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傳》:是一部誣蔑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宣揚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投降主義的壞影片。武訓,清朝時代人,是個地主的奴才,影片卻把他描寫成一個為了貧苦農民子弟取得受教育的機會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人物”。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嚴肅指出《武訓傳》的反動性,號召全國展開對《武訓傳》的批判。這是新中國建立后第一次對資產階級反動思想大規模的批判。
《紅樓夢研究》:作者俞平伯。這本書是用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觀點和煩瑣考證的方法,來論證《紅樓夢》。一九五四年九月,全國展開了對《紅樓夢研究》的批判。這是一次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無產階級思想對資產階級思想的斗爭,是反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斗爭。
胡風反革命集團:胡風是一個叛徒,后來又混到革命隊伍里來。解放以后,他在文藝界組織黑幫,進行反革命活動。一九五四年,他向黨中央提出三十萬言的“意見書”,惡毒攻擊黨的文藝方針和毛澤東文藝思想。一九五五年五、六月間,《人民日報》連續發表了關于胡風反革命集團的三批材料,徹底揭露、粉碎了這個集團的反革命陰謀。 “寫真實”論:“寫真實”論,是修正主義的創作主張。反革命分子胡風是主張“寫真實”的,馮雪峰也是主張“寫真實”的,他們這一伙人強調“寫真實”是別有用心的,是要在“寫真實”的幌子下,反對社會主義文藝的階級性、傾向性,反對文學藝術用社會主義精神教育人民。他們要在社會主義現實生活中專門尋找陰暗的角落和歷史的垃圾,他們鼓吹什么“寫真實”,目的就是要把光明的社會主義社會寫成漆黑一團。
“現實主義廣闊的道路”論:文藝界的一些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反對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說它已經過時了,要另外開辟什么廣闊的道路。以秦兆陽為代表所提出的“現實主義廣闊的道路”論就是這種貨色。他們認為:為工農兵服務這條最正確、最寬廣的道路是太窄了,是“死硬的教條”,是“給人們畫出一條固定不移的小路”。他們鼓吹讓作家們根據“各人的生活經歷、修養和氣質、藝術個性種種條件的不同”,喜歡寫什么就寫什么,讓人們離開工農兵方向去探求什么“無限廣闊的發揮創造性的天地”。
“現實主義深化”論:邵荃鱗在鼓吹“寫中間人物”的同時,提出了“現實主義深化”的理論。這個理論要求作家去表現人民群眾身上“舊的東西”,去概括“幾千年來個體農民的精神負擔”,塑造出性格錯綜復雜的“中間人物”形象。要求作家寫“平平凡凡”的東西,從而實現“以小見大”,“從一粒米看大千世界”。在他看來,文學作品只有描寫了充滿內心矛盾的“中間人物”,概括“幾千年來個體農民的精神負擔”,表現他們從個體經濟到集體經濟的“苦難歷程”,才是有現實性的,只要這樣,現實主義便“深化”了。反之,歌頌人民群眾的革命英雄主義,描寫人民群眾的英雄形象倒是不真實,不現實的?!艾F實主義深化”論是直接從資產階級批判現實主義那里販來的貨色,是一種非常反動的文藝理論。
反“題材決定”論:反“題材決定”論是一種反社會主義的文藝思想。田漢、夏衍等人都是這種主張的積極鼓吹者。無產階級的作家選擇和描寫什么題材,首先考慮這個題材是否對人民有益。選某一個題材,寫某一個題材,都是為了興無滅資,鼓舞群眾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反“題材決定”論者認為這些正確的主張是清規戒律,“有徹底破除之必要”。他們以擴大題材為名,宣傳離“革命經”,叛“戰爭道”。說我們的電影寫革命,寫武裝斗爭的太多了,不離經叛道,電影就不能出新品種。還有些人宣傳要寫什么“人情味”、“人類愛”,寫“小人物”、“小事情”等。這些主張,實際上就是企圖使文學藝術脫離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軌道。
“中間人物”論:“寫中間人物”這個錯誤主張的主要倡導者是擔任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的邵荃麟。他在一九六0年冬至一九六二年夏曾反復鼓吹這個主張。他誣蔑我國貧農、下中農的大多數都是動搖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中間狀態”的人,主張文藝作品應當多寫這種“中間人物”。目的就是企圖通過“寫中間人物”去散布對社會主義懷疑動搖的情緒,抵制和反對在文藝作品中寫社會主義時代的英雄。
反“火藥味”論:現代修正主義的文學,大肆渲染戰爭恐怖,宣傳“活命哲學”、投降主義,渙散人民的斗志,為帝國主義效勞。近幾年來,我國也有這么一些人,一再地叫嚷,說我們的文學作品火藥味太多了,舞臺上槍桿子太多了,這樣就沒有藝術性了。要作家離“革命經”,叛“戰爭道”。反“火藥味”論實質上就是修正主義文藝思潮在我國文藝界的反映。
“時代精神匯合”論:以周谷城為代表所提出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謬論。周谷城不承認時代精神是推動時代前進的精神,不承讓時代精神的代表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先進階級。他提出,(下轉第四十七頁)
(上接第四十八頁)“不同階級的不同思想意識”“匯合”起來才能叫做時代精神,“非革命的、不革命的、乃至反革命的種,種”精神都要包括在時代精神之中?!皶r代精神匯合”論,是地地道道的階級調和論,是徹頭徹尾的反動理論。
別林斯基(一八一一——一八四八):俄國民主主義者,文學批評家,哲學家和美學家。他通過文藝批評活動,反對沙皇時代的農奴制和專制政體。
車爾尼雪夫斯基(一八二八——一八八九):俄國民主主義者,批評家,作家。他堅持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反對沙皇,反對農奴制。
杜勃羅留波夫(一八三六——一八六一):俄國民主主義者,文藝批評家。他進行了反對沙皇政體和農奴制度的活動。