一齊下了湖。挖溝的挖溝,平地的平地,熱火朝天地干起來了。經過一冬一春的奮戰,終于修起了四百畝臺田。這一年又是風災又是澇災,澇洼地里的莊稼倒的倒、淹的淹,畝產只有二三十斤。四百畝臺田卻有史以來第一次長出了好莊稼。秋收后,我們又挖了八百畝臺田。一九六四年秋天,我們大隊獲得了歷史上第一次大豐收,平均畝產四百三十斤。不僅徹底丟掉了購糧證,還賣給國家十八萬斤糧。
這幾年的事實使我們體會到:依賴國家,靠“鐵購糧證”吃飯,愈賴愈沒有志氣,愈靠愈窮;自己發憤圖強,改天換地,澇洼湖就會變成米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